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曹丕心生警惕。以他对父亲的了解,此事必有蹊跷。
果然,就在曹植、曹彰欣喜若狂,准备接过虎符之时,曹操突然重重拍向桌案。若非案上未置碗筷,只怕此刻曹氏盖饭就要送到两个儿子面前。
曹子桓、曹子建、曹子文,你们好大的胆子!
三人慌忙跪伏于地。面对盛怒的父亲,及时认错已成他们的本能反应。
然而曹操并未就此罢休。
曹子桓,陈群与陈家近日给你的好处,可还满意?
曹子建,崔家送来的钱财,又藏在何处?
被点名的曹丕与曹植面如土色,噤若寒蝉。曹丕心中反倒稍安:若父亲只知陈家行贿之事,倒也不算太糟。
最多就是罚些银两,将事情平息下去罢了。
然而若是将世家私兵混入民夫队伍这件事被揭发,那可就不是轻易能够搪塞过去的了。
想到这里,曹丕立即装出一副知错认错的模样,声泪俱下地主动认错:
父亲,孩儿知错了。
这次确实是孩儿一时糊涂。
陈家送来的钱财,孩儿分文未动,愿意全部上交。
一旁的曹植见状,也依样画葫芦,表示要将崔家所赠银两悉数上缴。
唯独曹彰呆立原地,满脸茫然。
一来他背后并无世家支持;二来他总觉得若父亲真是为钱财之事动怒,不该将并未收受钱财的他也叫来训斥。
不知为何,曹彰隐约感到事情愈发蹊跷。
曹操目光如电,直射曹彰:曹子文,你当真不知自己错在何处?
曹彰连忙回答:父亲,孩儿确实未曾收受他人钱财,也无人给孩儿送过银两。
曹丕与曹植闻言,险些笑出声来。
河北世家与河南世家两大派系,分别支持着曹植与曹丕。
毕竟曹营中有资格争夺嗣子之位的,也就寥寥数人。
在此之前,曹丕与曹植无疑是其中翘楚。
因此,莫说是钱财,平日里二人收到的各种好处也不在少数。
而且他们收得心安理得——这是世家对他们的投资。
待成为嗣子后,自然要给同派系的世家分红!
就如历史上着名的九品中正制,其诞生也有曹丕要给河南世家分红的缘故。
望着曹彰困惑的神情,曹操突然厉声喝道:逆子!
你自己做了什么,心里没数吗?
刹那间,号称黄须儿的曹彰竟被吓得跪伏于地。
纵使曹彰武艺超群,但在久经沙场、早已养成王者气度的曹操面前,终究还是太过稚嫩。
下一刻,曹操将一卷文书重重掷在曹彰身上。
曹彰手忙脚乱地拾起细看。
曹丕与曹植也趁机偷眼望去。
卷宗之上,赫然列着一份名单!
那正是为曹家三子募集私兵的世家名录!
虽未详载各世家出兵几何。
正因如此,反倒更显可怖。
名录所载世家,竟逾三十之众。
更有地方豪强暗中襄助。
纵使每家仅出三百私兵,合计亦近万数。
而世家底蕴,又岂止区区三百?
父亲,孩儿......
曹彰如遭雷殛。
须知此名单中世家,泰半是冲着曹丕与曹植的颜面。
唯少数豪强,是因曹彰之故欲行险棋。
此刻这般言语,曹彰如何启齿?
正当他欲独揽罪责之际,
曹操忽又厉声道:
曹子文!尔私聚兵甲,藏于民夫,莫非欲反?
既如此,老夫便成全你!
来人!将曹子文推出斩首!
曹彰幡然醒悟,疾呼:
父亲明鉴!
此名单所载兵马,多属子桓、子建所有!
孩儿冤枉啊!
经此一吓,曹彰当即供出曹丕、曹植。
将二人谋划尽数吐露。
哦?竟有此事?
子桓、子建,尔等除受贿外,亦涉此事?
曹丕、曹植只得强辩:
父亲明察。
此乃子文构陷。
谁人不知,我兄弟三人唯子文通晓兵事。
这些私兵,定是世家为求功名,特为子文所备!
曹操闻言颔首,似已采信。
曹彰见状大急。
纵使曹操未必真会诛子,
然事无绝对。
若曹操决意杀一儆百,又如之奈何?
情急之下,
曹彰将先前与曹丕、曹植密谋之事,原原本本道出。
曹丕与曹植心急如焚。
却无计可施。
此刻若上前堵住曹彰的嘴,
反倒显得欲盖弥彰。
待曹彰说完,
兄弟二人相视苦笑。
他们暗下决心,
往后谋划之事,
绝不再让曹彰参与。
这简直是个天坑!
曹家三兄弟的塑料情谊,
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终,
曹操将三个儿子再次遣返许昌,
却将他们带来的私兵尽数收编。
世家若来讨要?
正好!
此时尚无九品中正制,
世家尚未成气候。
汉律明令禁止私养死士,
曹操手握律法,
说他们是死士就是死士!
辩解说只是家丁?
谁家会让家丁伪装民夫上战场?
这些私兵就此成为俘虏,
要么让世家花钱赎人,
要么就留下屯田。
反正都是没有户籍的隐户。
至于世家资助的银钱,
自然全数进了曹操的囊中。
打发走三个儿子后,
曹操率军从容离开下晷城,
向寿春进发。
他将在那里与曹舒会合,
并——分赃!
那份关键的名册,
正是曹舒派人送来。
当问及来源时,
曹舒坦言:
此乃杨修暗中相赠。
老曹并未打算责罚杨修。
相反,他觉得杨修比从前更稳重,更懂得审时度势,不再一味清高。
良禽择木而栖。
曹植显然并非良木。
既然如此,杨修舍弃曹植,转投曹舒,又有何不可?
老曹并非迂腐之人。
相反,普天之下,能比他更精于算计的,恐怕寥寥无几。
“回去后,该给舒儿封个官职了。”
“甘罗十二岁为相,我家舒儿比他更胜一筹!”
老曹心中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