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集:项目执行,深入基层
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后,沈清漪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首批改造的阳光小区里,工人师傅们正在安装智能扶手,电钻声、敲打声此起彼伏,却一点也不显得杂乱,反而充满了生机。
沈清漪穿着一身休闲装,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笔记本,在小区里穿梭。她走到 3 号楼,看到工人师傅正在给楼梯安装扶手,赶紧上前:“师傅,扶手的高度一定要按设计图来,1.1 米,这样老人扶着才舒服,也安全。”
“放心吧,沈小姐,我们都按图纸来,差一毫米都不行。” 工人师傅笑着说,手里的活儿没停。
沈清漪点了点头,又走到 5 号楼,看到几个老人围在楼道口,看着工人换路灯,议论纷纷。李爷爷看到她,赶紧上前:“沈小姐,这路灯换了之后,晚上是不是就亮堂了?我这眼神不好,晚上出门总担心踩空。”
“李爷爷,肯定亮堂。” 沈清漪笑着说,“我们换的是 LEd 灯,亮度高,还省电,以后您晚上出门就不用担心了。”
“太好了!太好了!” 李爷爷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这些老人,就盼着能有个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现在终于盼到了。”
沈清漪看着李爷爷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她想起自己的父亲,要是父亲还在,看到这些老人能用上安全、方便的设施,肯定也会很开心。她拿出笔记本,把老人的需求和建议都记下来,准备回去后和团队讨论,进一步优化方案。
中午,沈清漪和工人师傅们一起在小区的凉亭里吃饭。盒饭很简单,一荤两素,可大家吃得都很开心。工人师傅们跟她聊起家里的老人,说以后也要给父母的房子装扶手,让他们住得更安全。
“沈小姐,你们做的这个项目真是好事,不仅帮了老人们,也给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提了醒。” 一位工人师傅说。
“是啊,现在年轻人都忙着工作,很少有时间陪老人,能给他们改善居住环境,也是尽一份孝心。” 另一位师傅说。
沈清漪听着他们的话,心里更坚定了做好这个项目的决心。她知道,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工作任务,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对老人的关爱。
下午,智能设备的调试人员来了,开始给安装好的智能扶手调试功能。小唐也来了,亲自操作,教老人怎么使用语音交互功能。“张奶奶,您只要对着扶手说‘打开收音机’,它就能自动打开,还能换台。” 小唐一边演示,一边说。
张奶奶试着说了一句 “打开收音机”,扶手果然发出了声音,播放着戏曲节目。张奶奶高兴得像个孩子:“太神奇了!不用按按钮,说话就行,太方便了!”
其他老人也纷纷上前尝试,有的说 “检测心率”,有的说 “呼叫家人”,智能扶手都准确地执行了指令。老人们的笑声在小区里回荡,沈清漪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充实 —— 这就是她做这个项目的意义,能给老人们带来便利和快乐,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傍晚,沈清漪准备离开小区时,遇到了王奶奶。王奶奶拉着她的手,邀请她去家里坐一会儿。沈清漪盛情难却,跟着王奶奶回了家。
王奶奶的家不大,却收拾得很干净。客厅里放着一个老旧的藤椅,上面铺着一个手工编织的坐垫。王奶奶给她倒了杯茶,笑着说:“姑娘,你真是个好人,为我们老人们做了这么多好事。我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公益,那时候条件不好,只能给贫困的孩子捐点衣服和书本,现在看到你们做这么大的公益项目,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沈清漪喝着茶,听王奶奶讲过去的事,心里很受触动。她发现,深入基层,和老人们面对面交流,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还能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这种感觉,是在办公室里做方案得不到的。
离开王奶奶家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小区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温暖的光洒在地上,照亮了老人回家的路。沈清漪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期待 —— 她要把这个项目做好,让更多老人受益,让更多小区变得像阳光小区一样,温暖、安全、方便。
可她没想到,在她深入基层做项目的时候,顾辰并没有闲着。他通过之前联系的人,查到了陆氏集团的资金流向,发现陆氏最近在筹备一个新的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他的眼里闪过一丝阴鸷,一个新的阴谋在他心里慢慢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