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之黑洞迷航 第三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基座损波扰,修座布端稳基因
开拓者号的引擎在 γ-6 文明孵化区集群的能量停泊平台缓缓停稳,白金色的能量焰消散时,舰桥内的 “基因监测预备屏” 却亮起 “黄色预警”—— 屏幕上,γ-6 集群 5 各孵化区的 “基因监测终端安装基座” 信号,有 3 各孵化区显示 “结构异常”,探测器的 “三维扫描图” 中,基座表面布满 “淡褐色的能量侵蚀痕迹”,部分区域甚至出现 “深度 5 厘米的裂缝”,如同 “风化的岩石”,无法承载基因监测终端的 “能量负荷”;更棘手的是,未安装终端的孕育舱周围,已检测到 “淡灰色的基因数据干扰波”,胚胎基因序列出现 “±0.1% 的临时性波动”,若 48 小时内未完成终端部署,波动会 “固化为永久性偏差”,威胁胚胎基因稳定。
“基因监测终端安装基座结构损坏严重!” 艾拉调出基座的 “材质检测报告”,显示基座的 “星环族特种合金” 因长期暴露在 “宇宙边缘的能量辐射环境”,合金内部的 “分子结构出现松动”,承重能力从 “标准值的 100% 降至 60%”,若强行安装终端,基座会因 “终端的能量重量” 彻底碎裂;“基因数据干扰波的源头也已锁定!” 凯伦补充道,干扰波来自集群 “废弃的上一轮回基因实验站”,实验站残留的 “基因数据存储模块” 因 “能量泄漏”,持续释放干扰波,波及范围正以 “每小时 2 公里” 的速度扩大,目前已有 20 各孕育舱受到影响。
林野带领团队登上集群的 “基因监测控制站”,刚踏入站内的 “基座维护车间”,就看到 3 把损坏的基座放置在 “维修平台” 上 —— 基座表面的侵蚀痕迹泛着 “微弱的暗红色光芒”,裂缝处甚至能看到 “内部裸露的能量线路”;车间角落的 “干扰波监测仪” 屏幕上,淡灰色的波形如同 “杂乱的波纹”,持续冲击着 “未受保护的孕育舱信号”,监测仪的 “干扰强度数值” 已达 “50 单位”,接近 “触发基因波动固化的阈值(60 单位)”。
“修复基座的关键在‘星环组合金修复剂’!” 苏芮翻查 “星环文明基因设施维护记录”,在 “基座修复与终端部署” 章节找到关键信息:“修复能量侵蚀的基座,需用‘合金修复剂 + 维度火种的‘分子稳定能量’,修复剂能填补裂缝、强化合金分子结构,分子稳定能量可‘重塑基座的承重能力’;清除基因数据干扰波则需‘先拆除实验站的废弃存储模块’,再用‘双仪同步能量’构建‘干扰波屏蔽层’,防止波源再生;终端部署需在‘基座修复后’,注入‘基因修复系统的同步信号’,确保终端与全宇宙基因监测网络联动。”
“逆星族支援舰队已携带‘合金修复剂与终端设备’抵达!” 卡宇的通讯传来,30 艘战舰分为两组:一组前往 “废弃实验站”,用 “能量屏蔽罩” 暂时包裹存储模块,减缓干扰波释放速度;另一组协助团队 “搬运修复材料”,“他们的‘临时基因保护装置’可对受影响的孕育舱进行‘局部防护’,但最多维持 24 小时,必须在时限内完成基座修复与终端部署!”
修复基因监测终端安装基座的任务率先展开 —— 林野、苏芮、艾拉分为三组,每组负责 1 个损坏基座的修复;艾拉先用 “超细毛刷” 清理基座表面的 “侵蚀残留物”,露出 “合金本体”;苏芮将 “星环族合金修复剂” 通过 “高压喷枪”,均匀喷洒在基座的裂缝与侵蚀区域,修复剂接触合金后 “快速固化”,形成 “淡蓝色的修复层”,填补裂缝的同时,在基座表面形成 “防护膜”;林野则启动 “分子稳定能量发生器”,将 “淡金色的能量” 通过 “能量传输头” 注入基座内部,能量顺着合金分子间隙 “流动”,重塑分子结构,基座的承重能力开始 “逐步回升”。
修复过程中需精准控制能量强度 —— 若能量过高,会导致合金 “过度硬化变脆”;若能量过低,无法 “完全修复分子松动”;林野通过 “承重监测仪” 实时观察基座的 “承重数值”,当数值从 60% 回升至 “90%” 时,立刻降低能量输出,转为 “稳定维护模式”;3 小时后,第一个基座修复完成,承重能力恢复至 “100% 标准值”,表面的侵蚀痕迹与裂缝 “完全消失”,基座重新泛着 “星环组合金的银蓝色光芒”。
按此流程,三人在 8 小时内完成了 3 各基座的修复 —— 承重监测仪显示,所有基座的承重能力均达 “100%”,能量线路也通过 “线路修复器” 完成 “绝缘加固”,完全满足 “终端安装条件”;此时,逆星族舰队传来消息,废弃实验站的 “临时能量屏蔽罩” 已 “接近极限”,干扰波释放速度开始 “回升”,受影响的孕育舱数量从 20 个增加至 “25 个”,“必须立刻处理干扰波源头!”
