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买卖太划算了!
“成!成交!”
周满囤生怕林向阳反悔,一口答应下来,脸上笑开了花,“向阳你小子真是厚道!帮了叔大忙了!你放心,废铁包在叔身上,保证给你挑好的、实在的!一百斤,只多不少!”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新炉灶红火燃烧,烤出香甜流蜜红薯的美好前景。
“那就说定了。”
林向阳点点头,“您先把废铁运过来,堆到我院里墙角就成。我看料备齐了,就抽空过去帮您砌。”
“好好好!我这就去弄!马上!”
周满囤喜不自胜,连那块五毛钱都忘了收回去,揣回怀里,转身就兴冲冲地往外走,脚步轻快得像换了个人。
看着周满囤消失的背影,卫国忍不住凑过来:“大哥,你要那些破铁疙瘩干啥?咱家又用不上,占地方不说,下雨还生锈。”
晓梅也若有所思:“大哥,用技术换废铁,虽然比只收一块五显得值,但……是不是还是亏了?”
林向阳看着弟妹们疑惑的眼神,微微一笑,走到那堆废旧铁料前,捡起一块锈迹斑斑、形状奇特的零件在手中掂了掂。
“晓梅,记账。今日,技术输出一次,标的:二次燃烧节能窑建造技术。收入:约定废旧铁料一百斤,暂未入库。”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眼前的院墙,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是废铁,在咱们手里,说不定就是未来造机器、改工具的‘筋骨’。现在看着不值钱,等我们需要的时候,就知道它们的宝贵了。这叫……资源储备。”
他没有深入解释柴油机的改造蓝图,那对弟妹们来说还太遥远。
但他要从小给他们灌输这种“变废为宝”、“长远规划”的意识。
接下来的两天,周满囤果然信守承诺,吭哧吭哧地用板车拉来了好几趟废旧铁料。
有断裂的农具头、报废的锅底、扭曲的铁棍、锈死的轴承外壳……林林总总,堆在林家小屋外墙角,很快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铁山,重量远超一百斤。
周满囤似乎想用数量弥补“质量”上的“亏欠”,显得格外卖力。
林向阳仔细检查了这些铁料,大多虽然锈蚀,但材质尚可,厚度足够,正是他需要的类型。他满意地点点头。
然后,他选了个下午,带着工具去了周家。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保留(在民用炉灶层面),亲自上手,指挥着周满囤打下手,和泥、砌砖、预留风道、安装他特制的简易陶土扰流片……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
当新炉灶第一次点火,那迅猛而均匀的升温速度,那几乎看不到的淡淡青烟,以及放入红薯后那诱人的焦香快速弥漫开来时,周满囤激动得手都在抖,对着林向阳千恩万谢,之前的那些龃龉仿佛从未发生过。
周家拥有高效节能窑的消息很快传开。
院里其他几户同样被燃料问题困扰、或者也有点小生意心思的人家,看到周家的实例,心思也都活络起来。
有人试探着来问林向阳,是否也能“帮”他们家改造或者新建炉灶,条件好商量。
林向阳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完全拒绝,只是表示需要看看材料和时间。
他知道,技术输出的口子不能开得太大,否则会迅速摊薄其价值,甚至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必须控制节奏,或许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情资源,用来交换更急需的东西,或者维系关键的关系。
但无论如何,这“首笔技术输出”的成功,意义非凡。
它标志着林向阳的生存策略,从单纯的“利用技术自救”,开始向“技术变现”和“资源整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那堆在墙角的、在旁人看来如同垃圾的废旧铁料,在他眼中,却是一个小小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聚宝盆”,是他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第一块基石。
夜晚,油灯下。
林向阳翻看着晓梅更新后的账本,在“资产”一栏的角落里,添上了一行小字:“库存铁料:约一百五十斤(估值待定)。”
他看着那行字,嘴角微微勾起。
然而,他的目光随即落到屋内更深处,那被旧帆布覆盖着的、沉默的柴油机轮廓上。
用这些“废铁”,能让它重新轰鸣吗?
周满囤在搬运铁料时,似乎无意中提起,合作社最近清理仓库,好像还清出来几个更大型的、锈得更厉害的“铁疙瘩”,据说是什么旧机器上拆下来的,因为太沉太占地方,正准备找机会当废铁处理掉……
那些“铁疙瘩”,又会是什么?
周满囤运来的那堆废旧铁料,在林家小屋外墙角垒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小小山丘,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沉黯而坚实的金属光泽。
对于大杂院里绝大多数邻居而言,这不过是一堆碍眼且无用的破烂,甚至有人私下嘀咕林家小子是不是魔怔了,用能下金蛋的炉子技术就换了这么一堆废铁,简直是亏到了姥姥家。
唯有林向阳自己清楚,这些在旁人眼中与垃圾无异的“破烂”,对他而言,意味着未来无限的可能。
那是他构思中诸多小发明、小改造,乃至那台沉睡的柴油机重获新生所必需的“工业筋骨”。
晓梅在家庭账本“资产”栏郑重添上的那一笔“库存铁料:约一百五十斤(估值待定)”,更是赋予了这堆冷硬之物一种关乎家庭未来发展的、沉甸甸的希望。
技术输出的首战告捷,不仅带来了宝贵的原材料储备,更无形中提升了大杂院的话语权。
连平日里算盘打得最精、心眼最多的周满囤,如今见了林向阳,也多是陪着笑脸,主动打招呼。
毕竟,他家烤红薯生意的兴衰,某种程度上已与林家的技术善意捆绑在了一起。这是一种微妙而牢固的利益纽带。
外部环境的暂时缓和,并未让林向阳放松警惕。
他深知,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