江南的春天,总带着化不开的温润。青石小巷蜿蜒曲折,两侧白墙黛瓦爬着新绿的藤蔓,穿巷而过的风裹着桃花的甜香,落在苏清辞的发间。
她是镇上绣坊的绣娘,一手苏绣绣得灵动传神,尤其是绣在锦帕上的桃花,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飘落花瓣。镇上的人都说,苏绣娘性子温软,眉眼间总带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不像寻常绣娘,倒像是大家闺秀。
苏清辞自己也说不清这份熟悉感来自何处。她自幼在镇外的庵堂长大,方丈说她是襁褓中被遗弃在庵门外的,身上只裹着一方绣着小龙纹的旧帕子。那帕子质地陈旧,边角磨损,却被她视若珍宝,贴身放了十几年。
她总做一个重复的梦。梦里有漫天灼灼的桃花,有一个身着月白锦袍的少年,笑着向她伸出手,声音温润,却听不清在说什么。每次醒来,她的心都会空荡荡的,眼角带着未干的泪痕,仿佛丢失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
这日,绣坊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那是个身着青衫的书生,眉目俊朗,气质清雅,只是眉宇间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疏离,像是历经了太多世事。他站在绣架前,目光落在苏清辞正在绣的桃花帕上,久久没有移开。
“姑娘的绣工,真是出神入化。”书生开口,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让苏清辞的心轻轻一颤。
她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瞬间愣住了。眼前这张脸,分明就是梦中那个少年的模样,只是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成熟稳重。
“公子过奖了。”苏清辞收回目光,脸颊微微发烫,低下头继续刺绣,指尖却有些颤抖。
书生没有离开,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刺绣。阳光透过绣坊的木窗,落在她的发顶,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悸动,仿佛跨越了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寻觅已久的人。
他叫萧砚,自小在京城长大,却总对江南有着莫名的执念。他饱读诗书,却不愿参加科举,一心只想游历天下。半年前,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有忘川河畔的寒风,有彼岸花的清甜,还有一个温柔的女子身影,消散在风中。梦醒后,他便义无反顾地离开了京城,一路向南,最终来到了这座江南小镇。
看到苏清辞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找对了。
“姑娘,这帕子,我买下了。”萧砚指着那方桃花帕,轻声说。
“公子若是喜欢,便拿去吧。”苏清辞将帕子递给他,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
萧砚接过帕子,指尖摩挲着细密的针脚,心中满是欢喜。他看着苏清辞,鼓起勇气问道:“姑娘,在下萧砚,不知姑娘芳名?”
“苏清辞。”
“清辞……”萧砚默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恍惚,“好名字,如清风拂面,如桃花映水。”
苏清辞的脸颊更红了,低头不语。
自那以后,萧砚便常常来绣坊。有时会买一方绣帕,有时只是站在一旁,看着苏清辞刺绣,偶尔和她聊聊天,谈谈江南的风景,说说旅途的趣事。
他发现,苏清辞不仅绣工好,还识字断文,谈吐不俗。而苏清辞也渐渐发现,萧砚虽然看似疏离,却心思细腻,待人体贴。他会记得她不爱吃辣,会在下雨天给她送一把油纸伞,会在她绣累了的时候,给她泡一杯温热的花茶。
两人的关系,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渐渐变得亲密。
这日,萧砚约苏清辞去城外的桃林赏花。
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如火如荼,像一片粉色的云海。苏清辞站在桃林中,看着漫天飞舞的花瓣,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重复的梦境。
“清辞。”萧砚走到她身边,手中拿着一方旧帕子,正是苏清辞贴身收藏的那方龙纹帕。
“我的帕子怎么在你那里?”苏清辞惊讶地问。
“昨日在绣坊,见你不慎掉落,便替你收起来了。”萧砚将帕子递给她,目光温柔,“这帕子,对姑娘来说,很重要吧?”
苏清辞接过帕子,紧紧攥在手中,点了点头:“这是我从小带到大的东西,是我唯一的念想。”
萧砚看着她,沉默了片刻,轻声说:“清辞,我有话想对你说。”
苏清辞抬起头,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中有些忐忑。
“我总觉得,我们很久以前就认识了。”萧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梦见过你,在一片桃花林里,在一条冰冷的河畔。我找了你很久,终于找到了你。”
苏清辞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她想起了那些重复的梦境,想起了梦中少年的笑容,想起了心中那份莫名的牵挂。
“我也梦见过你。”她哽咽着说,“梦见你在桃花树下,向我伸出手。”
萧砚心中一喜,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这一次,他终于握住了,没有穿过虚无的魂魄,只有真实的温度与触感。
“清辞,”他看着她的眼睛,眼中满是深情,“我不知道前世我们有过怎样的故事,有过多少遗憾。但我知道,这一世,我不想再错过你。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苏清辞看着他眼中的真诚与期待,想起了这半年来他的陪伴与呵护,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愿意。”
桃花树下,两人紧紧相拥。漫天飞舞的桃花落在他们的肩上,像是为他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那些跨越生死的遗憾,那些深埋心底的执念,都在这一刻,化作了眼前的岁月静好。
不久后,萧砚在小镇上置了一处宅院,就在绣坊隔壁。宅院的院子里,种满了桃花树,是他特意为苏清辞种下的。
他们没有盛大的婚礼,只请了镇上的邻里乡亲,简单地办了几桌酒席。新婚之夜,萧砚抱着苏清辞,在她耳边轻声说:“清辞,往后余生,我定护你周全,让你岁岁平安,日日欢喜。”
苏清辞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温热的体温和有力的心跳,心中满是安稳。她知道,这一世,她不会再经历前世的苦难与别离。
婚后的日子,平静而幸福。萧砚在镇上开了一家书铺,苏清辞依旧经营着绣坊。闲暇时,他们会一起在桃花树下散步,萧砚读书,苏清辞刺绣,偶尔相视一笑,无需多言,便已了然。
有时,苏清辞会问萧砚:“你说,我们前世,是不是也像这样,在桃花树下相伴?”
萧砚放下书卷,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或许吧。前世的遗憾,就让它留在过去。这一世,我们只愿岁岁安澜,白头偕老。”
苏清辞点了点头,靠在他的肩上,看着漫天的桃花,嘴角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是啊,前世的恩恩怨怨,生离死别,都已成为过眼云烟。这一世,他们只是江南小镇上一对平凡的夫妻,守着一方小院,一片桃林,一份安稳的幸福。
桃花年年盛开,春风岁岁拂面。绣坊里的针线依旧细密,书铺里的墨香依旧清雅。阳光正好,岁月安然,他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跌宕起伏的波折,却在柴米油盐的平淡中,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忘川河畔的寒风,皇陵深处的孤寂,都已化作江南的烟雨,消散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的,是桃花树下的相依相偎,是岁岁年年的平安喜乐,是跨越生死、终得圆满的温柔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