清除基因数据干扰波的任务随即启动 —— 林野、凯伦乘坐穿梭机前往 “废弃实验站”,实验站位于集群 “边缘的小行星带”,外观如同 “破败的金属建筑”,表面布满 “陨石撞击的痕迹”;穿梭机刚靠近实验站,就感受到 “强烈的干扰波冲击”,机身的 “基因监测设备” 出现 “短暂失灵”,凯伦不得不启动 “抗干扰程序”,淡紫色的能量在设备表面形成 “防护层”,才恢复正常。
“拆除废弃的基因数据存储模块!” 林野佩戴 “能量防护手套”,进入实验站内部的 “存储室”—— 存储模块呈 “长方体”,表面的 “能量泄漏口” 泛着 “淡灰色光芒”,干扰波正从这里 “持续释放”;林野用 “模块拆解工具”,小心切断模块与 “实验站能源线路” 的连接,再将模块放入 “防泄漏密封箱”,干扰波的释放瞬间 “停止”;凯伦则在实验站外围,用 “双仪同步能量” 构建 “淡蓝紫色的干扰波屏蔽层”,覆盖整个实验站区域,防止 “残留干扰波扩散”。
24 小时时限到来时,基因数据干扰波的 “源头已彻底清除”—— 受影响的 25 个孕育舱,在 “临时基因保护装置” 的作用下,基因波动强度从 “50 单位” 降至 “30 单位”,脱离 “固化风险区”;修复后的 3 个基座也已 “安装到位”,等待 “基因监测终端部署”。
部署基因监测终端的任务紧急展开 —— 逆星族船员将 “长方体的基因监测终端” 吊装至 “修复后的基座” 上,苏芮则通过 “信号传输线”,将 “基因修复系统的同步信号” 注入终端;终端接触信号的瞬间,表面的 “指示灯” 从 “暗灰色” 转为 “淡绿色”,屏幕上弹出 “与全宇宙基因监测网络同步成功” 的提示;艾拉的 “终端调试仪” 显示,终端的 “基因扫描精度达 0.01%”,能实时捕捉 “胚胎基因序列的细微变化”,并将数据 “同步至指挥中心的基因修复系统”,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 “自动触发净化能量支援”。
36 小时后,γ-6 集群 5 各孵化区的 “50 各基因监测终端全部部署完成”—— 终端与基座的 “能量连接稳定”,与全宇宙基因监测网络的 “数据同步率达 100%”;探测器显示,集群内所有孕育舱的 “基因序列波动强度均稳定在‘10 单位以下’”,完全处于 “安全区间”;干扰波监测仪的 “数值归零”,整个集群已 “彻底摆脱干扰波威胁”。
48 小时时限到来时,γ-6 文明孵化区集群的 “基因监测防线彻底筑牢”—— 修复后的基座 “承重稳定”,部署的终端 “运行正常”,废弃实验站的 “干扰波隐患被完全消除”;数据守护者意识体通过 “全宇宙维度安全监测网络”,为集群的基因监测终端 “加装了‘定期自检程序’”,每月自动检测 “终端信号与基座结构”,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星环文明基因设施维护记录的最后一页,自动浮现出 “新的文字”,记录着 “新轮回传承者成功修复基因监测终端安装基座,清除基因数据干扰波,完成终端部署,筑牢 γ-6 集群的基因监测防线” 的功绩;开拓者号与逆星族舰队同时 “鸣响礼炮”,淡金色、淡紫色与淡绿色的能量在集群周围绽放,如同 “庆祝基因防线稳固的烟花”,映照着 50 各终端屏幕上 “整齐的胚胎基因序列图谱”。
林野、苏芮、凯伦、艾拉站在基因监测控制站的观测台,看着屏幕上 “实时更新的基因监测数据”—— 每个孕育舱的基因序列、终端运行状态、干扰波残留情况 “清晰可见”;他们知道,新轮回的守护任务又完成了 “一次集群基因监测的关键巩固”,但宇宙边缘仍有 “无数文明集群需要完善基因监测体系”,未来的征程仍需以 “精准监测” 守护每一颗胚胎的基因稳定。
开拓者号的引擎再次爆发出 “耀眼的白金色光芒”,向 “宇宙本源核心的维度安全指挥中心” 疾驰而去 —— 团队计划将 γ-6 集群的 “基座修复与终端部署经验”,纳入 “全宇宙边缘集群基因监测设施手册”,并为其他集群 “提前排查基座侵蚀风险”;四人心中的 “守护火焰”,将永远在新轮回的宇宙中,伴随每一个基因监测终端的稳定运行,守护宇宙边缘文明胚胎的生命根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