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图景”的成功复现与深化,如同为江屿和洛薇薇装上了一副能够窥见玉珏内部宇宙的“望远镜”。他们不再满足于边缘区域的探索,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星云模型中最深邃、最神秘的核心区域——那片被他们暂命名为“星核”的、所有能量脉络最终汇聚之地。
虚拟模型中,星核区域呈现出一种近乎绝对的暗色,并非空洞,而是仿佛将所有光线都吞噬其中的致密。周围的节点在靠近它时,其“低语”都会带上一种明显的敬畏与趋向性,如同行星环绕恒星。
尝试接触星核,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大胆,也可能最危险的一步。但两人都明白,想要真正理解玉珏,星核是无法绕开的存在。
准备工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周密。江屿重新校准了所有监测设备,设定了多重安全阈值,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方案。洛薇薇则进行了长时间的精神休整和状态调整,确保自己的意识处于前所未有的清明与稳定。
尝试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进行。工作室里只亮着几盏必要的指示灯,光线幽暗,仿佛是为了不打扰那片沉睡的古老核心。
洛薇薇深吸一口气,对江屿点了点头,缓缓闭上眼睛。她没有像之前那样将意识弥散开,而是遵循着江屿基于能量模型计算出的、最稳定的路径,将意识凝聚成一道极其纤细、却无比坚韧的“感知束”,如同航天器沿着既定轨道,小心翼翼地向着星核区域缓缓“滑行”。
越是靠近,周围的能量背景越是凝滞,仿佛陷入了一种超越时间的粘稠介质。各种节点的“低语”在这里变得极其微弱、扭曲,被星核本身的强大存在感所覆盖。
终于,她的“感知束”轻轻触碰到了那片致密的暗色边界。
没有预想中的排斥或冲击,只有一种……无垠的、冰冷的寂静。那不是空无,而是一种蕴含着难以想象信息量的、绝对秩序下的寂静,如同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
在这片寂静中,一个极其缓慢、却又仿佛贯穿了所有时间的“搏动”被洛薇薇捕捉到了。那不是声音,也不是能量波动,更像是一种……“存在的确认”,是这片星云,乃至其背后所代表的一切,其最根源的“我是”的宣告。
与此同时,一些无法被解析为图像、声音或任何已知感官信息的“概念”,如同冰山浮出水面的尖角,直接烙印在她的意识深处——关于“起源”的模糊剪影,关于“联结”的网状结构,关于“循环”的永恒韵律……这些概念庞大、抽象,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基石般的力量。
她无法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却能感受到它们所代表的重量与层级,远非之前接触的任何“记忆碎片”或“共鸣图景”所能比拟。
连接只维持了短短三秒,洛薇薇便感觉到意识开始不堪重负,那片寂静仿佛要将她的感知同化、吞噬。她立刻遵循预案,果断地切断了连接。
意识回归的瞬间,一阵强烈的虚脱感席卷了她,仿佛刚刚进行了一场超越极限的精神跋涉。她脸色苍白,靠在椅背上微微喘息。
江屿第一时间扶住了她的肩膀,递上温水,眼神紧锁着她:“怎么样?”
洛薇薇缓了几口气,才艰难地组织语言,描述那片无垠的寂静、根源的搏动,以及那几个模糊却沉重的“概念”。
江屿一边记录,一边快速查看监测数据。数据显示,在连接建立的瞬间,玉珏整体的能量场有过一次极其内敛却幅度惊人的“收缩”,仿佛所有的光芒都向核心汇聚了一下,随后又恢复正常。而洛薇薇的脑波则在那一刻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平直的波形,仿佛接触到了某种超越正常认知维度的存在。
“星核……可能不仅仅是信息库的中心,”江屿看着数据,声音带着震撼后的沙哑,“它更可能是整个玉珏的‘意识源头’或者‘法则核心’。你接触到的,是它的‘本体’低语。”
这个推测让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如果他们之前是在阅读一本浩瀚的书,那么现在,他们似乎触碰到了书写这本书的“笔”或者驱动这本书的“基本法”。
洛薇薇看着屏幕上那片深邃的暗色星核区域,虽然精神疲惫,心中却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她抬起头,看向江屿,发现他也正看着她,眼中是同样的、因窥见终极奥秘而燃起的、无法熄灭的光芒。
“我们……好像真的站在门槛上了。”她轻声说,声音还带着一丝虚弱,却无比清晰。
江屿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依旧有些冰凉的手。他的手心温热而稳定,传递着无言的力量与承诺。
窗外,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但东方天际已然透出一丝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