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隐忧
汇集而来的线索,如同几股冰冷的暗流,在西安城新生喧闹的表象下悄然交汇。那种在胜利初期曾被短暂压抑的警觉,再次于陆明远、吴忠友等原“长安小组”核心成员的心中苏醒,并逐渐凝聚成一种沉甸甸的隐忧。
市公安局技术处对赵致远移交的那些标记书籍的分析有了初步结果。结论令人不安:那些细小的标记,经过比对和破译,并非随手的涂鸦,而是一种经过设计的简易密码,其内容指向了几个西安城内地下的、或半地下的关键节点坐标,其中就包括了西城根区域的废弃防空洞系统,以及……一处连“长庚计划”核心清单上都未曾明确标注、但实际非常重要的——古城地下部分排水干线的关键汇流枢纽。
“排水干线汇流枢纽……”陆明远在军管会自己的办公室内,对着摊开的地下管网图(这是接收旧工务局档案的一部分),眉头紧锁。这个地方若被大量炸药破坏,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可能导致大片城区地下结构受损、地面塌陷,更可能因污水倒灌和系统瘫痪而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灾难。敌人其心可诛!
与此同时,吴忠友在档案馆的“待查”笔记也增添了新的内容。他通过交叉比对旧参谋部、工兵部队和物资部门的零散档案,发现那些异常申领的“特种工程材料”,在时间线上与标记书籍中暗示的坐标活动期存在重叠。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份被不慎混入普通基建档案的、关于“西区人防工事(部分废弃)临时启用备案”的模糊记录,签署部门含糊,用途写着“特殊物资临时堆放”,但备案编号却与已知的“福昌货栈”相关文件对不上,指向了另一个更隐蔽的、可能存在的备用仓库或行动据点。
雷万山那边,利用其在新岗位的便利,带着几个绝对可靠的、原行动队的老部下,以“排查治安隐患”为名,对西城根一带的废弃防空洞进行了几次外围侦察。他们发现,其中一个入口处有近期车辆轮胎碾压的新鲜痕迹,与梅姐听来的“生面孔打听”传闻相互印证。但由于缺乏确切证据和搜查令,他们无法深入洞内探查,只能将情况上报,并加强了外围的隐蔽监视。一种被无形眼睛窥视的感觉,让雷万山这样的老战士都感到脊背发凉。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了西城根,指向了那些被遗忘在城市地下的黑暗脉络。一个令人不安的推论逐渐清晰:徐远舟在溃败前,很可能不仅策划了“长庚”主计划,还布置了一条或多条更深、更隐蔽的辅助破坏线或潜伏力量。“灰烬”部队或许只是明面上的棋子,而真正的杀招,或者说是失败后的报复性后手,就隐藏在这些地下迷宫中,由少数未被列入主要名单的死硬分子掌握。
这不再是零散的疑点,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尚未完全暴露的 隐忧。
“掌柜的,”在一次于陆明远家中进行的、极其隐秘的小范围碰头中,赵致远语气沉重,“情况看来比我们想的要复杂。这不像是一两个漏网之鱼的小打小闹,更像是有组织的残留活动。”
陆明远默默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吴忠友、赵致远和江静云,雷万山因为值班未到。窗外月色朦胧,将房间内凝重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重。
“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也更顽固。”陆明远的声音低沉,“他们像鼹鼠一样钻进了地下。我们现在缺乏关键的、能直接采取行动的证据。大规模的搜查会打草惊蛇,也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江静云忍不住说道,脸上写满了焦虑。
“当然不能。”陆明远打断她,眼神锐利,“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但要换一种方式。明面上的调查由公安局相关部门按程序进行。而我们……”他顿了顿,“我们要利用我们的优势,从侧面切入。”
他看向吴忠友:“忠友,你继续在档案里深挖,重点查找与西城根防空洞系统、地下排水管网相关的所有历史图纸、修建记录、以及任何异常的人员、物资调动信息,哪怕是看似最不起眼的。敌人要利用这些设施,必然会在历史上留下蛛丝马迹。”
他又看向赵致远和江静云:“致远,你利用在文教系统工作的便利,留意是否有相关的、涉及这些地下区域的旧地图、学术研究报告流散出来,或者是否有背景复杂的旧人员对这些信息表现出异常兴趣。静云,你在公安局内部,留意是否有异常的通讯信号,或者关于西城根区域的、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零星报案或群众反映。”
最后,他沉声道:“我会通过我的渠道,密切关注内部留用人员的动态,尤其是那份名单上的人。同时,协调雷万山,让他的监视更隐蔽,更有针对性。我们必须在敌人再次动手之前,把他们从地底下挖出来!”
分工明确,一张无形的调查网再次撒开。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清楚,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明处的徐远舟,而是潜藏于城市阴影中的、未知的敌人。这种敌暗我明的态势,使得那份 隐忧 更加具体而尖锐。
吴忠友回到档案馆,感觉手中那些泛黄的纸页仿佛都带上了重量。他知道,自己正在与时间赛跑,与隐藏的对手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他翻阅着一张张陈旧的地下管线图,目光如同探针,搜寻着任何可能被忽略的注释、修改痕迹或不合理的走向。
在一张标注为“民国二十五年勘测”的西城根地下排水干线局部图纸上,他的目光骤然停住。图纸的一角,有一处用极淡的、不同于原图墨色的笔迹,添加了一个小小的箭头和一组数字,指向干线侧壁的一个位置。那组数字……他迅速翻出自己的“待查”笔记本,与之前记录的异常车辆调度记录中的一个编号交叉对比——高度吻合!
他的心猛地一沉。这不是巧合。敌人不仅知道这个地方,而且很可能已经在那里做了手脚!这份隐忧 ,正在迅速转变为迫在眉睫的威胁。
他必须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陆明远。然而,就在他准备起身时,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档案馆窗外对面的街角,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在黑暗中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在窥视着这扇亮着灯的窗户。当他定睛看去时,那人影却又消失不见了。
是错觉,还是……真正的暗影 ,已经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