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了自己的四合院和初步的产业根基,夏小雨如同蛟龙入海,行动的脚步更加迅捷而坚定。她的生活节奏变得极快,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在京大课堂、外交部项目、春雨制药、霓裳服装以及京广两地之间穿梭。灵泉空间赋予的超强精力和恢复能力,在此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她能够同时驾驭多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且在每个领域都力求做到最好。
**霓裳服装:制度创新与南北融合**
霓裳服装公司接手初期,面临着老国企遗留下来的痼疾——工人们吃惯了“大锅饭”,缺乏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苏晓芸虽然努力,但面对一群懒散惯了的老师傅和复杂的裙带关系,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夏小雨从深圳考察归来后,立刻召集了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代表开会。她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直接宣布了一项新的薪酬制度——“基础工分 + 计件工资 + 质量奖励 + 年终分红”。
“基础工分”保障基本生活;“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上不封顶;“质量奖励”针对的是成品检验达标率高的班组和个人;而“年终分红”则是将公司每年利润的一部分,按贡献度分配给所有正式员工。
这套组合拳一出,台下顿时炸开了锅。老工人们面面相觑,将信将疑;一些年轻、手脚麻利的工人则眼中放光。
“夏总,这……这符合政策吗?会不会被认为是搞资本主义?”一位老师傅担忧地问。
夏小雨站在前面,身姿挺拔,语气沉稳而有力:“老师傅,国家现在提倡‘按劳分配’,我们这只是把政策落到实处。干得多,干得好,就该拿得多!我们霓裳要活下去,要发展,靠的就是质量和效率!不愿意干的,可以留下拿基础工分;想多赚钱、过好日子的,就拿出你们的本事来!”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很快,新的薪酬制度开始试行。效果立竿见影!车间里的氛围瞬间变了。以前磨洋工、聊闲天的现象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埋头赶工、互相监督质量的繁忙景象。因为关系到切身利益,工人们自发地研究如何提高效率、减少废料,老师傅们也愿意把压箱底的技艺拿出来,指导年轻工人,因为整个班组的质量上去了,大家都能拿到奖励。
与此同时,夏小雨将南方带来的新风潮注入了设计之中。她从深圳带回了几种颜色更鲜艳、手感更柔软的“的确良”面料样本,以及一些香港流行画报。她并没有盲目照搬,而是巧妙地将南方的前沿元素与北方的传统工艺和审美相结合。
她设计了一款改良版的中式立领衬衫,保留了传统的盘扣元素,但版型更加修身,采用了南方来的浅粉色格纹的确良面料,显得既雅致又清新;她参考画报上的连衣裙款式,但放宽了腰身,增加了活动量,更符合当下国内女性的穿着习惯和审美,选用的是京都老染坊出的、色泽沉稳大方的棉布,却在领口和袖口处绣上了简洁的苏晓芸从苏杭地区请来的老师傅教授的缠枝花纹样。
这种“南风北渐”的创新设计,让“霓裳”的服装一经推出,就迅速与市场上那些款式老旧、颜色单调的“蓝灰黑”区分开来,吸引了大量追求个性与美的年轻女性和知识分子。设在京都百货大楼的第一个专柜前,常常排起长队。苏晓芸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干劲和成就感。
**春雨制药:古方新用与品质为王**
在春雨制药,夏小雨面临的则是另一种挑战。中医药的现代化和标准化,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课题。
她将目光投向了几个流传已久、疗效明确的安神类古方。这类产品市场需求巨大,无论是学业繁重的学生、用脑过度的知识分子,还是神经衰弱的老年人,都有潜在需求。
她没有简单地照搬古方生产。首先,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药材的敏锐感知(暗中借助灵泉空间对药材活性的感应),严格把控原料关,确保投料的每一批药材都是优等品。然后,她与厂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药师一起,对古方进行了科学的“改良”。
这种改良并非颠覆,而是优化。她参考后世中成药的研究思路,引入了更精确的药材炮制标准、更稳定的提取工艺和定量分装。例如,针对传统的“安神补脑丸”,她将其中几味药材的配伍比例做了微调,使其更适合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脾两虚、阴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多梦,并改进了炼蜜合药的工艺,使药丸的崩解度和吸收率更高。
当然,在最关键的环节——最后的混合与成型阶段,她依旧会掺入极少量的、经过高度稀释的灵泉水。这并非为了创造神迹,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和药材本身的药性,使其达到“1+1>2”的协同效果,并确保每一批产品的品质都稳定在最高水平。
首批“春雨牌安神补脑丸”生产出来后,夏小雨没有急于大规模投放广告。她先是通过外交部、京大等渠道,小范围赠送给一些用脑过度、睡眠不佳的专家学者、干部试用。
效果是惊人的。几位长期被失眠困扰的老教授,在服用几天后,纷纷反馈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白天精神头也足了,而且没有出现西药安眠药常见的依赖性和副作用。口碑如同水波般迅速扩散开来。
“听说春雨制药出了种安神丸,效果特别好!”
“是吗?我舅舅失眠好多年了,吃了都说好!”
“快去百货大楼旁边的药店看看,听说都快卖断货了!”
一时间,“春雨牌安神补脑丸”名声大噪,京都各大药店纷纷上门求货,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生产线开足马力也供不应求。春雨制药这个曾经濒临倒闭的小厂,一跃成为京都医药界的一匹黑马,引得同行侧目。
夏小雨站在春雨制药焕然一新的厂区内,听着机器规律的轰鸣声,看着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制度创新激活了人的潜力,技术改良和品质把控则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她的商业实践,正踏在时代变革的鼓点上,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有力。
南方的风,带着海洋的气息和改革的活力,吹入了古老的京都,在夏小雨的手中,与北方的底蕴和工艺碰撞、融合,绽放出令人瞩目的创新之花。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在探索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她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大的舞台,还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