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寒门小神童 >   第201章 开衙

圣旨一下,整个京城官场都动了起来。

只是这种“动”,透着一股诡异的“静”。

没有人公开反对,因为这是皇帝的意志,尤其是在他心情最好的时候的意志。但同样,也没有人主动帮忙。六部九卿,所有的衙门,都像商量好了一样,对“格物总局”这个新生的怪物,采取了敬而远之,冷眼旁观的态度。

他们都在等。

等这个八岁的督办,在无人相助的窘境中,摔第一个跟头。

然而,苏明理根本没指望他们。

他手握皇帝亲赐的金牌令箭和十万两内帑白银,这两样东西,远比六部的公文,好用得多。

领了钱,苏明德这个苏家大管家,立刻化身为格物总局的“总后勤”,带着皇帝派拨的一队禁卫,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城南那座废弃的神机营旧址。

这里曾是大周最精锐的火器部队驻地,占地极广,只是后来营部西迁,便荒废了下来。院墙高大,营房坚固,里面甚至还有当年留下的几座冶炼铁器的巨大高炉。

对苏明理来说,这里简直是为“格物”量身定做的宝地。

苏明德带来了上千名工匠,修缮营房,清理场地,按照苏明理亲自画下的图纸,将这里改造成了冶炼区、木工房、精密仪器房、试验区等数个功能分区。一时间,神机营旧址,尘土飞扬,人声鼎沸,竟比京城任何一个工地,都要热闹。

与此同时,一张由“格物总局”发出的招募告示,贴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告示的内容,让全城的读书人,都大跌眼镜。

“格物总局,奉旨招贤,不论文凭,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凡有以下艺业者,皆可前来应试。”

“一,精通算学者,能解《九章算术》难题者,优先。”

“二,精通营造者,识图纸,懂力学者,优先。”

“三,精通冶炼者,能辨百金,善控炉火者,优先。”

“四,精通机关者,善制钟表、水车、奇巧之物者,优先。”

……

洋洋洒洒,列了十几条。唯独没有一条,是关于“四书五经”的。

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大周,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谈。

一时间,士林哗然。

“荒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此乃以工匠之末技,乱我朝取士之大道!”

“竖子误国!竖子误国啊!”

无数的读书人,在告示前捶胸顿足,痛心疾首。他们觉得,这是对圣贤学问的终极侮辱。

然而,他们骂归骂,却没人敢去撕那张告示。

因为告示的最上方,清清楚楚地盖着一个鲜红的,代表着内帑和皇帝意志的印章。

读书人不屑一顾,但京城里的另一群人,却被这张告示,点燃了心中压抑已久的火焰。

那些被视为“下九流”的工匠,那些被讥讽为“无用之学”的算士,那些穷困潦倒,靠摆弄一些小机关糊口的“奇人”,在看到这张告示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那一身不被世人看重的“手艺”,竟然,也有被朝廷,被天子,认可的一天!

三日后,格物总局招考之日。

神机营旧址门前,人山人海。

来的,没有一个身穿儒衫的秀才举人,全都是些衣衫朴素,甚至有些褴褛,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奇异光芒的民间匠人。

苏明理,没有坐在高堂之上。

他就穿着一身普通的布衣,亲自站在考场门口,看着每一个前来应考的人。

主考官,也不是什么翰林学士。

而是孙思邈、葛常和冷一。

孙思邈负责考校那些懂人体、懂草药的民间郎中。

葛常负责考校那些懂矿物、懂冶炼的炉前师傅。

而冷一,则负责给那些自称懂营造、懂力学的工匠,出一道最简单的题——用现场提供的木料和工具,搭建一个能承重三百斤的简易木桥。

没有八股文章,没有诗词歌赋。

一切,只看你的手上,有没有真本事。

这场史无前例的“招聘会”,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日暮。

最终,三百余人,从近两千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

他们之中,有能心算出六位数乘除法的落魄算士,有能将一块百炼钢锻打到极致的白发铁匠,有曾为前朝王爷修过地下密道的机关匠人,甚至,还有一个来自西洋,满脸胡子,能说一口流利官话,自称懂“几何”与“天文”的传教士。

这些人,每一个,都身怀绝技。

每一个人,也都是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的“边缘人”。

当晚,苏明理在格物总局刚刚修好的大堂里,为这三百名新晋的“同僚”,举办了一场简单的欢迎仪式。

没有官腔,没有训话。

只有管够的白面馒头,和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放足了肉片的菜汤。

苏明理站在堂前,看着下方那一张张激动、忐忑,又充满希望的脸。

他端起一碗酒,朗声说道:

“我知道,你们在外面,被人称作‘匠户’,被人叫做‘下九流’。”

“但是从今天起,在这里,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格物士!”

“从今天起,你们手中的刻刀、锤子、算盘,便是我大周的笔墨,是我格物总局的刀枪!”

“我苏明理,在此立誓。终有一日,要让‘格物’二字,与‘经义’并立于朝堂之上!要让天下人知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同样可以兴国!”

