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日军华北方面军指挥部。
“八嘎!”
寺内寿一盯着香月清司发来的电报,心中怒火直窜头顶。
陈锋那封明码电报,他自然已经知道。
但他只是按捺着怒火,没主动追问,就等香月清司拿出处理结果。
没想到,香月清司竟把这烫手山芋原封不动抛了回来。
这让他接也不是,不接更不是。
寺内寿一气得额角青筋直跳,咬牙切齿骂道:“香月清司这头蠢猪!人在他自己的司令部驻地都能被暗杀,他怎么不去切腹!”
参谋长桥本群躬身上前,沉声进言:“司令官阁下,当务之急是设法取回谷寿夫阁下的首级。”
“否则,一旦谷寿夫阁下的首级被华夏的陈锋糟践,甚至喂了狗。”
“帝国诸将必定心寒,会觉得帝国不重视他们。”
“八嘎!”
寺内寿一又狠狠骂了一句,烦躁地踱了两步:“怎么办?我要是知道怎么办,还用在这上火?”
桥本群眼中忽然闪过一丝阴鸷:“司令官阁下,或许可以这样,咱们用战俘去换谷寿夫阁下的首级。”
“华夏方面绝不会拒绝,毕竟他们也不想让被俘的将领寒心。”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更关键的是,八路军新成立不久,目前几乎没有战俘被我军抓获。”
“我军所抓获的战俘大多都是华夏政府军,一旦八路军的陈锋因此而不愿交换,便是借机挑起他们内部的矛盾。”
“到时候,不用我们动手,他们自己就会先吵起来。”
不得不说,小鬼子的心思,确实歹毒。
到这时候了,还不忘挑拨离间。
“呦西!”寺内寿一眼睛骤然亮了,重重一拍桌:“好主意!就这么办!立刻发一封明码电报,把条件挑明了!”
“我倒要看看,华夏政府军到底能不能指挥得动八路军!”
桥本群微微欠身,“那换多少合适呢?”
寺内寿一指节叩着桌面,眼神阴沉沉的:“目前我们抓获的华夏军官,大多都是一些校尉级军官,养着也没什么用,人数嘛……就换二十个吧。”
“限他们三日内,把谷寿夫的首级送到北平来,少一根头发都不行!”
桥本群微怔,“司令官阁下,目前关押的校级以上军官,总共也才三十余人,二十个是不是……”
“就这么办!”
寺内寿一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我就是让华夏人知道,我们帝国将军哪怕是一颗人头,也比他们几十条人命值钱。”
“我们肯换,是给他们‘体面’,但敢不换,或是敢动谷寿夫的首级,今后所有被俘华夏军官,都别想有好下场!”
“同时,也能让帝国那些将领看看,我们对他们的重视。”
桥本群立刻明白过来,躬身道:“哈伊!属下这就去拟电,用词一定让华夏方面明白,这不是商议,是严正通牒!”
很快,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便发出明码电报,将“用战俘交换谷寿夫首级”的条件公之于众
甚至特意注明,用华夏政府军被俘校尉级军官交换。
小鬼子心思歹毒,故意将矛头引向国共矛盾。
八路军若不答应,便是不顾同袍死活。
这封明码电报一经发出,瞬间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
各大报社闻风而动,编辑们连夜赶稿。
“快!紧急发稿!八路军英雄陈锋,斩了鬼子将军首级,如今小鬼子竟要拿战俘换人头!”
“太好了,这下再没人敢吹嘘‘日军无敌’了!”
“头版头条!八路军陈锋,于万军中取敌将首级,堪称民族抗日英雄!”
一份份油墨未干的报纸火速印刷、传遍全国。
百姓见了,欢喜得如同过年。
不少人特意买来鞭炮燃放。
一些爱国志士们聚在一起热议,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
最近,淞沪战场接连传来的噩耗,让他们陷入到即将“亡国”的绝望。
而此刻,于国家、民族最黑暗的时刻。
八路军英雄陈锋,终于为所有人带来了一缕希望之光。
金陵的委员长。
几乎同时收到延安的确认回电,与寺内寿一的明码电报。
他猛地一拍桌,激动得满脸潮红,“娘希匹,这事竟是真的!”
随即,委员长连续下达指令:“命令外交部立刻召开记者招待会!我要让那些外国人看看,我华夏军队绝非酒囊饭袋,我们的将士有能力抵御日寇的侵略!”
“还有,让中央社立刻用广播通报全国,我要让那些软骨头、还有百姓们都听听。”
“只要全国上下一心,这个国就亡不了,华夏民族更亡不了!”
何应钦亦满面喜色,上前低声问道:“委员长,日军华北司令寺内寿一提出交换战俘,可八路军那边……会不会不答应?”
委员长神色微顿,随即摆了摆手:“不会。千万别小看延安那位,他的胸襟非寻常人可比。”
“不过,该给的体面与好处,不能少。”
他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给延安发报,令其妥善处置此事。”
“同时,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颁令,授予陈锋‘青天白日勋章’,擢升其为陆军上校。”
“其麾下特战队,即刻扩编为特战团,另调拨军饷十万大洋,与一千人的德械武器装备。”
“委员长英明!”
何应钦顺势拍了下马屁,又低声请示:“委员长,这二十个战俘名额,名单得仔细斟酌才行。”
“咱们可不能光换阎老西晋绥军的人,还得换一部分淞沪战场的被俘将士。”
“嗯,敬之你考虑得很周到。”
委员长点头赞许,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着,缓缓道:“这样吧,二十个名额,分了。”
“十个给阎老西,晋绥军现在正跟日寇在太原死磕,不能寒了他的人心。”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剩下十个,我要了,全从淞沪战场的被俘将士里选。”
“尤其是那个吴克仁,67军军长,淞沪突围时被俘的,必须把他列在头一位,优先换回来。”
何应钦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应道:“是!属下这就去拟名单,然后按发给延安方面,令他们妥善安排。”
“不过,换淞沪这边战俘,就怕寺内寿一做不了主,不答应啊。”
“哼!”
委员长冷哼一声,指节敲了敲桌案上的电报:“就许鬼子挑拨我们,难道我们就不能挑拨他们?”
“告诉延安方面,吴克仁必须在名单里,少了他,这交易就别谈了。”
“另外,淞沪这边的十个名单,尽量挑中央教导队的基层校尉官。”
“这些将士都是硬拼到最后的血性汉子,得让他们活着回来。”
“我要让前线将士看看,只要敢打敢拼,哪怕被俘了,中央也不会丢下他们不管。”
不得不说,委员长还是偏爱自己的中央军。
“是,我这就去发报。”何应钦立刻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