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澜国的晨光还未完全驱散薄雾,姜玥瑶已带着秦风与赵掌柜踏上返程。马车行驶在通往望海港的官道上,车轮碾过沾着露水的青草,留下两道浅浅的辙印。车厢内,姜玥瑶正翻看李烈托她转交的沧澜国风土纪要,想着如何向跨域联盟禀报沧澜国的情况,以及接纳其加入联盟的具体事宜,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笑意——此次沧澜之行虽险,却也算圆满,不仅解救了无辜女子,还为跨域联盟增添了新的可能。
“公主殿下,前面就是望海港的岔路了,预计明日此时,我们就能登上前往长明国的商船。”秦风勒住马缰,转头向车厢内禀报。姜玥瑶收起纪要,掀开窗帘向外望去,远处的海港轮廓已隐约可见,心中正盘算着回京后先向父皇复命,再去跨域学堂看看学子们的近况,却忽闻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马蹄声由远及近,带着几分慌乱,一名身着长明国驿卒服饰的少年,骑着一匹汗津津的骏马,疯了似的往这边奔来。少年看到姜玥瑶一行的马车,眼中瞬间迸发出光亮,猛地勒住缰绳,骏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嘶鸣。少年翻身下马,踉跄着扑到马车前,膝盖一软便跪了下去,声音因急促的喘息而断断续续:“公、公主殿下!京中急报!有、有刺客欲行刺陛下!陛下已下令封锁京城,命您即刻回京!”
“什么?!”姜玥瑶心头猛地一沉,如遭雷击,手中的纪要“啪”地掉落在车厢内。她几乎是瞬间掀开车帘,跃下马车,快步走到驿卒面前,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肩膀,声音因急切而微微颤抖:“你说清楚!父皇现在怎么样?刺客是谁?何时发现的?”
驿卒被姜玥瑶的力道捏得微微皱眉,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回道:“回、回公主殿下,三日前,御书房的侍卫在陛下的茶水中发现了剧毒‘牵机引’,幸好发现及时,陛下并未饮用。随后刑部追查,竟在宫中新招的杂役中搜出了与北境‘寒鸦盟’相关的令牌——寒鸦盟是北境的反贼组织,向来仇视朝廷,此次显然是想借杂役的身份混入宫中行刺陛下!”
“寒鸦盟?”姜玥瑶眉头紧锁,心中一凛。她曾在边境巡查时听闻过这个组织,成员多是前朝遗孤与不满朝廷统治的流民,行事狠辣,常以刺杀官员、制造混乱为业,却没想到他们竟敢将矛头指向父皇。“父皇如今是否安全?宫中防卫如何?”
“陛下已移居上书房,身边由禁军日夜守卫,暂时安全。”驿卒继续说道,“只是寒鸦盟行事诡秘,刑部担心他们还有其他内应潜伏在宫中或京城,已下令关闭京城九门,严禁人员进出。陛下怕您担心,又怕您在返程途中遭遇不测,特意命小的快马赶来,务必将您安全接回京城!”
姜玥瑶的心稍稍安定了些,却依旧悬着——寒鸦盟既敢在宫中下毒,必然早有预谋,难保不会在她回京的路上设下埋伏。她转头看向秦风,眼神锐利:“秦风,立刻备马!我们弃车骑马,日夜兼程赶回京城,不得耽误片刻!”
“是!”秦风应声而去,很快便牵来三匹骏马——都是从沧澜国挑选的良驹,脚力极佳。赵掌柜也连忙收拾行囊,将重要的文书与信物贴身收好,忧心忡忡地说:“公主殿下,骑马赶路虽快,却也凶险,寒鸦盟若在沿途设伏,我们恐难应对。不如先前往望海港,乘坐商船从水路回京,虽慢几日,却更为安全。”
“不行!”姜玥瑶翻身上马,手中缰绳握得紧紧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父皇在京中安危未卜,多耽误一日,就多一分风险。水路虽安,却需绕远路,至少要十日才能抵达,我等不及!秦风的身手足以应对埋伏,我们小心行事便是!”
