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沦陷的噩耗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冻结了书房内刚刚燃起的斗志。落霞城失守,青墨生死未卜,意味着北境防线已然洞开,魔物铁蹄可直驱中原!而东海陷阱如同张开的巨口,等待着他们自投罗网。
内忧刚平,外患却以最猛烈的方式同时爆发!
周临澈拳头骤然握紧,指节发出咯咯声响,眼底翻涌着滔天怒火与刻骨的无力感。一边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和万千边民,一边是关乎未来胜败的关键“鼎心”和可能扭转局面的契机。无论选择哪一边,都意味着要承受巨大的风险与牺牲。
沈莲岫感受到丈夫身体的紧绷,她强压下因北境噩耗带来的心悸,轻轻覆上他紧握的拳,声音虽虚弱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夫君,我们没有选择。”
周临澈猛地看向她。
“我们必须去东海。”沈莲岫的目光清澈而决绝,“北境沦陷,已成事实。即便你现在立刻北上,带着京城所有兵马,也不过是疲于奔命,与无穷无尽的魔物大军进行一场胜负难料的消耗战。而东海,藏着彻底终结这一切的可能——‘九鼎核心’与‘神陨’的老巢线索。唯有找到它,布下大阵,才能真正解决北境魔患,拯救更多的人。”
她的分析冷静得近乎残酷,却直指核心。
周临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想到青墨和北境将士可能正浴血苦战,甚至……他心如刀割。那是他父亲守护了一辈子的土地,是他并肩作战的兄弟!
“况且,”沈莲岫继续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莲岫窥见的天机中,我们的孩子……已是众矢之的。留在京城,或前往已成炼狱的北境,都未必安全。反而那东海陷阱,虽是龙潭虎穴,却也可能因对方自以为得计而疏于防范,为我们争取到一丝机会。最重要的是,‘星钥’碎片在指引方向,这是我们目前最明确的线索。”
她将个人安危与孩子的前途,也压在了这个看似最危险的选择上。
周临澈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封的决断。
“你说得对。”他的声音沙哑却坚定,“北上救援,是逞匹夫之勇,于大局无益。唯有找到破局关键,方能扭转乾坤。”
他立刻重新部署:
“传令北境残部,放弃所有关隘,化整为零,依托山川地势,游击抗魔,尽量拖延魔物南下速度,保存有生力量!同时,将落霞城失守、北境危急的消息,立刻禀报陛下,请朝廷速调中原兵马,于黄河一线布防,绝不能让魔物渡过天堑!”
“另,以我的名义,起草一份奏章,向陛下陈明利害,请求允许我秘密前往东南,调查紫雾根源,并……寻访克制魔物之法。”这便是在为东海之行准备明面上的理由。
“至于京城府中,”他看向沈莲岫,眼中充满了担忧与不舍,“我会留下最精锐的暗卫,并恳请靖安侯多加照应。你……真的要随我同去?此行之险,远超北境……”
沈莲岫握住他的手,唇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夫妻一体,荣辱与共。你在何处,我便在何处。况且,没有我的血脉感应和‘凰魄’指引,你们未必能找到真正的‘鼎心’所在。孩子……也会和我们一起,面对这一切。”
决策已定,英国公府立刻如同精密的仪器般高速运转起来,为秘密离京做准备。对外,只宣称周临澈因北境战事失利,需亲自前往东南督战,寻找解决紫雾之法。世子妃沈莲岫因“胎气”未稳,需留京静养。
然而,就在出发前夜,沈莲岫在服用安神汤药时,再次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与不安,比地宫反噬时更加清晰。她颈间的“凰魄”玉佩甚至自发地闪烁了一下,传递出一丝警示之意。
“怎么了?”周临澈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
沈莲岫抚着胸口,眉头微蹙:“不知为何,突然有些心慌意乱……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她顿了顿,看向周临澈,眼神复杂,“夫君,此行……我总觉得不会顺利。我们……要更加小心。”
周临澈将她拥入怀中,沉声道:“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护你和孩子周全。”
但他心中,也因沈莲岫这突如其来的预感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巫女的直觉,往往预示着某种真相。
三日后,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天色未明的清晨,周临澈与做男装打扮、面容稍作修饰的沈莲岫,带着一队精干的、伪装成商队护卫的周家暗卫,悄然离开了京城,向着东南方向疾行而去。
马车轱辘压过官道的尘土,沈莲岫靠在软垫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手轻轻覆在小腹上。那里的生命似乎也感受到了前路的艰险,安静了许多。
周临澈坐在她身旁,握着她的手,目光却透过车窗,望向遥远的天际线。他知道,这一次离开,再回来时,不知京城又是何等光景。太后的余党是否已肃清?皇帝能否稳住朝局?北境的烽火是否已烧过黄河?
更重要的是,他与莲岫之间,那因共同目标而紧紧相连的信任与情感,在即将到来的东海风波与残酷真相面前,是否还能如初?
他想起地宫中莲岫昏迷前那句“孩子……他们要来了”,又想起她方才莫名的心悸,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安的念头悄然划过心底——莲岫的巫女血脉与这孩子的特殊性,是否本身就隐藏着某种他们尚未察觉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才是“神陨”真正志在必得的原因?
他低头,看着沈莲岫恬静却难掩疲惫的睡颜,心中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保护她,是他的誓言与本能。但若这保护的背后,牵扯着更深的、可能超出他掌控的因果呢?
马车消失在官道的尽头,而英国公府内,一份关于世子妃沈莲岫“胎像”的密报,被悄然送入了皇宫,呈递至了刚刚经历风波、亟待稳固权位的年轻皇帝案头。皇帝看着密报上“胎儿气息有异,似与龙脉波动隐隐相合”的字样,陷入了长久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