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四十一年,秋。
凛冽的北风卷着沙石,拍打在北境都护府的城楼上。镇国公姜磊身披沉重的铠甲,手扶城墙垛口,目光如鹰隼般望向远方的草原。他已年近花甲,两鬓斑白,但身形依旧挺拔,眼神依旧锐利。
“报——!”一名斥候骑兵从远方疾驰而来,翻身滚落马背,单膝跪地,“启禀国公爷!北境‘漠北汗国’集结十万骑兵,已越过边境线,攻陷了我方三座烽燧,正向‘雁门关’方向进军!”
姜磊的眉头猛地一皱,沉声道:“知道了。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命雁门关守将死守城池,不得后退半步!”
“末将领命!”斥候领命,转身飞驰而去。
姜磊走下城楼,回到都护府议事厅。厅内,北境诸将早已齐聚,气氛凝重如铁。
“诸位,”姜磊的声音沉稳有力,“漠北汗国狼子野心,再次兴兵犯境。此次他们来势汹汹,兵力是我方的三倍有余,我等身为北境屏障,当与城池共存亡,绝不能让胡骑踏入我长明国腹地半步!”
“愿随国公爷死战!”众将齐声高呼,声震屋瓦。
姜磊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将:“周副将!”
“末将在!”副将周昂出列,躬身应答。他是当年姜磊在江南水师时的老部下,如今也已年过半百,依旧精神矍铄。
“命你率领两万步兵,即刻驰援雁门关,协助守将加固城防,坚守待援。”
“末将领命!”
“吴将军!”
“末将在!”
“命你率领一万骑兵,在雁门关左侧的‘黑风口’设伏,待漠北军攻城疲惫之时,从侧翼突袭,扰乱其军心。”
“末将领命!”
“剩下的兵力,随本公坐镇都护府,随时准备支援各处。”姜磊顿了顿,加重语气,“此次之战,关乎北境安危,关乎国家存亡,我等务必全力以赴,死而后已!”
“诺!”
众将领命离去,各自部署兵力。议事厅内只剩下姜磊和前来北境慰问的太子少傅苏瑾。
苏瑾身着青色官袍,虽未穿铠甲,却也难掩一身正气。他看着姜磊,担忧地说道:“姜兄,此次漠北军来势凶猛,我方兵力悬殊,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姜磊微微一笑,拍了拍苏瑾的肩膀:“苏兄放心,我守北境多年,与漠北汗国交手数次,对他们的战术习性了如指掌。而且,此次我并非孤军奋战。”
他话音刚落,一名亲兵走进来禀报:“启禀国公爷、苏大人!京营禁军副总管‘秦风’率领三万援军,已抵达城外!”
“好!”姜磊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快请秦将军进来!”
片刻后,一名身着银色铠甲的年轻将领大步走了进来。他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面容英挺,眼神锐利,正是近年来在京营中崭露头角的年轻将领秦风。秦风是苏瑾的门生,也是姜磊亲自提拔的后辈,文武双全,勇猛善战。
“末将秦风,参见国公爷!参见苏大人!”秦风单膝跪地,行礼道。
“秦将军免礼。”姜磊扶起他,“你来的正好,北境战事紧急,有你带来的三万援军,我方如虎添翼。”
秦风站起身,沉声道:“国公爷放心,末将带来的三万禁军,皆是精锐中的精锐,愿听国公爷调遣,誓死保卫北境!”
苏瑾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秦风,此次北境之战,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也是对你的一次考验。你要多向姜国公请教,不可鲁莽行事。”
“末将谨记苏大人教诲。”
就在这时,又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启禀国公爷!漠北军已抵达雁门关下,开始攻城了!”
“来得好!”姜磊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秦风,命你率领两万禁军,即刻前往雁门关,从正面支援周副将。本公随后率领大军,绕到漠北军后方,断其粮草补给!”
