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神示级开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周,在奥拉精准的调度下,整个莱塔卢犹如上紧发条的钟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高速运行。
A1战略指挥塔内,以往空旷冷清的氛围已被一种温润的人间烟火气所取代。
陆翎步入其中,目光扫过各级操控台前那二十六道专注的身影。
他们是最早一批从EVE世界“召唤”而来的核心人员(难民们),拥有毋庸置疑的绝对忠诚,随着时间不断学习成长,现在已然成为了基地高效运转的神经中枢。
当然,陆翎对待这些自己人条件也是最好的,他们享有基地内最高的福利标准。
分配到的住宅是F4基础住宅区起步40平米的温馨单人间,毗邻自然生态圈,随着职级提升,最高能分配到F2高级住宅区200㎡套间。
食堂也为他们开设专属窗口,提供迦太基星级餐厅的定制餐饮,为此,陆翎向帕克要了不少专精厨艺的人造人。
除此之外,每月保底的贡献点兑换享受起步永久半价,最低一折,确保他们能轻松换任何取心仪的物品,从提升生活品质的智能家居到增强个人实力的阿尔法基因优化。
他们都是正常人,和他一样的‘穿越者’。陆翎也不禁止相互社交,恋爱。只是,他会把艾玛人和米玛塔尔人分开,呃....有时候盖伦特人和加达里人也要分开。
在文职效率方面,还是加达里人最高,所以战略指挥台内都是加达里人。
“元帅!”
两名加达里海军陆战队敬礼,他们身上并没有暗鸦那种无形的压迫感,其中一位年轻的士兵甚至还有点紧张。
他身旁的老兵则沉稳得多,在陆翎微微颔首回礼后,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放松点,小子,元帅和你想的不一样。”
年轻的士兵闻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肩膀松弛下来,但眼中的崇敬丝毫未减。
陆翎缓缓登上最高台。
他看到一名年轻的数据分析员正一边嚼着用贡献点兑换的、来自迦太基的特色水果软糖,一边飞快地处理着信息流。
另一边的通讯协调官手边放着一杯酷菲,散发着怡人的普罗母芳和瓜拉那混以少量芒果和西番莲果味道。这玩意对于他们来说本身就是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颇受欢迎,所以兑换点价格非常之低,只需要5 Lp。
商城价格45星币,500Kg。
陆翎靠坐在最高指挥席上,座椅自动调整到一个极为舒适的姿势。
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正是他想要的。
绝对的忠诚不应建立在冰冷的恐惧或纯粹的物资匮乏上,而应源于归属感、尊严和被满足的幸福感。
“奥拉,本周基地成员的平均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估报告出来了吗?”这已成为陆翎每周听取军事和经济汇报外的固定项目。
【第四期报告已生成,不含本周新登记在册5万新人】
【基于匿名问卷及生理指标监测,本周整体满意度维持在92%的高位,较上周增长0.65%】
【主要积极反馈集中于以下五点】
【居住条件优越 (占比35%): F区住宅的空间、隐私性与可定制虚拟景观获得普遍赞誉。多数L7级成员对晋升至F2区200㎡住宅的期待值极高,形成有效激励】
【餐饮质量与多样性 (占比28%): 来自迦太基的人造人厨师团队引入效果显着,定制化餐饮服务满意度提升42%。源自迦太星的特色天然食材(如琉璃海湾的水晶果、赤岩牛肉)需求旺盛,兑换率居高不下】
【贡献点体系公平性与购买力 (占比20%): 永久性折扣政策深受好评,特别是基础生活保障品与娱乐用品价格极具吸引力】
【休闲娱乐设施 (占比12%): F5区“星空游乐园”投入使用后,访问量超预期300%,有效缓解长期深空环境下的心理压力,成员家庭粘性显着增强】
【部分成员反映希望增加更多来自迦太基或故乡的特产种类,如特定品牌的合成织物、沉浸式娱乐影碟、个性化家居装饰等...】
