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书房,萧承煜和苏清砚却毫无睡意。一夜未眠,两人的眼中都布满了血丝,但目光依然坚定。
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萧承煜沉声道,谣言传播得越快,对我们的伤害就越大。
苏清砚点头:我同意。但我们该从哪里入手?
就在这时,管家前来通报:将军,郡主,王太傅、刑部尚书等几位大人求见。
快请!萧承煜立即起身。
不一会儿,几位重臣陆续进入书房,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凝重。
王太傅率先开口:将军,郡主,情况很不妙。今早市井间的谣言更加猖獗,甚至有人说看到郡主夜间化身妖物...
刑部尚书接着说:还有人说审查委员会已经找到证据证明苏将军确实有罪,但被将军压下来了。
萧承煜一拳砸在桌上:荒谬!这些人为了阻挠调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将军息怒,王太傅劝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澄清这些谣言。
苏清砚沉思片刻:各位大人,我认为我们应该分头行动。一方面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公告,另一方面也要在民间进行解释。
郡主说得对,刑部尚书赞同道,但我们要讲究方法。直接否认可能反而会让谣言传播得更广。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首先,由王太傅在朝堂上公开支持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强调皇帝对此事的重视。
其次,刑部尚书负责调查谣言源头,找出幕后黑手。
第三,萧承煜调动兵力,加强京城治安,防止有人借机制造混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由苏清砚亲自出面,向百姓解释真相。
但是这样太危险了,萧承煜担忧地说,现在情况不明,我不同意清砚公开露面。
苏清砚却坚持道:承煜,这是最好的办法。只有让百姓亲眼看到我,听到我的解释,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王太傅思索片刻:郡主说得有道理。不过确实要确保安全。不如这样,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合,比如在寺庙举办法会,郡主可以在法会上为父亲祈福,同时向信众解释。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计划制定好后,众人立即分头行动。
萧承煜首先来到军营,调集精锐部队加强京城各处的巡逻。他特别嘱咐:注意观察可疑人员,但不要打草惊蛇。发现传播谣言者,先监视,找出幕后指使。
与此同时,王太傅在朝堂上慷慨陈词:陛下,老臣以为,越是谣言四起之时,越要坚持查明真相。苏将军一案关系朝廷威信,关系军心民心,绝不能因谣言而中止调查!
他的发言得到了不少正直大臣的支持。
刑部尚书则秘密展开调查,派出手下混入市井,追踪谣言的来源。
而苏清砚则在准备寺庙法会的事宜。她特意选择在京城最大的相国寺举办法会,这里香火鼎盛,信众众多,是澄清谣言的理想场所。
法会当天,相国寺人山人海。很多百姓都是听说苏郡主要来为父祈福,特意前来观看的——其中不乏想要亲眼验证传言的好奇者。
苏清砚身着素雅衣裙,神情庄重地走进大殿。她的出现立即引起了轰动。
看,那就是苏郡主!
不像妖女啊,看起来很端庄。
人不可貌相,谁知道呢...
各种议论声中,苏清砚从容地走到佛像前,虔诚跪拜。
法会由相国寺方丈主持。诵经祈福后,方丈特意请苏清砚上前说话。
苏清砚站在众人面前,声音清晰而坚定:各位父老乡亲,今日我在此为父亲祈福,也想借此机会向大家说明一些事情。
场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着。
近来京城流传着许多关于我和父亲的谣言,苏清砚继续说道,有人说我是妖女,有人说父亲确实有罪...这些都不是事实。
她环视众人,眼中含着泪水:我的父亲苏将军,一生忠君爱国,守护边境多年。他教导我要正直做人,要心怀天下。这样的父亲,怎么可能通敌叛国?
场下有人开始点头,显然被她的真诚打动。
我知道,大家可能会问,既然父亲无罪,为什么会被定罪?苏清砚的声音提高了一些,这就是我们要查明的真相!有人为了私利,陷害忠良,制造冤案!
她详细讲述了父亲当年如何遭人陷害,证据如何被伪造,证人如何被威胁...
而现在,她的声音带着愤怒,当我们快要查明真相时,那些人又开始散布谣言,威胁证人,甚至制造边境军情的假象!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们害怕真相大白!
场下的百姓们开始交头接耳,显然被这番话触动了。
我不是什么妖女,苏清砚坚定地说,我只是一个想要为父亲讨回公道的女儿。审查委员会的各位大人也不是在滥用职权,他们是在为正义而战!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正是那个曾经作证后又改口的狱卒。
郡主说得对!狱卒大声说道,我之前的证词都是真的!苏将军确实是被冤枉的!我是受到威胁才改口的!
这个突然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狱卒继续道:有人威胁我的家人,说如果我不改口,就对我的妻儿下手!我不得已才...但我良心不安,今天一定要说出真相!