“末将领命!”秦风领命,转身大步离去。
姜磊看向苏瑾:“苏兄,都护府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苏瑾郑重地点了点头:“姜兄放心,我定会守住都护府,为你做好后勤保障。你在前线安心作战,务必保重身体。”
姜磊拱了拱手,转身走出议事厅,登上战马,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漠北军后方进发。
雁门关下,漠北军的攻城战正打得如火如荼。漠北可汗“巴图”亲自督战,十万骑兵轮番攻城。他们架设云梯,挥舞弯刀,疯狂地朝着城墙上攀爬。城墙上的长明国士兵奋力抵抗,滚木礌石、箭矢火球纷纷朝着城下砸去,惨叫声、厮杀声不绝于耳。
周昂站在城头,手持长剑,亲自指挥士兵防守。他的盔甲上已满是血迹,脸上也添了几道伤口,但眼神依旧坚定。
“顶住!给我顶住!”周昂大喊着,一剑将一名爬上城头的漠北士兵劈翻在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秦风率领两万禁军赶到,从正面发起了攻击。
“长明国大军来了!”城墙上的士兵们看到援军,士气大振,呐喊着发起了反击。
巴图见状,脸色一变:“不好!长明国援军到了!传令下去,停止攻城,全军后撤!”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姜磊率领的大军已经绕到了漠北军的后方,切断了他们的粮草补给线,同时对漠北军的后卫部队发起了猛攻。
漠北军腹背受敌,顿时陷入了混乱。巴图见状,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下令全军突围。
姜磊怎会给他们机会,立刻下令大军全线追击。
一场惨烈的追击战在北境的草原上展开。长明国的军队士气高昂,奋勇杀敌。秦风率领骑兵冲锋在前,他手持长枪,如入无人之境,连续斩杀了数名漠北军将领。周昂也率领步兵从侧面夹击,配合骑兵作战。
姜磊则坐镇中军,指挥全局。他看到一名漠北将领率领一队骑兵想要突围,立刻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了那名将领的肩膀。
“拿下他!”姜磊大喝一声。
几名亲兵立刻冲了上去,将那名受伤的漠北将领生擒活捉。
漠北军在长明国军队的追击下,伤亡惨重,尸横遍野。巴图率领残部,狼狈地逃回了漠北草原。
这场北境之战,长明国军队大获全胜,斩杀漠北军三万余人,俘虏两万余人,缴获牛羊马匹无数。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上下一片欢腾。新帝大喜过望,下令嘉奖北境全体将士,封姜磊为“北境护国大将军”,秦风为“镇北侯”,周昂等将领也各有封赏。
苏瑾在都护府得知胜利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北境的安全,也再次证明了长明国军队的强大。
几日后,姜磊率领大军返回都护府。苏瑾亲自出城迎接。
“姜兄,恭喜你大获全胜!”苏瑾走上前,笑着说道。
姜磊翻身下马,与苏瑾相拥在一起:“苏兄,此次胜利,也有你的一份功劳。若不是你在后方做好后勤保障,我们也无法取得如此大胜。”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苏瑾微微一笑,“如今漠北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会再犯境了。北境终于可以恢复平静了。”
姜磊点了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苏兄,漠北汗国虽败,但他们并未被彻底消灭。只要他们还在,北境就永无宁日。我们必须加强北境的防御,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你说得对。”苏瑾也收起了笑容,“我会立刻向陛下奏请,调拨资金和物资,加强北境的城防建设,同时增派兵力,常驻北境。”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姜磊和苏瑾的努力下,北境的防御体系日益完善。朝廷不仅加固了雁门关等重要关隘,还在边境线修建了大量的烽燧和堡垒,同时增派了五万大军常驻北境。
秦风也在北境历练中迅速成长,成为了一名独当一面的将领。他率领军队在边境线上巡逻,多次击退了漠北汗国的小规模骚扰,深得北境军民的爱戴。
姜磊和苏瑾则时常往返于京城和北境之间,协调各方资源,关注北境的局势。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为国家的安危奔波劳碌。
这日,姜磊和苏瑾再次站在了北境的城楼上,眺望远方的草原。
“苏兄,你看这北境的天空,多蓝啊。”姜磊轻声说道。
苏瑾点了点头:“是啊,这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份和平,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嗯。”姜磊重重地点了点头,“只要我们还在,就绝不会让胡骑再踏入我长明国一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北境的城墙上。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他们将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长明国的和平与安宁。
从姜承宇与苏慕言,到苏瑾和姜磊,再到年轻的秦风,一代又一代的长明国人,用自己的忠诚和热血,守护着国家的疆土,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而长明国,也在他们的守护下,继续沿着繁荣昌盛的道路前进,开创着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