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虫!万千微虫!生于水中,游于水中!”
他声音嘶哑破裂,带着一种毛骨悚然的顿悟,脸上血色褪去,带着一种窥见天地奥秘的惶恐与敬畏,喃喃自语:
“佛经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滴水中,亦有八万四千虫....老朽....老朽今日方知,此言非虚!非虚啊!”
他看向李承乾,目光已然带上了仰望神迹般的色彩:
“殿下,您....您这是打开了窥探造化之秘的一扇窗啊!”
“老朽....老朽终于明白了!许多时疫!那些所谓瘴疠之气、风寒湿邪入侵肌体!是否....是否就是这些无形无影的微虫在作祟?!还有那金创之伤,为何会红肿、溃烂、流脓?是否也是这些‘微虫’侵入皮肉,啃噬生机所致?!”
老药王激动得浑身剧烈颤抖,困扰了华夏医道千百年的迷雾,仿佛被这一具小小的铜镜劈开了一道裂缝,透入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若能得见此‘微虫’,便能知晓病从何入!便能设法防范,阻断其径!更能研寻药物,精准灭杀!殿下!殿下啊!”
他猛地抓住李承乾的手臂,枯瘦的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眼中爆发出近乎狂热的光芒,
“此镜非是奇器,实乃医道圣器,活人无数之神物!功德无量,堪比神农尝草啊!!”
李世民站在一旁,脸色已然变得无比凝重,甚至带着一丝后怕。
他瞬间想到了军营中那些因小小伤口感染而殒命的悍卒,想到了席卷州县、十室九空的可怕瘟疫!
若孙思邈的推测为真,这“显微之镜”所揭示的,将是关乎国本、决定万千黎民生死的惊天秘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锐利如刀,声音带着帝王的决断,响彻工坊:
“传朕旨意!即日起,宫中、南北衙禁军、京畿诸卫乃至天下州县,严行‘沸水令’!凡饮用之水,必以烈火煮沸,方可入口!”
“敕令百骑司,协同太医署,封存近三十年所有时疫档案,以此镜重新观测、研判病因,追溯源头!”
就在这时,李承乾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向尚未从震撼中完全平复的孙思邈,声音清晰而充满了一种引导未来的力量:
“药王,窥见此微观世界,仅是第一步。病菌万千,特性各异,如何防范,如何灭杀,非一人一时之功所能穷尽。孤提议,由您牵头,创立一所‘大唐医学研究院’,汇聚天下良医英才,系统探究这微观病源之学,编纂典籍,制定防疫之法,培养专才。
以此镜为眼,为我大唐,乃至天下苍生,开创一条全新的医道坦途!不知老先生,可愿担此重任?”
孙思邈闻言,身体微微一震。他看看那具仿佛蕴含着无尽奥秘的显微镜,又看看目光殷切的李承乾,再想到那水中游弋的万千“微虫”以及背后可能关联的无数病痛与生死。开创一条全新的医道坦途....这诱惑巨大,责任更是如山岳般沉重。这绝非简单的着书立说,而是要动摇乃至重塑传承千年的医学根基。
老药王雪白的须发在灯下微微颤动,他沉吟着,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挣扎,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沙哑:
“殿下....此事....关乎甚大,请容老朽....仔细思量。”
李承乾并未因孙思邈的犹豫而气馁,反而更加诚恳。
他深知,要撼动一位毕生耕耘于传统医道的泰山北斗,非一时之功,亦需投其所好,解其心结。
“老先生之虑,承乾明白。”
李承乾的声音放缓,带着由衷的敬意,
“此非改弦更张,否定先贤智慧。恰是为了印证、补全、乃至超越先贤所见!《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
然则,若连‘病’从何来都模糊不清,又如何真正‘治未病’?”
他指向显微镜,目光炯炯:
“此镜,便是赋予我等‘见所未见’之能!老先生毕生追寻医道真谛,足迹遍布山河,尝百草,疗万民,所求者,无非是‘洞悉病因,药到病除’八字。
如今,一条可能直指核心的路径就在眼前,老先生岂甘因畏难而止步,将这探索之功,留给后世?”
他上前一步,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
“研究院非是枷锁,而是一方净土,一个平台。
孤可向您保证,院内一切研究,以您为主,太医院及天下资源,皆可为您调用。您无需被俗务缠身,只需带领有志于此道的英才,专心探究这微观奥秘。无论是验证古方,还是发现新药,皆由您决断。
这非是为我李承乾,亦非仅为大唐,实乃为了千秋医道,为了后世子孙少受病痛之苦!”
李世民在一旁听着,此刻也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帝王的承诺:
“药王,太子所言,亦是朕意。
此事若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朕愿倾力支持,太医署上下太医、库藏典籍,天下州郡药草,皆可为你所用。若遇掣肘,朕,为你做主。”
孙思邈听着太子情真意切的剖析和皇帝掷地有声的保证,看着那仿佛能照见生命本源的显微镜,脑海中闪过无数因不明病因而痛苦死去的面孔,以及自己数十年来苦苦追寻答案而不得的困惑。
太子说得对,这不是背离,是深化,是攀登!若因惧怕未知和责任而退缩,他孙思邈,还是那个立誓“普救含灵之苦”的药王吗?
他眼中的挣扎渐渐化为坚定,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来,一股久违的、属于探索者的激情在苍老的躯体内燃烧。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对着李承乾和李世民,郑重地、深深地一揖:
“殿下高义,陛下隆恩,老朽.....何其有幸!若再推辞,便是老朽矫情,亦是愧对身上这身医术,更愧对天下盼良医之苍生!”
“这‘大唐医学研究院’之首任院长.....老朽,愿担此重任!必竭尽残年,穷究此道,以报殿下知遇之恩,陛下信重之托!”
“好!”李承乾与李世民相视一笑,心中大石落地。
就在这时,一直被忽略、自己在一旁摆弄桌案上另一个“长筒筒”的小兕子,终于失去了耐心。她踮起脚尖,费力地抓起了那具李承乾早先做好、本欲稍后展示的单筒望远镜,学着大人们刚才看显微镜的样子,笨拙地将大眼睛凑到了目镜上,随意地朝着窗外望去。
“哇——!什么?这是什么嘛!”
小兕子发出一声短促而惊喜的叫声,猛地拿开望远镜,用小手指着窗外,回头对着众人,小脸上满是发现了新大陆般的兴奋与迷惑,奶声奶气地喊道:
“大锅!阿耶!快看!外面的花花.....变得好大好大,跑到兕子眼睛里来啦!”
正准备继续深探医学研究院细节的三人,闻声齐齐一愣,目光瞬间聚焦在了小兕子手中那具被她无意间“启动”的望远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