说罢,姜玥瑶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发出一声长嘶,如离弦之箭般朝着京城的方向奔去。秦风与赵掌柜不敢怠慢,立刻翻身上马,紧随其后。三匹骏马疾驰在官道上,扬起阵阵尘土,将望海港远远抛在身后。
起初的路程还算顺利,官道上行人稀少,偶有过往商旅,见三人骑马疾驰,皆纷纷避让。可当他们行至长明国与沧澜国交界的“黑石峡”时,情况却突然变得诡异起来。黑石峡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平日里常有商队经过,今日却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风吹过峡谷的呼啸声,透着几分阴森。
“公主殿下,小心!此处地势险要,恐有埋伏!”秦风勒住马缰,警惕地环顾四周,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姜玥瑶也放慢速度,目光扫过两侧的山崖,心中暗道不好——寒鸦盟果然在此设伏。
话音刚落,山崖上突然传来一阵梆子声,紧接着,无数支羽箭从山崖两侧射下,如雨点般朝着三人袭来。“快躲!”秦风大喊一声,翻身下马,将姜玥瑶从马背上拉下来,扑倒在路边的岩石后。赵掌柜也连忙下马,躲到另一侧的岩石后,从行囊中取出防身用的短刀。
羽箭密集地落在马身上,三匹骏马哀鸣一声,倒在血泊中。姜玥瑶看着倒地的骏马,心中又急又怒——没了马匹,想要快速回京更是难上加难。她探头看向山崖,只见数十名身着黑衣、面蒙黑巾的人正顺着山崖往下爬,手中握着弯刀,眼神凶狠,显然是寒鸦盟的刺客。
“公主殿下,您先往后退,我来挡住他们!”秦风抽出佩刀,挡在姜玥瑶身前。刺客们很快便爬下山崖,朝着三人围过来,为首的刺客冷笑一声:“姜玥瑶,没想到吧?我们早已在此等候!陛下的茶你没喝到,今日便让你替陛下上路!”
说罢,为首的刺客挥刀朝着秦风砍来。秦风侧身避开,手中佩刀直刺刺客的胸口,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其他刺客也纷纷上前,有的围攻秦风,有的则朝着姜玥瑶与赵掌柜扑来。赵掌柜虽不懂武功,却也拿起短刀,死死守住姜玥瑶的身后,眼神坚定。
姜玥瑶看着眼前的混乱,知道不能坐以待毙。她想起在灵犀山学到的灵力技巧,悄悄从怀中取出定魂佩——这枚玉佩不仅能安神定魂,在危急时刻还能释放出微弱的灵力屏障。她将灵力注入玉佩,玉佩瞬间发出淡淡的金光,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她与赵掌柜护在其中。
刺客的弯刀砍在屏障上,发出“铛”的一声脆响,竟被弹了回去。刺客们见状,眼中满是惊讶,为首的刺客怒喝道:“哪来的妖物!给我破了它!”几名刺客合力挥刀,朝着屏障砍去,屏障的金光微微闪烁,却依旧顽强地抵挡着。
秦风趁刺客们注意力被屏障吸引,手中佩刀发力,一刀刺穿身前刺客的肩膀,随后转身,朝着围攻姜玥瑶的刺客砍去。姜玥瑶也趁机将灵力凝聚在指尖,朝着一名刺客的眼睛射去,刺客惨叫一声,捂住眼睛倒在地上。
可刺客的人数实在太多,秦风虽武艺高强,却也渐渐体力不支,手臂上被划开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顺着手臂流下来,染红了佩刀。姜玥瑶看着秦风的伤口,心中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她的灵力有限,只能勉强维持屏障,无法给予更多支援。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呐喊声:“陛下有令,护送公主殿下回京!刺客休走!”姜玥瑶心中一喜,抬头望去,只见一队身着禁军服饰的士兵,骑着骏马朝着黑石峡奔来,为首的正是禁军统领李锐——父皇竟派禁军前来接应!
刺客们见禁军到来,知道大势已去,为首的刺客咬牙喊道:“撤!”说罢,便带着剩余的刺客朝着山崖上爬去。禁军士兵们立刻搭弓射箭,不少刺客中箭倒地,却仍有几人顺着山崖逃走了。
李锐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姜玥瑶面前,单膝跪地:“末将李锐,奉陛下之命,前来接应公主殿下!末将来迟,让公主殿下受惊了!”
“李统领快快请起!”姜玥瑶扶起李锐,急切地问道,“父皇现在怎么样?京中情况如何?”
“陛下一切安好,只是担心公主殿下的安危,才派末将带着五百禁军前来接应。”李锐回道,“京中目前已加强防卫,刑部正在全力追查寒鸦盟的余党,相信很快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姜玥瑶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看向倒地的骏马与受伤的秦风,心中满是愧疚:“秦风,你怎么样?伤口要不要紧?”