他将碗中之酒,一饮而尽。

堂下,三百格物士,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一阵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无数的汉子,端着饭碗,哭得像个孩子。

这一刻,苏明理知道,他的“格物总局”,终于,有了自己的“魂”。

那一场简单的,甚至有些寒酸的欢迎仪式,却像一捧火种,点燃了三百颗沉寂已久的心。

当第二天清晨的号角声在神机营旧址上空吹响时,没有一个人迟到。三百名新晋的“格物士”,穿上了统一发放的青色布衣,精神抖擞地,站在了巨大的演武场上。他们的脸上,洗去了昨日的激动与泪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认可、被赋予使命的庄重。

他们看着那个站在高台之上的八岁孩童,眼神中,再无半分怀疑,只剩下绝对的信服与期待。他们的人生,已经在昨日,被这个孩子,彻底改变。

苏明理没有说任何慷慨激昂的废话。

他只是让人抬上了一块巨大的,用黑漆刷过的木板,旁边放着一桶磨成粉的白垩。

“诸位。”他的声音,通过一个简易的铁皮扩音筒,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今日,是格物总局开衙的第一天。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造什么惊天动地的神物,而是要先统一一样东西。”

他拿起一块白垩,在黑板上,用力地,画下了一条笔直的横线。

“我们要统一的,是‘度’。”

台下,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

苏明理继续说道:“我问你们,京城工部营造一尺,与江南织造一尺,可有不同?”

台下一名来自江南的木匠立刻高声回答:“回禀督办!自然是不同的!京尺厚重,苏尺轻巧,两者相差,足有毫厘!”

“好。”苏明理点点头,又问向一名来自北地铁匠营的老师傅,“我再问你,你们打铁用的营造尺,和你家裁衣用的裁缝尺,可有不同?”

那老师傅瓮声瓮气地答道:“那更不一样了!俺们打铁,差一丝半厘不算事。裁缝的尺,那可精贵着呢!”

苏明理环视全场,声音陡然提高:“看到了吗?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这里,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师傅,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一套尺寸。木匠的尺,铁匠的尺,石匠的尺,裁缝的尺,皆不相同!如此,我们如何协同造物?我画一张图纸,定下一尺,你做出来,却是九寸九,他做出来,却是一尺零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样的格物总局,与一盘散沙,有何区别?”

一番话,说得台下众人,哑口无言。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好手,却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习惯了用自己的经验,用自己那套世代相传的“规矩”去办事。

苏明理看着众人的反应,知道火候到了。

“所以,我们今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我格物总局,为我大周,立下一个万世不移,绝对精准的‘标准’!”

他用白垩,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定规””。

“自今日起,格物总局之内,所有长度,皆以此‘规’为准!所有重量,皆以此‘规’为准!所有容量,皆以此‘规’为准!”

“我不管你们以前用的是京尺还是苏尺,是营造尺还是裁缝尺,进了这个门,就必须忘了它!你们的脑子里,日后,只能有这一把尺子!”

“这,便是我格物总局的,第一条铁律!”

说罢,他将手中的白垩,重重地按在了黑板上。

广场上,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位年少的督办,要做的是一件何等开天辟地的大事!

他要做的,不是改良,而是创造!是为这个混乱、模糊、全凭经验办事的工匠世界,引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标准化”的秩序!

这比造出一百台八锭纺车,还要难上千倍,万倍!

“下面,我宣布格物总局人事任命及首期任务。”苏明理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

“算学部,由监生张苍暂代部长,西洋传教士利玛窦为副。你部之任务,便是以几何之法,将‘标准尺’进行无限分割,从一尺,到一寸,到一分,一厘,一毫……我要你们,在十日之内,拿出一套最精准的度量衡算法!”

那名落魄算士张苍和蓝眼睛的传教士利玛窦,同时出列,眼中闪烁着知识分子遇到天大难题时的兴奋光芒,躬身领命:“遵督办令!”

“冶炼部,由原铁匠营总炉头,呼延师傅暂代部长,原炼丹方士葛常为副。你部之任务,便是寻遍天下金石,找出一种,受冷热干湿影响最小之物。用它,来打造我格物总局的第一批‘标准母尺’!此尺,要能百年不变,千年不腐!”

那名白发苍苍的老铁匠和死囚葛常,也立刻出列,激动得浑身颤抖,仿佛接过的,不是一道命令,而是一份传承衣钵的荣耀:“遵督办令!”

“营造部……木工部……”

苏明理一道道命令,清晰地下达下去。三百名格物士,被迅速地,分成了十数个部门,每一个人,都领到了自己具体的,看似微小,却又无比重要的任务。

整个格物总局,就如同一台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在苏明理的指挥下,发出了第一声轰鸣,缓缓地,开始运转。

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都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他们正在参与的,不再是简单的“做工”,而是一场伟大的“奠基”!

与格物总局内热火朝天的气氛截然不同,外面的世界,依旧用它惯有的节奏,消化着这件新鲜事。

东城,悦来茶馆。

这里是京城消息最灵通,也是三教九流汇聚最多的地方之一。

巳时刚过,茶馆里便已是人声鼎沸。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最新一期的《神探狄仁杰》,台下的茶客们,听得是如痴如醉。

角落里,靠近窗户的一张八仙桌,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桌边坐着四个人。

一位是国子监的老监生,姓胡,屡试不第,靠给大户人家抄书为生,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满脸的怀才不遇。

一位是走南闯北的绸缎商人,姓钱,脑满肠肥,眼神却很精明。

一位是刚从通州卫换防回京的年轻军官,姓李,腰板挺得笔直,对京城的一切都感到新鲜。

还有一位,则是纯粹来看热闹的闲汉,姓赵,人称“赵百通”,据说京城里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八卦。

“……要说这狄国老,可真是神了!只凭着靴子上的一点泥,就断定那校尉去过城西的破庙!这脑子,啧啧……”赵百通咂着嘴,将话题从说书先生那里,引了过来。

老监生胡先生,不屑地撇了撇嘴,端起茶杯,吹了吹茶叶末,酸溜溜地说道:“哼,不过是些不入流的志怪小说罢了。此等‘奇技淫巧’,与那所谓的‘格物总局’,倒是一脉相承。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他一开口,便将话题,引到了众人最关心的热点上。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