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在深夜悄然停歇。次日清晨,阳光穿透洁净如洗的空气,将工作室映照得一片明亮通透,连空气中漂浮的微尘都清晰可见,带着雨后的清新气息。
江屿到得很早。他站在窗边,看着窗外被雨水洗刷得翠绿欲滴的树叶,指尖无意识地在窗框上轻轻敲击,脑海中回响的并非复杂的数据模型,而是昨夜雨中那短暂却清晰的指尖交握,以及洛薇薇眼中映出的、不再掩饰的明亮。一种陌生的、温热的平静感充盈在他心间,取代了往日清晨惯有的、对未知谜题的纯粹紧绷。
洛薇薇到来时,脸上带着与阳光相得益彰的轻松笑意。她手中依旧提着早餐纸袋,目光与江屿相遇时,没有丝毫闪躲,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坦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早。”她的声音比平时更软了几分。
“早。”江屿接过纸袋,指尖再次与她轻触,这一次,两人都自然地接受了这短暂的接触,仿佛本该如此。
早餐的气氛轻松而宁静。陆晨风和林月瑶也感受到了这股不同于往日的和煦氛围,虽然不明所以,但也被感染,脸上带着笑意。
餐后,江屿没有立刻投入工作,而是将昨夜与洛薇薇讨论的关于“纯粹宁静”作为新钥匙的思路,向陆晨风和林月瑶进行了阐述。
“……基于前期数据复盘和模型推演,我们认为,维持一种极致的、无目的的平静状态,可能是与玉珏建立更安全、更本质连接的关键。”江屿的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但措辞间明显吸纳了洛薇薇提出的“心镜”概念,“接下来的尝试,将不再以获取特定信息为目标,而是专注于维持和深化这种共鸣状态本身。”
陆晨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听起来像是更高阶的冥想状态。我试试看。”
林月瑶也表示赞同:“专注于状态本身,而不是结果,感觉压力会小很多。”
新的尝试在上午阳光最好的时候开始。工作室里光线充足,播放着模拟自然风声和极低频脉动的环境音。没有预设的旋律,没有情绪的引导,只有江屿通过平和的语音,缓慢地引导着三人调整呼吸,放松身体,放空思维,将意识轻柔地沉入一种广阔的宁静之中。
洛薇薇闭上眼睛,很快便进入了状态。经过之前的深度连接和昨夜的……心境波动,她感觉自己对“宁静”的掌控力似乎更强了,杂念如同水面的浮萍,轻轻拂过便沉入深处。她不再去“感知”玉珏,而是让自己仿佛化作了玉珏周围空间的一部分,与之同频呼吸。
陆晨风和林月瑶也渐入佳境。
江屿紧盯着监测屏幕。能量读数显示出一种极其稳定、低频的和谐波动,与之前“意象共鸣”时的活跃不同,更接近他记录过的“静默共鸣”,但更加深沉、圆融。玉珏表面没有显眼的光影,但其温润的质地仿佛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通透,内部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如同星光般的光点在缓缓流转,若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更让江屿注意的是洛薇薇的脑波图。她的西塔波稳定而持续,强度适中,显示出一种深度放松却又保持清醒觉知的状态,与玉珏的能量波动曲线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
时间缓缓流逝。这一次,没有强烈的能量爆发,没有混乱的信息洪流,只有一种如同深海般宁静、又如星空般浩瀚的共鸣在无声地持续。仿佛玉珏终于认可了这种不带任何索求的陪伴,开始以一种更温和、更本质的方式,展现它的存在。
当江屿用舒缓的声音提示大家缓缓回归时,三人睁开眼,眼中都没有了以往实验后的疲惫或激动,只有一种如同被清泉洗涤过的清澈与平和。
“感觉……好奇妙。”林月瑶轻声说,仿佛怕打破这份宁静,“好像只是静静地待了一会儿,却像是充了很久的电。”
陆晨风也活动了一下肩膀,眼神发亮:“很舒服的感觉,脑子特别清醒,又特别放松。”
洛薇薇看向江屿,眼中带着询问。
江屿将记录下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细微现象展示给他们看。“能量交互稳定,同步性显着。这是一种比之前任何模式都更基础、更安全的共鸣状态。”他的目光最终落在洛薇薇身上,带着清晰的认可,“你维持的状态非常完美。”
他的赞扬很直接,让洛薇薇耳根微热,心中却泛起甜意。
阳光洒满工作室,照亮了每一张带着满足与希望的脸。首次以“纯粹宁静”为核心的尝试,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他们仿佛终于摸准了玉珏的“脉搏”,找到了一种可以长期、稳定与之对话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