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倩深吸一口气,转身看向李嬷嬷,说道:“嬷嬷,不管未来会面临什么,我都不会退缩。诗会是我们展示家族的好机会,也是我们进一步巩固地位的契机,绝不能出任何差错。”李嬷嬷坚定地点点头:“小姐放心,老奴定会全力协助您。”龚倩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几日后,龚倩在参与家族事务的商讨时,偶然听闻礼部即将举办一场盛大的诗词大赛。此次大赛,获胜者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奖赏,更有机会得到礼部尚书的赏识,这对于任何渴望在朝堂崭露头角之人,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龚倩心中一动,她深知,这是一个提升自己影响力的大好契机。若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不仅能为家族增光,更能为自己的复仇之路增添助力。当下,她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参加此次诗词大赛。
回到闺房,龚倩立刻着手准备。桌上很快堆满了诗词典籍,烛光摇曳下,她奋笔疾书,记录着自己的灵感。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倾注了她的心血。
“小姐,这样日夜苦读,您的身子可吃不消啊。”李嬷嬷看着龚倩日渐消瘦的面容,心疼地劝道。
龚倩头也不抬,手中的笔不停,说道:“嬷嬷,机会难得,我不能错过。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此后的日子里,龚倩白天研读诗词,晚上则在烛光下反复修改自己的参赛作品。累了,就靠在椅背上稍作休息;饿了,就随便吃几口点心。她的世界仿佛只剩下了诗词。
除了自己苦读,龚倩还想到了清风书院的才子们。他们饱读诗书,对诗词创作必有独到见解。于是,她修书一封,邀请几位相熟的才子来府中一叙。
几日后,清风书院的才子们如约而至。龚倩将他们迎进府中,带到一处幽静的花园亭子里。亭中石桌上,早已摆满了笔墨纸砚和香茗点心。
“各位公子,此次邀你们前来,实是倩儿有一事相求。”龚倩微微欠身,客气地说道。
“龚姑娘但说无妨,若有能帮上忙之处,我等定不推辞。”一位身着青衫的才子说道。
龚倩便将礼部举办诗词大赛,自己想要参赛之事说了出来,并诚恳地希望才子们能给予指点。
才子们听后,纷纷表示愿意相助。他们围坐在石桌旁,拿起龚倩的诗词作品,仔细研读起来。
“龚姑娘此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妙,只是在韵律上,似乎还可再斟酌一二。”一位手持折扇的才子说道。
“正是,此处若换一个字,不仅能使韵律更加和谐,还能让诗意更上一层楼。”另一位才子附和道。
龚倩虚心聆听,认真记录着才子们的建议。遇到不懂之处,便立刻请教。才子们也毫不藏私,倾囊相授,从诗词的立意、布局,到修辞手法的运用,一一为龚倩讲解。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才子们起身告辞,龚倩将他们送至府门,再三道谢。
回到闺房,龚倩根据才子们的建议,对作品进行了又一轮的修改。她反复吟诵,仔细揣摩,力求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
日子一天天过去,诗词大赛的日子越来越近。龚倩的准备也愈发充分,她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信心。然而,她也清楚,此次参赛选手众多,其中不乏诗词名家的弟子,竞争必定异常激烈。
比赛前一日,龚倩再次将自己的作品通读了一遍,心中默默祈祷。烛火闪烁,映照着她坚毅的脸庞。她知道,明天,将是一场硬仗。但无论结果如何,她都不会退缩,因为这是她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