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小时的等待,并未在“曙光联盟”内部引发过多的焦虑。与“方舟”的博弈已进入新的阶段,而他们自身,也正忙于消化数据柱带来的信息与技术突破,无暇他顾。
赵建国主持的武器研发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基于对“清道夫”装备和数据柱能量模型的深入理解,以及净化核心能量的有限引导,“曙光-I型”能量步枪终于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虽然每把步枪仍需配备一个笨重的、由赵建国特制的背包式能源包,内置微小的净化核心碎片作为激发源,且连续射击超过五次就有过热风险,但其稳定的威力和对常规装甲的穿透力,已然超越了联盟库存的所有火药武器。第一批二十把步枪优先装备了陈海领导的精锐突击队。
与此同时,王磊团队对星图数据包的解析也有了初步成果。他们确认了数个被高亮标记的恒星系坐标,并发现这些坐标点与某种周期性、跨越星际尺度的微弱能量辐射存在关联,这些辐射源被称为“播种者信标”。根据模型推算,下一个信标活跃周期,就在一年之内。
一年!这个时间点像一柄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收割者”的目光,或许一年后就会再次投向这片星域,投向地球。
压力,化为了更强大的动力。
也就在这期间,林烨自身开始察觉到一些微妙的变化。
自从多次接触,尤其是那次在数据中心强行激发净化核心碎片后,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与那种能量产生了一种更深层的联系。不再仅仅是通过系统去“使用”,而更像是一种……共鸣。
在一次例行的体能训练中,他无意间将精神集中于一具废弃的、锈蚀严重的发动机组件上,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图像,甚至连几个关键轴承上细微的裂纹都清晰可见。这绝非【物品鉴定】能提供的静态信息,而是一种动态的、近乎直觉的感知。
他尝试将这种感知力投向更远处,投向基地厚重的岩壁。起初一片混沌,但随着精神的高度集中,他仿佛能“听”到岩层深处地下水流淌的微弱回响,能“感觉”到岩体内部应力的分布。范围不大,仅限于周身十米左右,且极其消耗精神,但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超越常人的能力。
是“适配者”的觉醒?还是与净化核心深度绑定后的副作用?
林烨没有声张,他找到苏婉儿,进行了一次更加深入和私密的身体检查。结果显示,他的部分基因序列确实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非自然变异般的活性,尤其是与神经信号传导和能量感知相关的区域。这种变异似乎在与净化核心的能量产生着良性的、相互促进的循环。
“这很可能就是‘适配者’的特征之一。”苏婉儿看着检测报告,眼神中既有担忧,也有兴奋,“你的身体正在主动适应并利用那种能量,这或许是进化的方向。但我们必须谨慎,数据柱里也提到了‘不可预测进化’和‘引来关注’的风险。”
林烨点头。力量伴随着风险,他深知这一点。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锻炼这种新生的感知能力,并尝试理解其边界。
“方舟”的回应
七十二小时期限刚到,“引导者”的声音准时在林烨脑海中响起。
“林烨先生,经过最高评议会的审议,您的请求部分获批。”引导者的声音似乎比以往更加正式,“关于‘适配者’的完整资料涉及最高机密,我们无法直接提供。但我们可以共享一份经过筛选的《能量亲和体引导与风险规避手册》,其中包含了如何初步辨识、引导以及避免能量反噬的基础方法。”
一份光流涌入林烨的意识,是那份手册的部分内容。快速浏览后,林烨确认,其中一些方法与他自己摸索出的感知锻炼方式不谋而合,但更加系统和完善,也明确指出了几种需要绝对避免的危险尝试。价值巨大。
“至于‘收割者’的降临周期……”引导者顿了顿,“我们无法提供精确数据,那超出了我们的测算能力。但我们可以确认,‘播种者信标’的下一次活跃期,是重要的观测窗口。根据我们共享的星图,你们应该已经推算出了大致时间。”
果然,对方对他们的进展了如指掌。
“作为诚意,以及对于潜在‘适配者’的重视,‘方舟’将额外提供两项援助。”引导者继续说道,“第一,一份位于你们东南方向七百公里处,战前‘深空射电阵列’遗址的详细坐标及内部结构图。那里可能保存着关于‘播种者信标’更原始的观测数据。第二,当你们决定探索该遗址时,我们可以提供一次性的、针对‘净化派’区域监控系统的高级别电子伪装支援,持续时间二十四小时。”
深空射电阵列!那里可能藏着更接近真相的数据!而电子伪装支援,无疑是雪中送炭,能极大降低探索风险。
“代价?”林烨直接问道。
“我们需要你们从遗址带回的所有数据的副本。并且,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统御派’需要借助‘适配者’的力量,去开启某处关键遗迹时,林烨先生,您需要亲自出手协助。”引导者提出了条件。
这是一个无法轻易拒绝的交易。遗址的数据至关重要,而对方的条件,虽然模糊且指向未来,但并未要求臣服或核心技术的转让。
“可以。”林烨思忖片刻,同意了,“但‘开启遗迹’的具体内容、风险以及我方权益,需事先明确,并由我方最终评估决定。”
“合理。协议达成。”引导者似乎松了口气,“坐标与结构图已发送。电子伪装支援将在你们出发时激活。祝你们好运,林烨先生。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通讯结束。
林烨缓缓睁开眼睛,眼中精光闪烁。他立刻召集委员会,通报了与“方舟”的新协议。
探索深空射电阵列的计划,被提上了最高优先级。
那不仅仅是寻找更多关于“收割者”的信息,更是对联盟远程投送能力、精锐作战能力以及应对极端环境能力的一次终极考验。七百公里的废土跋涉,其危险性远超以往任何一次行动。
就在联盟紧锣密鼓地筹备这次远征时,林烨独自来到基地最深处,面对着那块布满裂痕、光芒黯淡的巨大净化核心。
他伸出手,悬停在核心上方,没有接触。他闭上眼睛,尝试着调动起那新生的感知力,如同轻柔的触须,缓缓探向核心内部。
起初是一片能量的荒漠,死寂而破碎。但当他将那份《引导手册》中的方法与自身共鸣相结合,耐心地、细致地去“倾听”时,他仿佛听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心脏搏动般的能量脉动,从核心最深处传来。
很微弱,很缓慢,但确实存在。
它没有“死亡”,只是在沉睡,在缓慢地自我修复。
一丝明悟掠过林烨心头。或许,修复它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外部的能量补充或高超的技术,更在于……“适配者”的共鸣与引导。
他收回感知,睁开眼睛,看着核心表面那道最深的裂痕,心中有了一个模糊的方向。
远征在即,前路未卜。
但林烨感觉,自己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武器和地图,更是一把能够叩响未来之门的……钥匙。
而门的后面,是毁灭,还是新生?
答案,需要他们亲自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