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赵之垣被年羹尧上奏给皇上革了他的职,结果他倒是聪明,给远在深宫的华妃送了十万两银子。
只为求见年羹尧一面,说自己仅凭一句话便能让年大将军回心转意。
送上门的银子华妃自然不会拒绝,而且华妃也好奇他能拿什么说服她哥哥。
没想到赵之垣还真有这个本事让弹劾他的年羹尧回心转意,还特意跑到皇上面前给他求来一官之位。
只不过年羹尧在门口求见皇上时,皇上正在和十七爷果郡王下棋,于是年羹尧是坐等在门口的。
等果郡王出来时还以自己有足疾为由没有起身行礼,果郡王自然不会跟他计较这些。
他不过是先帝的遗子,也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哪里能跟皇上的左膀右臂相提并论。】
胤禔看傻了眼,“年羹尧居然敢在外面坐等?”
他们去求见皇阿玛时都不敢这样做,别说他们了,就连太子都没有这个待遇好嘛。
他们在皇阿玛宫门口不是跪就是站,何曾有过坐等的待遇啊,年羹尧一个奴才倒是比他们还要尊贵不成,居然敢如此嚣张。
幸亏华妃没有怀孕,不然的话年羹尧的尾巴岂不是要翘到天上去了,这皇位都得轮到姓年的坐了。
胤祉皱眉,“而且他居然敢仗着军功不起身给十七弟行礼?”
还用什么破理由就把人打发了,他要是有足疾的话还上战场打什么仗啊,干脆卸甲归田回京养老算了。
胤祺:“他有什么不敢的,他回京都要文武百官跪拜相迎。”
不向王爷行礼都是轻的了,他年羹尧连朝中重臣都不放在眼里,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算什么东西。
胤俄:“真是放肆,他年羹尧不过是一个奴才,居然敢奴大欺主,敢不给王爷请安。”
十七爷果郡王可是康熙的儿子,一个奴才敢如此对待他的儿子,是打量着他死了就敢这样胡作非为不成。
胤礽:“年羹尧这是飘了呀。”飘的不能再飘。
以为自己打了胜仗就无所不能了,连带着后宫的华妃都敢明目张胆的收受百官的贿赂。
等皇上耐心消耗殆尽,两兄妹一起作死把年家拖入深渊,年家满门一起斩首得了。
胤禟:“苏培盛这是给年羹尧穿小鞋呢。”
故意把话说成这样,让皇上对年羹尧的忌惮更上一层楼,皇上心里不舒服了,对嚣张跋扈的华妃和年羹尧就更看不顺眼了。
胤禩:“他这是故意说给皇上听的。”
年羹尧对果郡王不行礼这件事在皇上心里其实并不怎么生气,可是说到年羹尧功高震主不把他放在眼里,雍正就不得不思考要如何削弱其势力了。
胤佑:“年羹尧对苏培盛没个好脸色看,背地里还骂苏培盛阉人,苏培盛又怎会给他好脸。”
他又不是贱得慌,而且年羹尧势力再大跟他有什么关系,再大能大过皇上嘛?
苏培盛虽然奈何不了年羹尧,但是在皇上面前给他穿穿小鞋还是可以的,枕边风的威力可不是盖的。
特别是从小陪伴雍正长大的苏培盛,那枕边风的效果可是比后宫任何一个人都要来的好,毕竟苏培盛那苏妃的名号可不是吹的。
就是可怜华妃有这么一位拖后腿的哥哥了,皇上在年羹尧那里受得气转头就对着她撒起来了。
恐怕华妃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错惹皇上生气了呢,半夜琢磨的都睡不着了。
【年羹尧刚要离开就在门口遇见了来找皇上的甄嬛,得知来人是常常与自家妹妹作对的甄嬛,年羹尧自然要警告其一番,不要不分尊卑去试图得罪华妃。
如果有人敢这么做,即使皇上不管,那他身为哥哥自然要为妹妹讨要一个公道,年羹尧如今正是得意的时候,甄嬛自然也不会想着跟他对上。
甄嬛进去向皇上请安时,皇上询问她对朋克党的看法,甄嬛当然知道皇上指的是年羹尧,也有其独特的见解。
朋克党一开始是由利益而走到一起的,最后自然也会因为利益而分开,一番言论说的皇上瞬间高兴了起来。
也难怪每次皇上都喜欢和甄嬛谈论这些事情,甄嬛每次都能说的让皇上高兴,这种能力可不是谁都有的。】
明珠:“年羹尧也是大胆,在宫门口就敢威胁人家宠妃不要和自己妹妹作对。”说的这么大声是生怕里头的人听不见啊。
本来雍正就对年羹尧很是不满,现在居然还针对起人家宠妃来了,真当雍正是没脾气的小绵羊,还是紫禁城是他们年家的一言堂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索额图:“年羹尧别的不说,对他妹妹是真好。”
索额图也有幸遇到了一个同道中人,他对自家妹子,也就是赫舍里皇后也是好到不行,不然也不会大力支持胤礽的太子之位。
这其中有赫舍里家的押宝,也有索额图这个舅姥爷对太子这个外甥的爱护之心。
不过皇上很不爽他和太子来往,哼,别以为他不知道,皇上就是怕太子爷更亲近他这个舅姥爷。
皇上也不想想他可是太子的舅姥爷,血浓于水,可是他挑拨几句就能成功离间的。
自从上次华妃跟年羹尧告了一次甄嬛的状,现在遇见了免不了要警告几句,让人知道他年羹尧的妹妹可不是好欺负的,谁要是敢欺负,就是跟他年羹尧过不去。
年羹尧对华妃的宠可是实打实的,可比雍正这个所谓的夫君来的真情实意多了。
流水的银子送进翊坤宫就是为了华妃在宫里可以不依靠那点俸禄苦巴巴过日子。
还有今天主动为赵之垣谋取官位的事,要不是华妃开口为他说了句话,赵之垣可是连年家的大门口都进不去的。
胤禩知道权力的魅力,只要是个有野心就肯定会心动,“雍正这样不断让甄嬛参与到朝政上,难保不会放大其野心。”
只要是体验过权势滋味的人就一定不会放手,那种大权独握谁也不敢不听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世人穷尽一生都要考取科举当官是为什么,为的是出人头地,能够成为掌握他人生死的人,而不是像杂草那般可以随意被人割舍掉性命。
胤禟:“是啊,武则天的壮举可不能在我们这一朝再次出现。”
唐高宗活着的时候可以制衡武则天,因为武则天是他一手教出来,所以他不怕反噬。
可是当他死了呢,他的后代子孙哪个文治武功可以跟武则天相比。
武则天能够登临帝位又何尝不是因为唐高宗的那些后代太垃圾了,一个两个都斗不过武则天。
前朝之见和雍正一朝何其相似,现在的雍正可以压制甄嬛,可等他老了呢。
雍正膝下子嗣单薄,成功长大的就只有两位阿哥,而且看上去还是不咋聪明的。
雍正的身体一看就不是什么长寿之相,跟他的皇阿玛康熙比就更短命了。
这样下去皇帝去世,膝下没有得意的继承人,那到时候被雍正一手调教出来的甄嬛心血来潮要当一个摄政太后怎么办。
他们爱新觉罗的江山可不能被一个女人给夺了去,也不能由她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