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面“长命百岁”四个字刻得圆润饱满,边缘还缠了圈细密的缠枝莲纹,垂在下面的银铃轻轻晃着,叮当作响,这是逸王和温暖给宁国公府刚出生的唯一一个大小姐的长命锁,是一定要在洗三礼上为孩子戴上。
洗罢,外祖母将女婴裹进大红色软绸小衣,又用大红襁褓给好好裹了起来,这才又从果盘里捡了颗红枣,轻轻蹭了蹭女婴的小嘴,笑道:“吃口甜,往后日子甜甜蜜蜜!”
随后亲手将长命锁轻轻的系在女婴的小衣襟上,锁下面挂着的银铃铛垂在胸前,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这时,有丫鬟端来一盘喜蛋,女眷们纷纷接过,说着“恭喜恭喜,小姐将来定是个伶俐有福的”,屋内的笑声与道贺声,伴着艾草香,在晨光里缠缠绕绕,暖得人心都化了。
最后,外祖母抱着女婴走到院中,对着今天日头正好的太阳轻轻晃了晃襁褓:“让太阳公公也瞧瞧我们乖孙女儿,往后跟着日头走,天天都有好光景。”
温暖突然就想起梦里娘亲对她说的,“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又想到下一句“心有暖阳,何惧人生沧桑”!
以后,这个小妹也会心有暖阳吧?她心想。
阳光落在女婴的小脸上,她忽然睁开眼睛,乌黑的眼珠转了转,似是对这热闹的场景好奇,引得众人又是一阵欢腾。
这洗三礼的暖意,恰似这初春的阳光,往后便要伴着这女婴,岁岁年年,温柔生长。
待日头偏西,林侍卫和海棠这才从旁轻声提醒归府时辰。
温暖才又凑近襁褓,轻轻拍了拍婴孩的背,声音软得像棉花:“小妹妹乖乖长大,下次姐姐来,给你带新的玩具!”
逸王也顺手理了理襁褓的边角,对宁二老爷道:“往后府里有什么需要,只管让人递消息。”
两人一同起身告辞,外祖父众人送至府门,望着逸王府的车马缓缓远去。
暖阁里的婴孩似有感应,忽然睁开了眼睛,小嘴巴咿呀一声,惹得满室欢笑。宁老夫人抱着孩子,笑着对宁老国公道:“你看这孩子,定是知道姐姐姐夫疼她呢!”
回到府里已经很晚了。
两人洗洗也就睡下了。
明天一早,他们要回柳家和沈家的府邸看看,成婚第四天了,也没有带着逸王去看看,也不知道他们在地底下看到她嫁给了阿笙会不会放心。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到了沈大将军府邸。
初春的风裹着花香,吹过朱漆斑驳的外祖府门。虽然陛下把府邸赐给温暖后,也派人来修整过,留下了几人看守打扫,但是,久没人住,也显得荒芜了不少。
温暖和逸王相互挽着胳膊走到门前,指尖轻轻触到门环上的铜绿,虽然,门已经被下人打开了,但是她就是想去触摸一下。
这是她嫁入皇家后,第一次带逸王来祭拜故去的外祖父与外祖母,其实,她也是很陌生的,毕竟,他们去世得太早了!
正屋的供桌上,早已摆好了下人提前备好的祭品:外祖父爱喝的雨前龙井,外祖母亲手做过的桂花糕,还有两盏新斟的米酒。这些,都是祖母告诉她的。
她先净了手,从食盒里取出叠得整齐的素色绢帕,轻轻擦拭着供桌上的牌位,虽然他们并没有见过,但是,温暖还是觉得心里堵得很难受,声音微微发颤:“外祖父,外祖母,暖暖带夫君纪慕笙来看你们了。”
逸王上前一步,接过温暖递来的香,点燃后双手持着,深深躬身行礼,动作恭敬而郑重。
待香插好,他才轻声道:“外祖父,外祖母,晚辈纪慕笙,今日随暖暖来拜望二位。往后我定会好好待她,护她周全,不会让她受一点的委屈!”
他说这话时,温暖望着他的侧脸,眼眶微微发热。
虽然,这样的话总是一天说几遍,但是,每次她都会有一种心底一软的感觉。
祭拜完成后,温暖最后看了眼供桌上的牌位,拉着逸王的手转身出门。木门缓缓关上,两人迎着初升的太阳离开了沈府,去了柳府。
同样是朱漆斑驳的院门,温暖牵着逸王的手,站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府邸前,这和去沈府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沈府她一点记忆都没有,可能,在她不懂事的时候父母带她去过,但是,太小了,她什么都记得。
这里则不同,这里曾是她与父母、祖父母相伴的家,虽然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总有一些模糊的片段在脑子里闪过,都是他们一家五口人的快乐时光!
如今朱门半掩,阶前的青苔又深了几分。
逸王握着她微凉的手,轻声道:“别伤心,我陪着你。”
他今日步履都放得极轻,生怕扰了故去的长辈。
温暖点点头,从海棠手里取出早已备好的素色绢花,指尖拂过绢花时,眼底泛起浅浅的湿意:“这是祖母生前最爱的栀子花,我让绣娘仿着做的。”
推开虚掩的院门,院内的老桂树依旧繁茂,只是树下的石桌积了层薄尘。
这里温暖就熟悉很多了,她引着逸王先往正屋走,屋内陈设如旧,案上还摆着祖父生前常读的《论语》,书页间夹着的书签,是她幼时随手摘的树叶,被手巧的祖母做成了书签。
她走到供桌前,小心翼翼地摆上绢花,又点燃三炷香,递了一炷给逸王:“这是祖父祖母的牌位,你且跟着我拜。”
逸王接过香,学着她的样子,双手持香举过眉心,对着牌位躬身行礼,动作庄重又恭敬。
温暖望着牌位上熟悉的字迹,声音轻得像风:“祖父,祖母,孙女带着夫君来看你们了。他叫纪慕笙,和孙女从小一起长大,往后会好好照顾我,你们在天有灵,莫要牵挂。”
说着,又将另一炷香递给逸王,引他到侧屋——那里供奉着父母的牌位,案上还摆着父亲生前最爱的青瓷笔洗,母亲绣的兰草帕子叠得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