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诛连九族。
朝野震惊。
崔家如今权势滔天。
有必要搭上九族的命去谋反吗?
他们有一个流着一半崔家血液的皇子。
全力扶持大皇子,待大皇子登基,崔家可以再鼎盛百年。
崔承翊成为一家之主后,怎么就贪心成了这样?
众人都是满脸的疑惑不解。
理解不了崔家的贪心。
真是放着康庄大道偏不走,非要拉着九族一起去死。
真是可怜了那些还没来得及享受美好年华的孩子。
那些日,正午门外,血流成河。
消息传到坤宁宫。
皇后疯了!
她接受不了兄长的背叛。
原来,兄长信誓旦旦要扶持她的儿子,都是假的。
大皇子只是兄长的踏脚石。
在审讯的过程中,知道了脱罪无望。
崔家几个知道内幕的子弟,把一切都说了。
他们一致指证,就是家主想要当皇帝了。
才以救大皇子的名义逼宫。
皇后披头散发,眼神空洞地在坤宁宫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不可能,兄长不会如此糊涂……”。
突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冲到桌前,抓起纸笔,颤抖着手写下一封信,唤来心腹嬷嬷,“快,把这信送到大皇子府上,务必交到他手中!”
嬷嬷眼中有泪,“娘娘!大皇子不在府中。”
“不在府中,他难道进宫了,是不是在御书房,本宫亲自去看他。”
说完就要朝外跑去。
她此时正赤着脚。
嬷嬷和宫女赶紧把她拉回来 ,“娘娘!您先歇会,大皇子,等一下就回来看您了。”
皇后混混沌沌的,“嗯,我在宫中等他。”
她乖乖地坐下来。
一双赤足晃来晃去。
嬷嬷几次想帮她穿上鞋袜。
她不肯,穿上去又脱下来了。
几次三番后,崔嬷嬷也放弃了。
算了吧!人都已经成了这样了,也没有几日好活了。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崔嬷嬷是看着皇后长大的。
皇后短暂的一生根本没有过舒心的日子。
从小,她就知道,自己将来是要为崔家谋利益的。
她从没有为自己活过一日。
如今,皇后谁都不认识了。
只记得大皇子。
可是,大皇子关在了天牢。
皇帝就没有把他放出来的意思。
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如今的坤宁宫,没有一点消息来源。
宫里的人都是拜高踩低的人。
如今的皇后,娘家死绝了。
她因为是出嫁女,才免了一死。
可是宫中哪个不是人精。
皇后被废,是早晚的事。
大皇子被抓,虽然很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也已经知道,大皇子完了。
对于毫无价值的人,人人都会狠狠地踩上一脚。
就是皇后也不例外。
如今坤宁宫的吃食,都不知道掉了多少档次。
就在皇后痴痴等待大皇子时,一个小太监畏畏缩缩地走进坤宁宫。
他压低声音,对崔嬷嬷说:“嬷嬷,奴才刚得了消息,大皇子……大皇子在牢里自尽了。”
崔嬷嬷脸色瞬间煞白,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她强撑着稳住身形,眼神慌乱。
崔嬷嬷不知该如何把这消息告诉皇后。
可皇后似有感应,突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崔嬷嬷,“嬷嬷,你有我儿的消息了,对不对?”
崔嬷嬷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皇后却突然笑了起来,笑声癫狂,“他死了,是不是?本宫就知道,本宫就知道……”
笑声戛然而止,皇后直直地倒了下去。
宫女们慌成一团,崔嬷嬷颤抖着探了探皇后的鼻息,还有微弱的气息。
可这之后,皇后便彻底没了生气,每日只是呆呆地坐着,任谁唤她都没有反应。
曾经那个端庄高贵的皇后,如今如同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在这冰冷的坤宁宫中,慢慢凋零。
崔嬷嬷派宫女出去打听。
大皇子是不是真的自戕了?
她不相信,大皇子会这么糊涂。
皇后难得清醒,“不用去打听,本宫的儿子是被人害死了,一定是李贵妃那个贱人。”
皇后的眼神无比清明。
此时她的脸上有皇后的威严。
“皇上驾到!”
大太监尖利的声音传来。
坤宁宫呼啦啦跪了一地。
皇后看着大殿门口。
面无表情。
崔嬷嬷立即扯了扯皇后的衣角。
示意她跪下接驾。
自从崔家出事后,皇帝就没有踏进坤宁宫半步。
坤宁宫众人都在祈祷,但愿皇帝看在以前的情分上,饶过皇后一命。
皇后发疯的消息如果传出去,皇帝将颜面扫地。
皇后的归宿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此时的皇后却像是没看到皇帝一般,依旧直直坐着。
皇帝面色阴沉,大步走到皇后跟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皇后,如今崔家的人死光了,你可是对朕不满?”
皇后瞟了她一眼,没有做声。
此时,她的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复仇。
皇帝如今好好的,崔家却在盛京消失了。
就连她的儿子,也没能逃过被害死的命运。
凭什么?
只有她一个人承受这份痛苦。
“皇上,我崔家忠心耿耿,何来谋逆之说?不过是有你想要铲除崔家罢了。我儿更是死得不明不白,皇上难道就不想彻查吗?”
皇帝的眸光闪了闪。
大皇子的死,他不会说出真相。
自戕是皇帝留给他最好的体面。
不过皇帝有点意外。
不是说皇后神志不清吗?
为何看上去这么清醒?
只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既然她知道大皇子死了,
为何会如此镇定。
她不该歇斯底里讨说法吗?
果然,皇后还是不清醒。
皇帝看到他心如死灰的样子,眉头紧皱,“大皇子畏罪自尽,朕也深感痛心。”
皇后此时的眼神中才有了绝望与愤怒,“畏罪自尽?皇上觉得本宫的儿子这么经不起事吗?
皇帝一噎。
确实,大皇子确实不会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