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仪式结束,陈默瞬间就被潮水般的记者和闻讯而来的各路人马,围得水泄不通。
“陈默同学!我是省教育频道的记者!请问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状元郎!能给我们杂志拍张封面照吗?!”
“小伙子!我是xx学习机的厂商!我们想请你做我们的形象代言人!代言费好说!”
刘校长和几个学校领导,像老母鸡护崽一样,艰难地在前面开着路。
“让一让!让一让!状元郎累了!要休息了!”
陈默被这阵仗搞得有些头大,他一边应付着各种问题,一边在人群中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终于,他在礼堂的侧门处,看到了正被王浩“护驾”的夏晚星。
他对着她,露出了一个“等我”的口型。
夏晚星会意,对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又过了十几分钟,陈默才终于在学校保安的帮助下,从人群中脱身,回到了那间熟悉的校长办公室。
办公室里,刘校长亲自为他端来一杯热茶,脸上那灿烂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陈默啊,”他搓着手,语气里充满了赞叹,“你刚才那番话,说得太好了!有水平!有格局!有温度!我听了都感动啊!”
陈默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
果然,刘校长寒暄了几句后,便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和一个精致的丝绒盒子,推到了陈默面前。
“这个,是学校奖励你的二十万奖学金,现金支票,随时可以去银行兑换。”
“这个呢,”他打开那个丝绒盒子,里面,赫然是一把做工精美的、鎏金的钥匙,“是学校旁边那套新建的状元楼教师公寓的钥匙。三室两厅,精装修,拎包入住。算是……学校送给你的一点心意。”
送钱,又送房。
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陈默知道,这是刘校长在投资。
投资他这个省状元未来可能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校友资源和社会声望。
他没有立刻收下,只是看着刘校长,平静地开口了。
“校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他将那个装着钥匙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推了回去。
“但这套房子,我不能要。”
刘校长愣住了:“为什么?这是学校白送给你的!你不住,放着租出去,一年也能收好几万的租金啊!”
“因为,我不准备留在海城了。”陈默的回答,简单而直接。
“但这房子,可以留给更需要它的人。”
他看着刘校长那不解的眼神,缓缓地说道:“张老师,在我们班,快二十年了吧?”
刘校长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是啊,张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了,从我来的时候,他就在了。”
“他家住在城北的老家属院,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来回要一个多小时,风雨无阻。”
“他爱人身体不好,常年要吃药。他儿子去年刚考上大学,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他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六千多块。”
陈默平静地,讲述着这些他上一世就知道,但这一世才真正理解的、一个普通教师的清贫和不易。
刘校长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校长,”陈默站起身,对着刘校长,再次,深深地鞠了一躬,语气,无比真诚,“我希望,您能把这套房子,作为奖励,送给张老师。”
“他为这个班,为这所学校,付出的,远比我多。”
“他,更配得上这份荣誉。”
刘校长彻底愣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深深鞠躬的少年,看着他那张写满了真诚的脸,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送钱,送房,这些都是他早已烂熟于心的、常规的投资操作。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会反过来,向他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他图什么?
图一个好名声?
不,不对。
刘校长看着陈默那双清澈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心里那个功利的念头,瞬间就被击得粉碎。
他从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不是算计,不是施舍,而是一种最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感恩和尊重。
这小子……
刘校长感觉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
最终,他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震惊和惭愧,都一并吐出。
他站起身,走到陈默面前,伸出双手,郑重地将他扶了起来。
“好。”他看着陈默。
“陈默,”他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答应你。”
“这套房子,我不仅要给!我还要以你的名义,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亲手,把它交到张老师的手里!”
……
陈默走出校长办公室时,感觉浑身都无比的轻松。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上一世的一段记忆。
那也是一个高考后的下午,张易杉把他叫了过去,没有训斥,也没有咆哮。
那个平日里无比严厉的男人,只是摘下眼镜,疲惫地揉着眉心,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对他说:
“陈默,你是我带过的,有天赋的学生之一。老师知道,你陷进去了,但现在还来得及。听老师一句劝,忘了那个女孩吧。你的人生,不该是这样的。”
“你还年轻,你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不要……不要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毁了自己。”
当时,那个被恋爱冲昏了头脑的少年,是怎么回答的呢?
他好像只是沉默地站着,心里,充满了对老师不理解自己的叛逆和抵触。
他从未想过,在那副严厉刻板的面具之下,藏着的,是一颗怎样恨铁不成钢的、为他扼腕叹息的心。
而这一世,当他重生归来,当他做出改变时,张易杉也是第一个察觉到、并给予他信任和支持的人。
从最初的警告和不耐,到后来看到他成绩进步时的欣慰,再到那次模拟考后,特意将他叫到办公室,不是训话,而是用一种近乎平等的姿态,对他说出“去创造一个更大的奇迹”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