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集:入狱前夕,精神病评估
市第三监狱的医务室里,白色的墙壁透着冰冷的气息。顾辰坐在诊疗椅上,双手被手铐铐在扶手上,眼神呆滞地盯着前方。他的头发凌乱,脸上有几道新的抓痕 —— 是昨天试图跳车时被法警制止,自己抓伤的。
两名穿着白大褂的精神病医生坐在他对面,手里拿着评估表和笔。主诊医生李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地问:“顾辰,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能告诉我你现在在哪里吗?”
顾辰没有回答,只是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沈清漪害我…… 她毁了我的一切…… 我要杀了她……”
“顾辰,看着我,” 李医生提高了声音,试图吸引他的注意力,“你还记得你昨天在法庭上的表现吗?你为什么要对着审判长嘶吼?为什么要威胁沈清漪?”
提到法庭,顾辰的情绪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手铐在扶手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他们都冤枉我!法官被沈清漪收买了!律师也不帮我!我不服!我要上诉!我要杀了沈清漪!”
旁边的助手医生赶紧记录下他的反应:“情绪易激惹,存在被害妄想,对特定人物(沈清漪)有强烈敌意,缺乏现实检验能力。”
李医生继续提问:“顾辰,你知道你现在面临的是什么吗?你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十二年?” 顾辰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茫然,随即又变得疯狂,“我没罪!我不需要服刑!你们都是沈清漪的人!你们想把我关起来,让她逍遥法外!我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李医生拿出一张纸,放在顾辰面前:“顾辰,你能在这张纸上写下你的名字和今天的日期吗?”
顾辰看了看纸张,又看了看李医生,突然一把抓过纸张,撕得粉碎,嘴里大喊着:“我不写!这是你们的陷阱!我不会上你们的当!”
评估持续了两个小时,顾辰始终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而沉默发呆,时而疯狂嘶吼,对医生的提问要么不回答,要么答非所问,还多次出现幻觉,声称 “看到沈清漪站在窗外嘲笑他”。
评估结束后,李医生和助手医生在办公室里讨论评估结果。“从评估情况来看,顾辰存在明显的偏执型精神障碍症状,” 李医生说,“他有严重的被害妄想,坚信自己被沈清漪陷害,对沈清漪有强烈的报复心理;同时,存在幻觉、情绪失控、缺乏现实检验能力等症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他的症状符合‘偏执型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且处于急性发作期。”
助手医生点头赞同:“是的,而且他的暴力倾向很明显,不仅威胁要杀害沈清漪,还多次出现自残和攻击行为,要是将他放在普通监区,很可能会伤害其他犯人或狱警,甚至继续自残。”
“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助手医生问,“是建议将他送往专门的监狱精神病院,还是在普通监区进行隔离治疗?”
李医生思考了一会儿,说:“考虑到他的症状比较严重,且有强烈的暴力倾向,我建议将他送往省监狱精神病院,进行强制医疗和监管。在那里,他能得到专业的治疗,也能避免伤害他人。不过,这需要监狱管理部门和法院的批准,我们先把评估报告提交上去,等待他们的决定。”
当天下午,监狱管理部门将顾辰的精神病评估报告提交给了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经过讨论,认为顾辰的精神状态确实不适合在普通监区服刑,且存在较大的暴力风险,同意将他送往省监狱精神病院,进行强制医疗和监管,待他的精神状态稳定后,再重新评估是否转回普通监区继续服刑。
消息传到沈清漪的耳朵里时,她正在 “滨江壹号” 项目工地检查施工进度。赵妍拿着手机,对她说:“清漪姐,你看新闻了吗?顾辰被诊断出有偏执型精神病,法院同意将他送往监狱精神病院,进行强制医疗。”
沈清漪接过手机,看着新闻报道,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没想到,顾辰竟然真的有精神病,而不是装疯。“这样也好,” 她说,“在精神病院,他能得到治疗,也不会有机会伤害别人了。”
“可是,” 赵妍担忧地说,“要是他的精神状态稳定后,还是被转回普通监区,等他刑满释放,会不会还是想着报复你?”
沈清漪沉默了。她知道,赵妍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顾辰对她的执念太深,就算经过治疗,这种执念也未必能消除。“走一步看一步吧,” 她说,“至少现在,他不会有机会伤害我和我的家人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晚上,沈清漪和陆景深一起散步时,提起了顾辰的事。陆景深说:“省监狱精神病院的监管很严格,24 小时都有医护人员和狱警值守,顾辰不会有机会联系外面的人,也不会有机会逃跑。而且,那里的治疗很专业,说不定经过几年的治疗,他的精神状态会有所好转,放弃对你的报复。”
“希望如此吧,” 沈清漪说,“我现在只想好好完成‘滨江壹号’项目,好好生活,不想再被过去的事纠缠。”
陆景深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会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会一起完成‘滨江壹号’项目,一起过好以后的生活,再也不会被顾辰这样的人打扰。”
沈清漪靠在陆景深的肩上,看着远处的夜景,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可她还是忍不住想,顾辰在精神病院里,真的会乖乖接受治疗吗?他的精神状态稳定后,会不会又变回以前那个疯狂的样子?这些疑问,让她无法彻底放下心来,也让她意识到,虽然顾辰已经被控制,但她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