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四主本干相连,即跳一字。如甲乙丙戊,跳丁一字是也。得之者,稳步青云。
译:
四柱(年、月、日、时)的天干(本干)呈连续排列,但中间跳缺一字。
例如天干为甲、乙、丙、戊,中间跳缺丁火,即为“虚一待用”之象。
具备此格局者,主命运顺遂,如稳步登上青云之路,可逐渐显贵。
解析:
1. 天干连续性与虚一的逻辑:
“四主本干相连”指天干依次排列(如甲→乙→丙),但第四位跳缺一字(如丙后应为丁,却为戊),形成“甲、乙、丙、戊”的结构,缺丁火。
缺字(丁)为“虚一”,需等待大运流年透出丁火,与原局形成完整的“甲→乙→丙→丁→戊”连续相生链条,激活五行流通(木生火→火生土),从而成格。
2. 稳步青云的命理依据:
天干连续且缺一字,象征“潜力待发”,缺字为用神(如丁火为甲木的伤官,生戊土财星),填补后形成“木火土”有序相生,主贵气渐进,符合“虚一待用”中“待时而动,循序渐进”的贵气逻辑。
原文:
若四主本支相连,而重一字,如子子丑寅,用头重尾轻,主夭折。
译:
若四柱的地支(本支)呈连续或相邻排列,但重复出现某一地支,如地支为子、子、丑、寅,形成前重后轻(子水重叠,寅木势单)的结构,称为“头重尾轻”,主命主易夭折或运势早逝。
解析:
1. 地支相连与重复的弊端:
“本支相连”指地支顺序相邻(如子→丑→寅),但“重一字”(如子重复出现两次)导致五行力量失衡。
例中“子子丑寅”,子水旺盛(水旺),而寅木孤弱(木被水浸),形成“水多木浮”的偏枯格局。
2. 头重尾轻的命理风险:
水旺无制(头重),木气被泄耗过甚(尾轻),日主(如甲木)根基不稳,易因“身弱不胜财官”导致健康问题或运势骤衰。“夭折”非特指早亡,亦指事业、财运等中途破败。
总结:
此段文字通过天干与地支的对比,阐释了“虚一待用”的核心逻辑:
1. 天干虚一为贵:
连续性中断形成的“虚一”需为用神,且通过大运流年填补后能激活五行流通,主贵气渐进(如甲乙丙戊缺丁,丁为用神,逢丁运则成木火土相生)。
2. 地支重复为忌:
地支相连且重复导致五行偏枯(如子子丑寅水旺木衰),破坏平衡,主运势失衡甚至早夭,体现“五行贵乎中和”的传统命理原则。
3. 辩证思维的体现:
天干“缺而能补”为吉,地支“多而失衡”为凶,凸显了命理中“动态平衡”与“静态和谐”的差异,前者需借外力调和,后者需原局自洽。
这段分析体现了《三命通会》对干支结构的精细考量,强调“虚则待补,重则需抑”的辩证观,为后世判断格局的稳定性与潜在机遇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三命通会》中的“虚一待用”是八字命理中一种特殊的格局理论,其核心在于通过天干或地支的连续性中断与潜在能量的激活,形成动态平衡的吉利格局。
以下从定义、构成条件、应用场景、辩证逻辑及与其他格局的关联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定义与理论基础
“虚一待用”指八字中某一关键干支(天干或地支)表面缺失,但通过相邻干支的跳跃或拱夹形成潜在格局,需等待大运流年填补或激活,方能发挥作用。
其理论源于《五行精纪》中的“虚一待用格”,强调时空共振与动态平衡,即原局虽有瑕疵,但通过外部因素(大运流年)的调和,可化虚为实,成就贵气。
1. 天干虚一
天干连续但跳一字,如甲乙丙戊跳丁,形成“虚一待用”。
此时需大运流年透出丁火,与原局形成完整的五行流通,方能成格。
例如,甲日主见乙、丙、戊,缺丁火,若大运逢丁,则丁火生戊土、泄丙火,形成“木火土相生”的有序格局。
2. 地支拱夹
三合局或三会局中缺少中神,通过相邻地支拱出虚神。
例如,寅戌拱午(火局缺中神),若原局有寅、戌,且天干相同(如甲),则可暗拱午火,待大运流年出现午火,形成火局,增强五行力量。
二、构成条件与吉凶判断
1. 天干虚一的条件