秦风捂着手臂上的伤口,摇了摇头:“公主殿下放心,只是皮外伤,不碍事。”
李锐立刻让人找来军医,为秦风处理伤口,又牵来三匹禁军的骏马,对姜玥瑶说:“公主殿下,此处不宜久留,寒鸦盟可能还有埋伏,我们还是尽快赶路,早日回到京城。”
姜玥瑶点头,翻身上马。此次有禁军护送,安全性大大提高,她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一行人继续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禁军士兵们分列两侧,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确保不会再遭遇埋伏。
沿途的城镇已接到朝廷的命令,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与饮水,一行人几乎没有停留,日夜兼程。越靠近京城,路上的禁军越多,京郊的关卡也检查得愈发严格,每一个进出京城的人都要经过详细的盘查,确保没有刺客混入。
终于,在出发后的第三日傍晚,京城的轮廓出现在眼前。高大的城墙巍峨耸立,城门口的禁军手持长枪,严阵以待,城门上方悬挂着“严防刺客”的告示。李锐上前出示令牌,城门缓缓打开,一行人策马进入京城。
街道上行人稀少,商铺大多关门,偶尔能看到巡逻的禁军士兵,气氛比往日严肃了许多。姜玥瑶骑着马,看着熟悉的街道,心中百感交集——几日的奔波与担忧,终于在看到京城的那一刻化为乌有。
马车行驶至皇宫门口,姜玥瑶翻身下马,快步朝着皇宫内走去。刚进入太和殿,便看到父皇正坐在龙椅上,脸色虽有些苍白,却依旧精神矍铄。皇后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担忧,看到姜玥瑶进来,立刻快步上前,一把抱住她:“瑶瑶,你可算回来了!担心死母后了!”
“母后,我没事,让您和父皇担心了。”姜玥瑶回抱住皇后,声音带着几分哽咽。
皇帝从龙椅上走下来,看着姜玥瑶,眼中满是欣慰:“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此次你在沧澜国做得很好,只是京中突发此事,让你受了惊吓。”
“父皇,寒鸦盟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他们为何要行刺您?”姜玥瑶问道。
皇帝叹了口气,走到御书房的地图前,指着北境的位置:“寒鸦盟的首领是前朝的兵部尚书之子,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近年来在北境招兵买马,勾结北境的蛮族,想要推翻朕的统治。此次他们混入宫中行刺,想必是想趁朕不备,制造混乱,好让北境的蛮族趁机入侵。”
“那北境的边防情况如何?”姜玥瑶心中一紧。
“你放心,朕已命你大哥姜承渊带领十万大军前往北境,加强边防,同时命刑部加大追查力度,务必将寒鸦盟的余党全部抓获,斩草除根。”皇帝说道,“此次你回京途中遭遇埋伏,想必也是寒鸦盟的手笔,幸好朕派了禁军接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姜玥瑶点点头,心中暗道庆幸。她想起此次沧澜之行的经历,对皇帝说:“父皇,沧澜国已平定,李烈暂代政务,他希望沧澜国能加入跨域联盟,与各国共同守护和平。儿臣认为,接纳沧澜国加入,不仅能壮大跨域联盟的力量,还能加强对北境的防御,防止寒鸦盟与蛮族勾结。”
皇帝沉吟片刻,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跨域联盟本就是为了守护各国的和平与安宁,接纳沧澜国加入,是好事。待京中局势稳定后,你便可着手准备此事,与其他各国商议具体事宜。”
随后,姜玥瑶又向皇帝详细禀报了沧澜国的情况,包括解救女子、推翻暴君、恢复秩序等,皇帝听后,对她的做法十分赞赏,连连称赞她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
当晚,皇后在宫中设宴,为姜玥瑶接风洗尘。席间,姜玥瑶看着熟悉的家人,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此次回京虽历经波折,却也让她更加明白,守护不仅是跨越国界的相助,更是对家人与国家的责任。
宴席结束后,姜玥瑶回到自己的寝宫。她站在窗前,望着皇宫内的灯火,心中默默念道:寒鸦盟的阴谋虽被挫败,却也提醒了她,和平并非一劳永逸,还需要时刻警惕。未来,她不仅要继续推动跨域联盟的发展,还要协助父皇守护好长明国的安宁,让百姓们能永远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之中。
窗外的月光洒在寝宫的地面上,柔和而静谧。姜玥瑶知道,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她,但只要她心怀信念,与家人、与跨域联盟的伙伴们携手同行,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守护好这片她深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