【上周新增L12级成员融合速度较上一批次降低11.3%,对基地规则及环境的适应性周期预计将延长。相关文化适应与技能转化培训压力同比增加】
陆翎快速浏览着报告,92%的满意度是一个极其健康的数字,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近期召唤的难民们,他们对这个世界感到陌生,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
这是急速扩张的副作用,但是好在莱塔卢够大,有足够的能力去消化这些人口。
“看来,我们在安居乐业这方面,基础打得不错。”陆翎沉吟道,“奥拉,关于成员们反映的特产问题你看着办,物资交由辛达琳采购。”
这点开销对于现在每周数亿星币进账的陆翎来说,九牛一毛,却能换来核心成员更高的忠诚度和幸福感,这笔投资太划算了。
c5船员综合训练中心,c5-19初级战术模拟室内。
辛达琳站在观察平台上,观看着下方女仆们的训练情况。现在,她不仅负责内务的女仆长、私人管家,还是最新成立的——近卫女仆骑士团的团长。
铁骑(Iron cavalier),人类在星际扩张时代最核心的单兵战争武器,别名先进人形机动战斗兵器(Ic)。
在广袤而残酷的星际战场上,主流认知往往被巨舰大炮的对决所主导。因为战列舰的主炮足以撕裂黑暗,无畏舰的齐射能够蒸发星辰。
但是,真正的战争从不局限于正面战场的宏大对轰。
在主力舰艇无法有效发挥其毁灭性火力的场景下,一种更为精密、灵活且致命的武器系统便占据了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那便是先进人形机动战斗兵器(Ic),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铁骑。
帝国官方宣称,铁骑是人类基因潜能的外延,卓越的骑士能凭借其单机突破舰队防线,但这更多是固然是鼓舞人心的宣传。
因为真正的战场上,没有特殊渗透能力的话,很少有指挥官会做出如此冒险的举动。
铁骑的诞生与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星际战争形态演进的必然结果。
在星际殖民的早期,战争形式相对单一。
彼时,舰载机作为廉价的、可大量补充的侦察、骚扰和辅助攻击单位,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战争科技的升级和战场环境的复杂化,传统舰载机的局限性暴露无遗。
舰载机设计初衷决定了它们擅长的是在开阔空间进行高速狗斗或集群突击,抢占制空权。
但对于复杂环境下的精确作业,例如,在空间站内部清剿敌军、在巨舰表面掩护跳帮登陆、在行星引力圈内进行地形复杂的特种作战几乎无能为力。
当敌方开发出针对性的高速点防御系统和区域压制性武器时,依赖电子系统和脆弱结构的舰载机集群极易被瞬间瘫痪。
最后根本,由于体积和速度等比例的限制,注定了舰载机无法搭载更多的能源,承载更多的输出。
久而久之,一个多用途单兵作战平台的需求就产生了。
军方迫切需要一种既能适应极端复杂地形(如要塞内部、舰船走廊、城市废墟),又具备足够火力压制敌方多栖单位和轻型防御工事。
该平台需要长期驻留巷战、登陆战的同时保持高机动优势,而不是轰炸一次就走。
于是,在人类黑暗纪元结束后的曙光纪元初期,神经链接技术的突破,铁骑技术迎来大爆发时期。
其人形设计最大化环境适应性和工具使用的泛用性,双足与矢量推进器结合,使其能在失重、微重力、标准重力等多种环境下稳定机动,并能通过标准化的接口使用从工程工具到重型武器的各类装备。
更重要的是,接入神经链接后,使得机师能够将铁骑如同自己的身体一般操控,反应速度和作战效率远超依靠操纵杆和屏幕的舰载机飞行员。
因此,铁骑并非“取代”了舰载机,而是承担了舰载机无法胜任的、更为关键和致命的战术任务。
在宏大的舰队对决中,它们是最可靠的近卫,清除一切靠近的威胁。
在狭小的空间绞杀中,它们是无可替代的主宰。
而舰载机则专心他们的任务目标——夺取制空权。
(卡文了今天~~额滴魔像都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