苏清砚感动地看着他:谢谢你愿意站出来。
场下的百姓们彻底被说服了。如果苏将军真的有罪,为什么有人要威胁证人改口?为什么要散布谣言?为什么要制造边境军情的假象?
答案显而易见——有人在害怕真相大白!
法会结束后,百姓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之前的怀疑和猜忌变成了同情和支持。
原来苏将军真是被冤枉的!
那些散布谣言的人太可恶了!
我们要支持郡主,支持查明真相!
萧承煜暗中安排的人手则趁机向百姓们解释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意义,揭露幕后黑手的阴谋。
与此同时,刑部尚书那边也有了重要发现。
将军,刑部尚书匆匆来报,我们追踪到几个主要的谣言传播者,都是些地痞流氓。经过审讯,他们承认是受人指使。
指使者是谁?萧承煜急切地问。
他们说不认识具体是谁,刑部尚书摇头,只知道是个蒙面人,给了他们大量银钱,让他们散布谣言。
银钱来源查到了吗?
正在查。不过有个有趣的发现——这些银钱都是新铸的官银,编号连续,应该来自同一个大户。
萧承煜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继续查!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
傍晚时分,王太傅带来另一个好消息:将军,今天朝堂上的形势有所好转。很多原本中立的大臣开始支持继续调查。
太好了!萧承煜松了口气,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苏清砚却提醒道: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对方不会轻易罢休,一定还会有新的动作。
果然,第二天新的危机又出现了。
几个审查委员会的成员前来辞呈:将军,我们...我们想退出委员会。
为什么?萧承煜惊讶地问,是因为之前的恐吓吗?我已经加派人手保护你们了。
不只是恐吓...一个委员苦笑道,昨天有人找到我们家人,说如果继续参与调查,就...就让我们身败名裂。
另一个委员接着说:他们还拿出了所谓的,说我们收受贿赂,滥用职权...虽然都是诬陷,但如果传出去,我们的名誉就毁了。
萧承煜心中怒火中烧,但表面上保持冷静:各位大人,请相信我,一定会保护好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这些威胁正是对方害怕的表现,说明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经过一番劝说,委员们勉强同意继续工作,但显然心有余悸。
晚上,萧承煜和苏清砚再次召集盟友商议对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刑部尚书忧心忡忡,对方的手段层出不穷,我们的委员们压力太大了。
王太傅提议:不如我们改变策略,加快调查进度,争取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证据收集需要时间...萧承煜皱眉。
苏清砚突然说:我有个想法。既然对方想要用谣言打击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也用舆论反击呢?
什么意思?众人都看向她。
我们可以主动放出一些消息,苏清解释道,比如暗示我们已经掌握了关键证据,很快就能揭晓真相。这样既能给对手施加压力,也能鼓舞支持我们的人。
萧承煜眼睛一亮:好主意!还可以放出风声,说有几个重要证人愿意站出来作证...
但要把握好分寸,王太傅提醒道,不能太过具体,否则会被对方利用。
经过详细策划,他们决定通过几个可靠的渠道,谨慎地释放一些消息。
果然,这个策略很快见效。
第二天,市井间开始流传新的说法:听说审查委员会已经找到确凿证据了!
有几个大人物愿意出来作证呢!
看来真相马上就要大白了!
这些消息让对手阵脚大乱。萧承煜派出的眼线回报,对方的重要人物频繁密会,显然在商讨对策。
很好,萧承煜满意地说,现在轮到他们紧张了。
与此同时,苏清砚继续她的澄清行动。她不仅公开露面,还主动走访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向他们详细解释案件的来龙去脉。
各位长辈,她诚恳地说,我父亲一案不仅关系苏家名誉,更关系朝廷正义。如果忠良可以随意被陷害,奸佞可以逍遥法外,那朝廷还有何公信力?国家还有何希望?
这些老者大多历经世事,明白事理。被苏清砚的真诚打动后,他们主动帮助向其他百姓解释,成为了澄清谣言的重要力量。
几天后,京城的舆论风向明显转变。支持查明真相的声音越来越强,传播谣言的人则渐渐少了。
然而,萧承煜和苏清砚都明白,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真正的挑战——找出幕后黑手,查明全部真相——还在前面。
清砚,一天晚上,萧承煜郑重地说,虽然谣言暂时被压制,但我担心对方会有更激烈的反扑。
苏清砚点头:我知道。但我们没有退路,只能继续前进。
她望着窗外的明月,轻声说:父亲曾经说过,正义就像月光,虽然有时会被乌云遮蔽,但终究会照亮黑暗。
萧承煜握住她的手:你说得对。无论前路多么艰险,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谣言的澄清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但有了这次的经验,他们更加坚信——只要坚持真理,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深沉,但黎明的曙光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