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的日子,在极致的喧嚣(风沙与死寂)与极致的宁静(内心的孤守)之间反复切换。苏晓他们离开已经三天,林野和小雅彻底适应了这片以信标为圆心的、半径一公里的微小世界。
每一天,都遵循着近乎刻板的节奏。
黎明前最寒冷的时刻,林野会准时醒来。并非自然苏醒,而是意识被信标那恒定而庞大的信息流“冲刷”所致。他盘膝坐在信标投下的光晕边缘,尝试进行一种独特的“冥想”——不是放空,而是主动去梳理、分类那些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不断涌入的庞杂信息。这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如同在尼亚加拉瀑布下试图分拣出特定颜色的水滴。大部分是无用的噪音:信标自身运行的状态报告、来自“秩序之源”的冰冷规则广播、以及这片沙海千万年来被记录下的、无意义的能量变迁。
但偶尔,会有“闪光”出现。
那是一些极其短暂、带着独特空间坐标印记的能量“涟漪”。根据其波动特征和衰减模式,阿 moon 在离开前协助他建立了一个粗糙的过滤和追踪模型。三天里,他成功捕捉并锁定了三个相对清晰的“涟漪”源。
一个坐标指向西伯利亚北部冰原深处,能量特征稳定而古老,像一座沉睡的冰山。
一个坐标在南太平洋某处海沟,信号微弱且扭曲,仿佛被厚重的水体和异常的空间结构层层过滤。
最后一个,也是最新捕捉到、信号最活跃的一个,竟然指向了……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区域?其能量波动中,除了信标固有的秩序感,还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却让林野精神核心都感到刺痛与排斥的……“肃清”意味?那个信标,似乎正处于某种高度活跃,甚至可能是被“肃清者”频繁使用的状态?
这些发现至关重要。它们印证了“秩序基石”分散封印的猜测,也揭示了“秩序之源”监控网络的节点分布。林野将这些坐标和特征仔细地记录在阿 moon 留下的、经过特殊加密的离线存储设备中。这是他作为“守望者”所能收集到的最有价值的情报。
梳理信息之后,是体能锻炼和与小雅的互动。他的身体在信标能量的滋养下恢复得不错,虽然无法进行高强度训练,但基本的活动无碍。他会和小雅在平坦的沙地上散步,教她辨认沙地上被风吹出的纹路,或者一起用收集来的、形态各异的碎石和枯枝,在沙地上拼凑出简陋的图案。小雅似乎很享受这种宁静的时光,她的笑容驱散了林野心中不少因禁锢而生的阴霾。她怀中的玩偶大部分时间依旧安静,只有在她情绪特别放松或林野精神波动剧烈时,才会散发出极其温和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金色光晕,如同呼吸。
午后,沙漠的酷热达到顶峰。他们会躲进赵磊和山猫利用废弃车辆材料和沙丘搭建的一个简易遮阳棚下。林野会继续尝试更精细地操控自身精神力,在不触动“锚定”根本的前提下,探索其边界。他发现,虽然无法远离信标,但在信标能量场的核心范围内,他对自身“记忆编织”异能的掌控,似乎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仿佛信标提供的稳定“基底”,减少了他使用异能时对自身“存在”的磨损。他可以进行一些极其微小的练习,比如让一小片沙砾短暂地悬浮,排列成简单的符号,或者让一段短暂的、无意义的视觉残像在空气中停留数秒。这并非力量的增长,而是控制精度的提升。
他也尝试过,小心翼翼地触碰意识海中那些被封印的、污染的“织忆者”碎片。每一次靠近,都会引发剧烈的精神刺痛和污染扩散的迹象,他不得不立刻停止。这些碎片,依旧是他体内最不稳定的因素。
黄昏是固定与苏晓他们通讯的时间。阿 moon 建立的卫星链路信号不算完美,时有延迟和杂音,但足以传递关键信息。
苏晓那边进展谨慎。她通过那个私人协议,联系上了一个代号“青鸾”的、她曾经非常信赖的前辈,如今在联盟资料馆担任闲职。对方对她的“突然出现”表现出了惊讶和关切,在苏晓含糊地表示正在执行一项“高度敏感”的私人调查,并需要一些关于旧世界符号学和全球能量异常点的非涉密资料后,“青鸾”没有多问,只是表示会尽力帮忙,但需要时间。苏晓能感觉到对方的欲言又止,似乎联盟内部近期也并非风平浪静,但她没有深究,保持距离是首要原则。
阿 moon 和山猫小组则成功地在距离信标约两百公里外的一个废弃边境哨所建立了临时据点。那里有残存的电力设施和相对较好的信号接收条件。山猫通过他的渠道,弄到了一些基础的补给和情报设备,也开始小心翼翼地接触一些游离在官方视野外的信息掮客。初步反馈的信息琐碎而庞杂:全球范围内的异能者活动近期似乎有抬头趋势,多个地区都报告了不明能量爆发事件;几个大国和一些隐秘组织对“旧世界遗迹”的探寻力度明显加大;关于“肃清者”的目击报告依旧零星,但处理相关事件的“守序者联盟”小队伤亡率异常增高……
赵磊主要负责安全和外围侦察,他开着改装过的越野车,在广袤而荒凉的戈壁滩上巡弋,熟悉地形,绘制地图,同时警惕任何可能的追踪者。他报告说,附近区域暂时没有发现“平衡会”或“普罗米修斯之手”活动的明显痕迹。
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缓慢而艰难地推进着。林野将他们传来的信息与自己从信标捕获的“涟漪”坐标相互印证,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
然而,在第四天的深夜,一直平静的信标,突然传来了不同寻常的剧烈波动!
