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龙门村那处僻静小院,夜色已深。林卫东没有点灯,月光透过窗棂,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清辉。他盘膝坐在石墩上,手中摩挲着那块冰冷的“幽冥铁”残片,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鬼市老道士那句谶语般的低语。
“西北有风,源自幽墟。欲寻根源,先镇地脉……”
西北,野狐岭深处。镇地脉。
这老道士看似疯癫,言语却直指核心。残碑碎片的指引,刘主任的推断,以及这神秘道士的提点,都将矛头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那片被视为禁忌、藏着前朝坑道与无数传说的荒芜山岭。
养尸冢的爆发,如同一个楔子,撬动了这片土地下隐藏的某些古老格局。地脉已然移位,阴窍频开,若不加以疏导或镇压,恐怕不仅仅是龙门村,整个区域都将不得安宁。那“幽墟”之中若真藏着什么,其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镇地脉……”林卫东低声咀嚼着这三个字。这绝非易事,非大法力、大神通者难以办到。以他如今初成琉璃净火、根基未稳的状态,贸然前往,凶多吉少。
但他别无选择。残碑在手,如同捧着一个不知何时会引爆的雷火。秦老魔虽灭,其背后的阴符宗是否还有余孽?这接连现世的古老邪物,是否预示着更大的阴谋?他不能坐视不理。
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并提升实力,同时,更精确地定位那“幽墟”的入口,以及探查清楚地脉紊乱的具体节点。
接下来的几日,林卫东深居简出,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修炼与探查之中。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仅仅依靠“薪火”传承的意境去被动适应琉璃净火,而是开始主动引导、锤炼这缕新生的力量。他以意念为引,如同锻打精铁般,一次次地压缩、凝练那琉璃火苗,使其更加精纯、驯服。同时,他也开始尝试着将这蕴含净化与新生之力的火焰,与自身对天地灵气的感知结合起来。
他发现,当琉璃净火流转至双目时,视野会变得极其通透,不仅能看穿寻常的阴煞邪气,甚至能模糊地捕捉到地气、水脉等自然能量的流动轨迹。流转至双耳时,则能听到大地下方,那如同脉搏般低沉、却纷乱驳杂的地脉涌动之声。
这发现让他精神一振。这琉璃净火,竟有辅助堪舆、洞察地脉之能!
他不再局限于小院,开始以龙门村为中心,尤其是后山那片被净化的区域,逐步向外探查。他攀上山脊,涉过溪流,行走在荒草丛生的野狐岭边缘。
通过琉璃净火加持的灵觉,他“看”到了令人心惊的景象。以原本养尸冢所在的那片区域为中心,如同蛛网般的地脉能量,正呈现出一种异常的躁动与紊乱。有的地脉节点阴煞淤积,死气沉沉;有的则灵气涣散,如同漏气的皮囊;更有几处,地气如同被无形之力强行扭转、撕裂,形成了隐晦的“地脉旋涡”,不断吞噬着周围的生机,并散发出与那残碑同源的、沉寂而古老的阴煞气息!
这些“地脉旋涡”,如同大地身上的溃烂伤口,若不处理,只会越来越严重。而其中最为明显、能量最为狂暴的一处,赫然位于野狐岭深处,西北方向,与他手中残碑的指引完全吻合!
那里,恐怕就是老道士口中的“幽墟”入口,或者说,是某个关键节点所在!
这日黄昏,林卫东站在野狐岭外围一处较高的山崖上,遥望西北。暮色四合,那片区域在琉璃净火的视野中,仿佛笼罩在一团不断扭曲、翻滚的灰黑色能量迷雾之中,充满了不祥。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地脉的紊乱正在加剧,拖得越久,变数越大,治理起来也越困难。
回到小院,他做最后的准备。将状态调整到最佳,又仔细检查了随身物品:几张之前绘制的、以自身微弱净火加持过的简易“安土地符”,几株应对普通毒瘴和伤势的草药,以及那枚始终温热、藏着秘密的“薪火”玉简和那块冰冷的残碑碎片。
他没有告诉刘老三具体去向,只说自己需要进山静修几日,嘱咐他守好村子,留意异常。
翌日清晨,天光未亮,林卫东便悄然离开了小院,身影没入了野狐岭苍茫的晨雾与嶙峋山石之中。
他沿着这几日探查出的、相对稳定的地脉支流前行,避开那些明显的“地脉旋涡”和阴煞淤积点。琉璃净火在体内缓缓流转,既驱散着山林间弥漫的淡淡邪气,也为他提供着清晰的“导航”。
越往深处,山路越是难行,植被也越发怪异,多是些色泽暗沉、形态扭曲的耐阴植物。空气中那股沉寂的古老阴煞之气也越来越浓,甚至开始影响到他的灵觉感知,视野中的地脉轨迹也变得模糊起来。
他知道,自己正在接近核心区域。
终于,在跋涉了大半日后,他停在了一处巨大的、仿佛被巨斧劈开的山体裂缝前。裂缝深不见底,从中涌出冰冷刺骨的寒风,风中带着浓郁到化不开的、与残碑同源的阴煞死寂之气。裂缝周围的岩石,都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暗青色,与那“幽冥铁”的颜色极为相似。
地脉的紊乱源头,那最为狂暴的“旋涡”中心,就在这裂缝之下!
林卫东站在裂缝边缘,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的大地传来微弱却持续的震颤。裂缝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缓缓苏醒,或者……正在被什么东西,从无尽的沉睡中,强行拉扯出来!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块微微震动的残碑碎片,又抬眼望向那深不见底的黑暗。
“幽墟……”他喃喃自语,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没有丝毫犹豫,他深吸一口气,纵身跃入了那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黑暗裂缝之中。
(第三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