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的晨露沾在窗台上,像撒了把碎钻。玉答应醒来时,身侧的位置已凉透,只余一缕淡淡的龙涎香,提醒着昨夜并非梦境。她撑着酸软的身子坐起,指尖轻轻抚过小腹,那里依旧平坦,却仿佛已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小主,您醒了?”宫女端着热水进来,见她脸上泛着红晕,识趣地低下头,“御膳房送了燕窝粥,说是陛下特意吩咐的。”
玉答应的心像被温水浸过,甜丝丝的。她接过粥碗,小口小口地喝着,忽然想起李太医的话——“怀上之后切记静养,前三个月最是要紧”。她摸了摸嘴角,笑意藏都藏不住:“去,把李太医悄悄请来,就说我……身子有些乏。”
李太医来得很快,背着药箱走进来时,眼神在她脸上一扫,便了然了七八分。他搭上玉答应的脉,指尖刚触到腕间,眉头就微微动了动。
“怎么样?”玉答应屏住呼吸,手心都在冒汗。
李太医沉默片刻,又换了只手,这次诊得格外仔细,连眉峰都蹙了起来。“脉象……有些紊乱,却又带着丝滑感。”他放下手,神色古怪,“像是有了,又不太像。”
“什么叫像又不像?”玉答应急了,抓住他的衣袖,“是不是怀了?”
“按日子算,若是昨夜有了动静,此刻还未必能诊出来。”李太医安抚道,“您先别急,这几日仔细些,再过三五日,老臣再来看看。”他顿了顿,又叮嘱,“切记不可劳累,更不能再用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饮食也得清淡些。”
送走李太医,玉大应坐立难安。她一会儿觉得小腹隐隐发胀,像是有了动静;一会儿又觉得是自己太过心急,生出的错觉。宫女劝她躺会儿,她却在屋里来回踱步,眼睛死死盯着门口,盼着陛下能再过来。
可陛下没再来。倒是长信宫那边传来消息,说贵妃娘娘带着小皇子小公主去给太后请安,太后高兴得赏了不少东西,还留他们用了午膳。
“哼,不就是生了对龙凤胎吗?有什么了不起的。”玉答应捏着帕子,心里酸溜溜的,“等我生了,定要比他们更金贵。”
这几日,她按李太医的吩咐,每日喝着温补的汤药,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第五日清晨,李太医再次诊脉时,刚搭上脉就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
“怎、怎么了?”玉大应被他吓了一跳。
“有了!”李太医的声音都在发颤,“是真的有了!而且这脉象……”他又仔细诊了诊,眉头皱得更紧,“这脉象比寻常胎脉要沉些,却又多了一丝滑利,倒像是……”
“像是什么?”
“没什么。”李太医摇了摇头,像是自己眼花了,“许是老臣看错了。总之是怀上了,恭喜玉答应,贺喜玉答应!”
玉答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捂着嘴,激动得说不出话——她真的怀上了!她真的有机会了!
“快,快帮我想想,怎么告诉陛下才好?”她抓住李太医的手,语无伦次。
“自然是越早越好。”李太医道,“您现在就去养心殿求见,陛下定会高兴的。”
玉答应连忙梳洗打扮,挑了件最喜庆的石榴红宫装,又在鬓边簪上支红宝石簪子,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直到觉得满意了,才提着裙摆往养心殿去。
路过御花园时,她迎面撞见了阿婉。阿婉正逗着怀里的小公主,阳光洒在她脸上,温柔得像幅画。
“姐姐。”玉答应停下脚步,故意挺了挺腰,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阿婉抬眼看向她,目光在她脸上一扫,最终落在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上,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妹妹这是……有喜事了?”
玉答应没想到她这么直接,愣了愣,随即扬起下巴,像只斗胜的孔雀:“是,臣妾刚请太医诊过,怀上了。”
阿婉抱着孩子,轻轻拍了拍,语气平淡:“那可要恭喜妹妹了。陛下知道了吗?”
“正要去告诉他。”玉答应说着,绕过她就要走。
“妹妹且慢。”阿婉忽然开口,声音清浅,“刚怀上的胎像最是不稳,妹妹还是仔细些好。这宫里的路滑,若是摔着了,可就不好了。”
玉答应的脚步顿住,后背莫名窜起一股寒意。她回头看了看阿婉,见她依旧笑得温和,仿佛只是真心提醒。可那话语里的深意,却让她心里发毛。
“多谢姐姐关心,臣妾会小心的。”她咬了咬牙,转身快步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阿婉怀里的小公主忽然咯咯笑了起来,小手抓住了她的衣襟。阿婉低头吻了吻女儿的额头,轻声道:“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养心殿的门被推开,玉答应带着满脸的喜色走了进去,她没看见,身后不远处,秦风正将一张纸条递给阿婉的宫女,纸条上写着——“胎脉异常,似有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