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的p2+实验室里,空气仿佛都带着冰冷的消毒水味道。林辰穿着白大褂,在一众专家和中心领导的陪同下,走在光洁如镜的走廊上。他的目光扫过一排排精密的仪器和储存着无数生物样本的液氮罐,神情专注而严肃。
“林市长,这是我们最新引进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主要用于病原微生物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溯源工作。”戴着厚厚眼镜的首席专家李教授介绍道,语气中带着科研人员的自豪。
林辰停下脚步,看似随意地问道:“李教授,像这类设备,以及产生的数据,安全管控等级如何?比如,有没有可能……被非授权访问或窃取?”
李教授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理论上,我们的内网是物理隔离的,数据调取需要多重权限审批。但是……”他犹豫了一下,声音压低了些,“如果是拥有高级别访问权限的内部人员,或者通过某些我们尚未察觉的供应链漏洞植入的后门……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林辰的心微微一沉。这正是“深蓝”序列担心的问题。“新视野研究基金”资助的项目,往往能让他们的人以“合作专家”或“技术顾问”的身份,获得相当程度的访问权限。
“看来我们的生物安全防线,还需要进一步加固。”林辰语气凝重,“尤其是针对外部合作项目的数据流向监管,必须做到滴水不漏。李教授,这件事由你牵头,尽快拿出一套升级方案。”
“是,市长,我们一定尽快落实。”李教授连忙应下,他能感觉到市长对这件事非同寻常的重视。
视察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紧绷的氛围中结束。坐回车里,林辰揉了揉眉心。李教授那句“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几乎印证了他的担忧。“星辉资本”对基因数据的觊觎,绝非商业行为那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的目的,让他脊背发凉。
手机震动,是“深蓝”序列的加密信息,只有简短一行字:“‘信鸽’确认,目标数据包曾尝试通过未记录端口外传,触发初级警报后被拦截。源头指向三号实验室第三方合作终端。”
三号实验室,正是李教授团队与“新视野研究基金”合作项目的所在地!
对手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行动了,就在他的眼皮底下。林辰眼中寒光一闪,必须尽快收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傍晚,林辰罕见地准时下班。他驱车没有回市政府招待所,而是直接开往家的方向。
推开家门,一股温暖的气息夹杂着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沈清秋系着围裙,正在厨房忙碌,听到开门声,探出头来,脸上带着一丝浅淡却真实的笑意:“回来了?洗手吃饭,今天炖了你爱喝的排骨汤。”
客厅里,刚学会走路不久的林湛,正摇摇晃晃地追着一个彩色皮球,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看到爸爸回来,他立刻放弃皮球,张开小手,跌跌撞撞地扑过来,嘴里含糊地喊着:“爸……爸……”
那一刻,林辰感觉白天在实验室里感受到的所有冰冷和沉重,都被儿子这声软糯的呼唤和妻子厨房里传来的烟火气驱散了。他弯腰一把将儿子抱起来,高高举起,小家伙发出咯咯的笑声,小手胡乱地抓着他的头发和脸颊。
这种纯粹的、毫无保留的依赖和快乐,像一道暖流,冲刷着他内心的疲惫和紧绷。
吃饭的时候,气氛难得的温馨。沈清秋没有再提任何关于工作或者流言的事情,只是细心地给他盛汤夹菜,说着儿子今天的趣事——湛湛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新词,差点把家里的花瓶打翻了等等。
林辰安静地听着,偶尔附和几句,目光落在沈清秋柔和的脸庞上。他看到她眼下的淡淡青黑似乎消散了一些,眉宇间的郁结也化开了不少。他知道,他昨天那条主动约去公园的信息,以及今天的准时回家,对她而言,就是一种无声的安抚和承诺。
“明天去公园,给湛湛带上那个小帐篷吧,他喜欢在里面钻来钻去。”林辰开口道。
沈清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点点头:“好。”
饭后,林辰陪着儿子在爬行垫上玩积木,沈清秋在一旁收拾厨房。看着父亲笨拙却耐心地试图理解儿子“搭建”的抽象作品,沈清秋靠在厨房门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柔的弧度。
也许,外面的风雨真的很大,但只要这个家还在,只要他还愿意回来,愿意为她和孩子留出一片空间,那她就还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夜深人静,林湛终于玩累了,在沈清秋轻柔的摇篮曲中沉沉睡去。林辰站在儿童床边,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心中一片柔软,却也更加坚定。
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守护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平静吗?
他回到书房,关上门,脸上的温情被冷静取代。他打开加密电脑,开始起草一份给陈主任和廖民生的联合行动计划纲要。目标:以“清源”行动和生物安全检查为契机,同步收网,彻底斩断“星辉资本”通过“环宇贸易”和“新视野研究基金”在海州编织的黑手。
实验室的阴影必须驱散,而家的微光,必须守护。这不仅仅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关于守护的战争。他,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