连续性中断:天干需连续(如甲乙丙),但跳一字(如戊),形成“虚一”。
无同类干扰:其他位置不可见被跳之字(如丁),避免争合或混杂。
用神呼应:虚一之字需为用神或与用神相生,否则虚而无用。
例如,日主需火,虚一丁火为用神,大运逢丁则吉;若需水,虚一丁火为忌神,逢丁则凶。
2. 地支拱夹的条件
三合\/三会局缺中神:如寅午戌火局缺午,需寅、戌相邻且天干相同(如甲),方可拱午。
无冲克破坏:原局不可见冲克拱夹之神的地支(如子冲午),否则格局不稳。
用神匹配:拱夹之神需为用神或与用神相生。
例如,日主需火,拱午为用神,逢午运则贵;若需水,拱午为忌神,逢午运则凶。
3. 吉凶判断标准
成格吉象:虚一之字或拱夹之神被大运流年填补,且与原局用神呼应,主“贵人相助,机遇突发”。
例如,寅戌拱午,午为用神,逢午运则事业腾飞。
破格凶象:虚一之字被冲克或填入忌神,主“理想受阻,多劳少成”。
例如,寅戌拱午,原局有子水,逢午运被子冲,反生冲突。
三、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
1. 三合局虚一
案例:甲日生于寅月,地支见戌,缺午。
原局寅戌拱午,若大运逢午,形成火局,生土助财,主“财官双美,名利双收”。
若原局有申金冲寅,则格局被破,需大运逢子水(申子辰合水)化解。
逻辑:三合局需中神(午)激活,虚一待用通过外部填补形成完整能量场,增强五行流通。
2. 天干虚一
案例:乙日主见甲、丙、戊,缺丁火。
若大运逢丁,丁火生戊土、泄丙火,形成“木火土相生”,主“文才出众,仕途通达”。
若原局有辛金克乙,则需丁火制辛,方能成格。
逻辑:天干虚一需填补用神,同时调和其他干支的冲突,实现五行平衡。
3. 拱夹与虚一的联动
案例:丙日生于午月,地支见寅、戌,缺午。
原局寅戌拱午,午为用神,逢午运则火局大成,主“贵气鼎盛,权柄在握”。
若原局有子水冲午,需大运逢申(申子辰合水)化忌为喜。
逻辑:拱夹形成虚一,需大运流年填补并化解潜在冲突,方能成格。
四、与其他格局的关联与区别
1. 与拱夹格局的异同
共同点:均通过地支组合形成潜在能量,需大运流年激活。
差异点:
虚一待用:强调天干或地支的连续性中断,需填补缺失元素。
拱夹:侧重地支相邻组合拱出虚神,无需天干连续。
例如,寅戌拱午为虚一待用,而寅卯辰缺卯为拱夹。
2. 与真体守位的互补
真体守位:强调天干相合与地支成局的静态稳定性(如乙庚合+巳酉丑金局)。
虚一待用:侧重动态平衡,原局有潜在格局,需大运流年填补。
两者可结合使用,例如,真体守位格局中若缺某元素,可通过虚一待用调和。
3. 与富贵所成的差异
富贵所成:以十神配置(如财官印相生)为核心,强调财富与地位的联动。
虚一待用:以干支组合的潜在能量为核心,侧重机遇的突发性与外部调和。
例如,富贵所成主稳步升迁,虚一待用主意外机遇。
五、万民英的辩证逻辑与实践意义
1. 反对孤立分析
需结合全局五行流通,避免单一神煞或干支的片面判断。
例如,即使虚一待用格局有瑕疵(如空亡),若核心干支组合稳定,仍可保留一定贵气。
2. 贵气的动态平衡
大运流年需与原局用神呼应,如用神为火,行火运可“锦上添花”;行水克火运则需印星(木)调和,避免破局。
3. 文化隐喻与社会映射
虚一待用的“虚位以待”思想,映射了古代社会对“机遇”与“天命”的辩证认知——个人需具备潜在能力(原局虚一),并等待时代机遇(大运流年)的激活,方能成就事业。
总结
“虚一待用”以干支连续性中断与潜在能量激活为核心,通过天干虚一或地支拱夹形成动态格局,需大运流年填补或调和,方能发挥作用。
其理论体现了传统命理对时空共振与动态平衡的深刻理解,为判断八字格局的稳定性与机遇性提供了独特视角。
万民英通过“虚一待用”将禄命法与子平法融合,强调“以干支为纲、辩证通融”的方法论,对后世命理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