并非来自“秩序之源”的常规数据流,也不是其他信标的“涟漪”,而是一种……强烈的、带着痛苦挣扎和毁灭冲动的精神风暴余波!那感觉……非常熟悉!
是陈默!
林野猛地从浅眠中惊醒,心脏剧烈跳动。他感受到那股精神波动并非直接针对他,而是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其产生的“涟漪”通过某种难以理解的、基于同源力量(都与旧世界记忆和规则相关)的共鸣,跨越了不知多远的距离,被与他“锚定”的信标敏锐地捕捉并放大了!
他“看”到的并非清晰的画面,而是破碎的、充满血腥与黑暗的意念碎片:
——冰冷的实验室环境,闪烁着幽蓝光芒的维生舱,舱内是模糊的、与陈默记忆中妻女轮廓相似的人形……
——陈默那充满疯狂与执念的嘶吼:“为什么不行?!意识残响……明明存在!一定是缺少了关键的‘载体’或者‘能量’!”
——李曼焦急而担忧的面容一闪而过:“首领!强行抽取‘肃清者’核心与人体进行融合实验太危险了!能量排斥反应会……”
——剧烈的爆炸,飞溅的碎片,陈默吐血倒飞的身影,以及他眼中那愈发深沉的、如同深渊般的绝望与偏执……
——最后,是一个冰冷而清晰的念头,如同淬毒的匕首,刻印在那精神风暴的余烬中:“‘织忆者’的血脉……‘世界之源’的力量……一定是关键!林野……”
精神风暴的余波戛然而止,信标的波动恢复了正常。
林野坐在冰冷的沙地上,背后已被冷汗浸湿。他大口喘息着,脸色难看。
陈默没有放弃!他果然在利用从“肃清者”那里掠夺来的记忆和技术,进行着某种疯狂的人体实验,试图复活或重构他的家人!而且,他似乎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缺少“织忆者”血脉或“世界之源”这种更高层级的力量上!自己,再次成为了他眼中必须获取的“资源”!
这个消息必须立刻通知苏晓他们!陈默的疯狂和危险程度,远超预期!
他立刻启动了紧急通讯。信号接通后,他言简意赅地将刚才感知到的情况告知了另一端的阿 moon。
通讯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阿 moon 凝重的声音:“明白了。我们会立刻提高警惕,尤其是苏晓那边,需要提醒她注意联盟内部可能存在的、与陈默相关的风险。另外……林野,你自己更要小心。你与信标连接,就像黑暗中的灯塔,陈默如果掌握了某种追踪信标能量特征的方法……”
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结束通讯后,林野再无睡意。他走到信标旁,仰望着那在星空下永恒旋转的几何体,心中充满了紧迫感。
时间的流逝仿佛加快了。苏晓他们在外部世界冒着风险奔走,陈默在暗处进行着危险的实验,而自己,却被禁锢于此,看似安全,实则如同暴风眼中的活靶子。
他不能只是被动地守望。
他重新盘膝坐下,将精神感知催发到极致,不再仅仅满足于捕捉“涟漪”,而是开始主动地、更加深入地“阅读”信标内部那浩瀚的信息库。他需要更快地找到有用的信息,关于如何更有效地掌控“秩序基石”的力量,关于“织忆者”传承中可能存在的、对抗甚至反制“秩序之源”的方法,关于……打破“锚定”的可能性!
哪怕这些信息如同大海捞针,哪怕每一次深度探索都会加剧他精神的负担,甚至可能引来“观察者”更密切的注视,他也必须去做。
星空在他头顶缓缓旋转,沙海在脚下无声蔓延。信标的光芒笼罩着他,既是庇护,也是囚笼。
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守望者睁大了双眼,不再仅仅望向远方,也开始奋力挖掘脚下的土壤,寻找那可能埋藏在无尽信息尘埃之下的、通往自由的……钥匙。
远方的涟漪,近处的危机,内心的焦灼,共同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而网中的他,正在尝试着,成为那个主动撕破网眼的人。哪怕,只是撕开一道微小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