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年,冬。
沧京城笼罩在一片皑皑白雪之中,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景致。二皇子阴谋败露被囚、李崇等人伏法的余波渐渐平息,朝堂之上恢复了往日的秩序,甚至比以往更加清明。
姜承宇凭借在此次事件中的沉稳表现,不仅洗清了自己的冤屈,更赢得了皇上和大臣们的一致认可。秋闱考试中,他不负众望,一举高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正式踏入仕途。
而苏慕言,这位凭借智谋和勇气揭露阴谋的江南书生,也兑现了皇上的承诺,以“文渊阁待诏”的身份留在了朝中。文渊阁虽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品阶不高,但能常伴君侧,参与机要,前途不可限量。
这日清晨,苏慕言身着崭新的青色官袍,第一次走进了文渊阁。阁内陈设古朴典雅,书架上摆满了经史子集和各类奏章副本。几位资深的待诏正在案前忙碌地批阅文书,看到苏慕言进来,都纷纷投来友善的目光。
“这位想必就是苏慕言苏大人吧?”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待诏放下手中的毛笔,笑着迎了上来,“老夫张敬,早就听闻苏大人胆识过人,才智超群,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大人客气了。”苏慕言连忙拱手还礼,“晚生苏慕言,初来乍到,还请各位大人多多指教。”
“好说,好说。”张敬笑着摆了摆手,“苏大人不必拘谨,我们文渊阁的规矩不多,大家都是为皇上效力,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他指了指角落里的一张空案几,“苏大人,那就是你的位置,笔墨纸砚都已备好,你先熟悉一下环境,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
“多谢张大人。”苏慕言躬身道谢,走到自己的案几前坐下。
他刚坐下,一位年轻的待诏就凑了过来,低声说道:“苏大人,你可真是厉害!连二皇子都被你扳倒了,我们这些人都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位年轻待诏名叫林文,是去年的进士,性格开朗,为人热情。
“林大人过奖了。”苏慕言微微一笑,“此事并非我一人之功,全靠永宁侯和各位大人的鼎力相助,以及皇上的明察秋毫。”
“话虽如此,但苏大人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的。”林文说道,“以后在文渊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苏大人尽管开口。”
苏慕言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位热情的年轻同僚有了几分好感。他开始整理案几上的文书,熟悉文渊阁的工作流程。文渊阁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令、批阅奏章、编撰史书等,工作虽然繁琐,但却能接触到朝廷的核心机密,对了解国家大事有着极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翰林院的书房内,姜承宇也正在忙碌着。他刚刚接到了一项任务,为皇上起草一份关于减免灾区赋税的诏令。这是他入职以来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正仔细地查阅着相关的资料和先例。
“承宇兄。”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姜承宇抬起头,看到是沈文彬,脸上露出了笑容:“文彬,你怎么来了?”
沈文彬走进书房,笑着说道:“我刚从吏部过来,听说承宇兄高中状元,入职翰林院,特意来向你道贺。”他顿了顿,又说道:“对了,李修的事情也解决了,院长已经正式为他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还推荐他参加了明年的春闱。”
“那就好。”姜承宇点了点头,“李修也是无辜的,能还他一个清白,我也替他高兴。”
“是啊。”沈文彬说道,“说起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苏慕言苏公子。如果不是他,我们还不知道要被蒙在鼓里多久呢。对了,苏公子现在在文渊阁任职,你见过他了吗?”
“还没有。”姜承宇摇了摇头,“我这几天一直忙着熟悉工作,还没来得及去找他。等忙完手头的事情,我一定去拜访他。”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近况,沈文彬便起身告辞了。姜承宇看着桌上的文书,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刚刚踏入仕途,未来的路还很长,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和皇上的信任。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
二皇子被囚后,他的党羽并没有全部被清除,一些人潜伏了下来,伺机而动。其中,以二皇子的舅父,户部侍郎柳明为首的一批官员,更是对姜毅和苏慕言恨之入骨,暗中策划着复仇的计划。
这日深夜,户部侍郎柳明的府邸内,一间密室里灯火通明。柳明和几个心腹官员围坐在一张圆桌旁,神情肃穆。
“各位,二皇子殿下蒙冤被囚,李崇将军也已伏法,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柳明的声音低沉而愤怒,“姜毅和苏慕言这两个奸贼,害得我们家破人亡,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柳大人说得对!”一个身材肥胖的官员说道,他是工部郎中赵坤,也是二皇子的党羽,“我们必须想办法除掉姜毅和苏慕言,为二皇子殿下报仇!”
“可是,姜毅现在深得皇上信任,苏慕言又在文渊阁任职,常伴君侧,我们很难下手啊。”另一个官员担忧地说道。
“难下手也得下手!”柳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再过一个月,就是皇上的六十大寿,到时候会举行盛大的庆典,全国各地的官员都会来京祝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制造一场意外,除掉姜毅和苏慕言。”
“什么计划?”众人齐声问道。
柳明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众人听了,脸上都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好!这个计划好!”赵坤兴奋地说道,“这样一来,既能除掉姜毅和苏慕言,又不会暴露我们,真是一举两得!”
“嘘!”柳明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此事事关重大,绝不能泄露出去。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按照计划行事。”
“是!柳大人!”众人齐声应道。
密室的灯火被悄悄熄灭,黑暗中,只剩下一群阴谋家的窃窃私语。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即将再次席卷沧京城。
而此时的姜毅、姜承宇和苏慕言,对此还一无所知。他们正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努力地为朝廷效力。他们不知道,一场针对他们的致命陷阱,已经在暗中布置好了。
几日后,苏慕言在文渊阁接到了一项任务,负责整理和编撰近年来的赈灾档案,为皇上的六十大寿庆典做准备。这项任务虽然繁琐,但却至关重要,关系到庆典的顺利进行。
苏慕言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他翻阅着大量的档案,仔细地核对每一个数据,生怕出现任何差错。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异常的情况:近年来,江南地区的赈灾款项屡次出现短缺,而且账目混乱,似乎有人在暗中挪用赈灾款。
“奇怪。”苏慕言喃喃自语,“江南地区是鱼米之乡,按理说赈灾款应该充足才对,怎么会屡次短缺呢?而且账目还这么混乱。”
他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贪腐案。他决定,一定要把这件事查清楚。
与此同时,姜承宇也在翰林院接到了一项任务,起草一份关于加强地方官员考核的诏令。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虚报赋税和人口,欺骗朝廷。
“这些官员真是胆大包天!”姜承宇愤怒地说道,“竟然敢如此欺骗朝廷,鱼肉百姓!”
他决定,要把这些情况向皇上禀报。
而姜毅,作为永宁侯,也在暗中关注着朝堂的动向。他发现,自从二皇子被囚后,柳明等人的行为变得十分诡异,经常私下聚会,行踪诡秘。
“看来,这些人还不死心啊。”姜毅心中暗道,“必须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防止他们再次兴风作浪。”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姜毅、姜承宇和苏慕言,这三位刚刚在权力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年轻人,即将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他们能否识破柳明等人的阴谋,再次守护好长明国的和平与稳定?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