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司令将一份任命书和嘉奖令交到上官于飞手中,郑重说道:“上官桐智,这是总部给独立营的表彰令,还有新一团副团长的正式委任状。
你务必亲手交给苏墨。”
团级以上职务的任命权不在李云龙手中——哪怕是副职,也需由旅部或总部批复。
“明白!”上官于飞双手接过文件,神情肃然。
总司令又叮嘱道:“替我带句话给苏墨:好好干,放手发展。
我和总部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不负所托。”
这话分量不轻,是真正的认可。
显然,总司令有意重点培养苏墨,让他在实战中不断历练成长。
上官于飞重重点头:“是!总司令!”
一旁的副总参谋长也开口道:“告诉苏墨,让他带着独立营的战士们放开手脚去拼,后方有我们捌陆军顶着,天塌下来也不怕!”
总部对苏墨的期待极高。
这样一个有胆识、有能力的年轻指挥员实属罕见,自然要悉心扶持。
上官于飞回应:“请手掌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
这时,师长走上前来,从胸前口袋取出一支钢笔递了过来:“这是我随身用的一支派克笔。”
“作为129师的师长,眼下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能奖励苏墨。
你就替我把这支笔转交给他吧。”
看似只是一支笔,但从师长手里送出,意义截然不同。
独立营隶属129师建制,此次立下大功,师部自然要有所表示。
斟酌再三,这支派克钢笔成了最合适的纪念品。
在这个年代,派克钢笔远非普通文具可比。
它由乔治·派克创办,此人原是教师,因收入微薄转做文具代理,专为学生代销钢笔。
然而旧式钢笔漏墨易坏,他常常帮学生修理,久而久之,掌握了构造缺陷和技术要点,最终亲手设计出性能稳定的新型钢笔。
派克笔一经面世,便以卓越品质脱颖而出。
此后不断精进工艺,在设计与制造上持续突破,迅速成为世界顶尖品牌。
若仅止于此,它不过是一支优质书写工具。
但真正让它地位超然的,是后来获得约翰牛皇室御用认证。
这份殊荣,非同小可。
皇家御用认证,是约翰牛王室为确保商品品质而设立的一项权威制度,通常由王室成员或相关机构向特定企业或个人颁发正式文书,以此表明其产品与服务已获得王室的认可与青睐。
能够获此殊荣的企业,意味着正式成为约翰牛王室御用供应商,其品牌也将被载入这一极具声望的名录之中。
在众多王室御用品牌里,书写工具领域唯有派克一家独享此项荣誉。
要成为王室御用产品,绝非易事。
并非只要王室成员使用过便可自称“御用”,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并由王室签发正式的授权书方可成立。
整个约翰牛王室中,仅有三位核心成员拥有授予“皇家御用委任状”的资格。
由此可见,派克钢笔能在如此严苛的标准下脱颖而出,实属不易,也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工艺水准和非凡的地位。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派克笔逐渐走入国际视野,成为诸多政要名流钟爱的书写器具,频繁出现在世界重大历史场合,记录下无数关键时刻。
也因此,派克不再只是一支笔,更承载着一种象征意义,拥有了独特的政治分量。
正因如此,派克早已超越普通文具的范畴,它不仅代表着精良制造,更蕴含深层的文化价值与尊贵身份。
这一点,在捌陆军中尤为明显。
当时捌陆军物资匮乏,像派克这样的高级书写工具极为罕见,可谓凤毛麟角。
物以稀为贵,师长手中这支派克钢笔,是他早年意外所得,多年来一直贴身珍藏,视如至宝。
如今他决定将这支笔赠予苏墨,其背后的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馈赠。
当佬縂和副总参谋长得知此事时,也不禁感到惊讶。
佬縂忍不住开口:“老刘……这可是你的心头好,真舍得给苏墨?”
副总参谋长笑着附和:“看来你是真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师长低头看了看手中那支略显磨损的派克笔,笑了笑说:“苏墨为咱们129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送一支笔又算得了什么?”
随即转身对上官于飞说道:“来,上官,你帮我把这支笔转交给苏墨。”
上官于飞郑重接过钢笔,点头应道:“好。”
这支由师长亲自使用的派克钢笔,显然不只是书写工具那么简单——它承载的是信任、嘉奖与期望。
佬縂转向吴效瑾,交代任务:“小吴,这次独营和苏墨的事迹报道就交给你了。
我要一篇真实全面的稿件,更要一次有力的宣传。”
吴效瑾挺直腰板,坚定回应:“是,手掌!”
随后,佬縂又叮嘱了几句细节,便让吴效瑾与上官于飞在警卫员护送下,启程前往新中村根据地。
此时的新中村,已在陈怡的带领下完成了一项艰巨任务——中午前后,后勤人员与村民齐心协力,终于将五门美制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及配套弹药安全运抵根据地。
这种火炮结构简洁,组装迅速,很快便架设完毕。
当杨志华带着炮兵队员们站在这五门崭新的榴弹炮前时,整个人都怔住了。
他难以掩饰内心的震撼,激动地看向苏墨:“营长……这炮口径达105毫米,还配有瞄准装置,炮管长,结构合理,射程肯定远,威力必然惊人!”
他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份兴奋劲儿,简直比见到倾心之人还要热烈。
尽管他并不清楚眼前火炮的具体型号,但凭着出色的军事天赋,仅凭外观与构造便准确判断出它的性能优势。
苏墨点了点头,赞许道:“志华,你说得没错。”
“这是美军现役的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超过两公里,火力猛,精度高,是我托在鹰酱的朋友费尽周折才运回来的。”
按照当时的历史进程,m国原产的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其实才刚刚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可那个年代消息闭塞,杨志华和陈怡等人根本无从知晓这款火炮是否已经真正列装。
因此,苏墨随口编出的理由倒也说得通,顺理成章地解释了这批武器的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