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献艺后的第三日,萧府书房内,苏清砚正在整理琴谱。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几上,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
清砚,陛下派人送来了赏赐。萧承煜推门而入,身后跟着几名捧着锦盒的侍从。
苏清砚放下手中的琴谱,起身相迎。侍从们将锦盒一一打开,里面是精美的丝绸、珍贵的香料,还有一把通体乌黑的古琴。
这是...苏清砚的目光被那把古琴吸引。
陛下说,听闻你的琴在宫宴后需要调音,特意赐下这把。萧承煜示意侍从将琴放在案几上。
苏清砚轻抚琴身,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当她翻过琴身查看时,突然怔住了。琴底刻着一个熟悉的徽记——那是她家族的印记。
怎么了?萧承煜察觉到她的异样。
苏清砚的手指微微颤抖:这把琴...是我父亲当年亲手制作的。
萧承煜挥手示意侍从退下,轻轻握住她的手:你确定?
绝不会错。苏清砚指着琴底的徽记,这是我们苏家独有的标记,父亲每制一把琴都会刻上。而且...她拨动琴弦,一个微弱的杂音响起,这里有个特殊的音色,父亲说这是他故意留下的,就像人生总有缺憾。
萧承煜若有所思:陛下说这把琴是从内库中取出的,看来是当年抄家时被收入宫中的物品。
苏清砚的眼眶微微发红。她小心地翻开琴底的暗格,里面竟藏着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是一行小字:清音传世,真相终明。
这是父亲的笔迹!苏清砚的声音哽咽了。
萧承煜轻轻揽住她的肩膀:看来这把琴回到你手中,是上天的安排。
苏清砚将琴抱在怀中,仿佛拥抱着久违的亲情。恍惚间,她仿佛回到了童年,看到父亲在琴室中专注制琴的身影。
父亲是太常寺琴正,专为皇室制琴。苏清砚轻声回忆道,那时我们家常有琴师往来,庭院里总是琴声不断。父亲常说,琴音能直达人心,比言语更有力量。
萧承煜静静地听着,看着她沉浸在回忆中的侧脸。
那年我才十二岁,父亲刚完成这把。苏清砚继续道,他说这把琴特别,要留给我将来用。可没过多久,就有人诬告父亲在琴中暗藏谋逆之言...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琴弦。
萧承煜握紧她的手:所以你在宫宴上弹奏《破茧》,是想用琴音为家族鸣冤?
苏清砚抬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是。陛下既然能将父亲的琴赐还给我,或许...或许他已经开始怀疑当年的冤案了。
我会帮你。萧承煜郑重承诺,但现在,我们需要更谨慎。这把琴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有人想借你之手揭开旧事。
苏清砚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她再次拨动琴弦,这次弹奏的是一段悠扬的旋律,如泣如诉。
这是什么曲子?萧承煜问道。
《归雁》,父亲教我的第一首曲子。苏清砚的指尖在琴弦上跳跃,他说雁儿无论飞多远,终会归巢。就像真相,终有大白的一天。
琴音在书房内回荡,仿佛穿越时空,将过去的记忆与现在连接。萧承煜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温柔而坚定。
曲终时,苏清砚的眼中已噙满泪水。萧承煜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珠:下次宫宴,就弹这首《归雁》吧。让陛下,让所有人,都听到你父亲的声音。
苏清砚靠在他肩头,感受着这份温暖与支持。阳光依旧洒在案几上,那把琴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见证着这一刻的宁静与决心。
窗外,一阵微风拂过,带来庭院中桂花的香气。苏清砚闭上眼睛,仿佛又看到了父亲在桂花树下抚琴的身影,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清砚,琴音即心音...
我会让世人听到真正的心音。她在心中默默承诺,父亲,您的琴回来了,真相也终将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