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布局
“石窟”安全屋内,空气因新发现的“寄生编码”而显得愈发粘稠、紧绷。江静云的突破像一束探照灯,短暂地刺穿了部分迷雾,却也让迷雾之后更庞大的阴影轮廓显露出一角,令人心悸。
陆明远站在那张承载了无数标记与伤痛的西安地图前,目光如炬,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敌人的“布局”已然升级,技术与人谋深度嵌套,那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被动应对只有死路一条,小组必须主动出击,在这棋局的中盘,落下自己的棋子,布下自己的局。
“静云,”他声音沉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你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对‘寄生编码’信号的持续监控日志。精确到秒,记录每一次出现的时长、信号强度细微变化,以及对应的‘钟摆’主信号活动状态。尝试寻找其发射的规律——是否与特定时间,如敌机关换班、城内重大活动等,特定地点,可况结合我们已知的敌重要机构位置,是否存在潜在关联。”
“明白。”江静云郑重点头,她知道自己此刻化身为猎手,追踪着那无形猎犬留下的最细微气息。
“万山,”陆明远转向雷万山,目光锐利,“两件事。第一,加强对‘沉舟’那条线的保护性监控。在我们主动联系他之后,要确保他传递信息渠道的绝对安全,并留意有无可疑人员对他或他接触的老文书产生兴趣。第二,启动‘灰鸽’。”
“启动‘灰鸽’?”雷万山浓眉一挑,那个被控制的内奸,还能有什么用?
“对。”陆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徐远舟不是想知道老君洞和光化门的‘密道’进展吗?我们就给他‘进展’。让‘灰鸽’按照我们之前的指令,向他上线汇报:‘勘探受阻,需进口专用钻探设备,已通过黑市联系港商,预计十日后到货’。同时,暗示资金不足,请求支援。”
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利用已被控制的“灰鸽”传递半真半假的信息——拖延时间(十日),暗示可能存在真实交易(黑市港商),并索要资金。目的有三:一是继续将徐远舟的注意力引向错误方向(密道勘探);二是试探其反应,看他是否会调动资源,甚至可能通过资金流向暴露更多线索;三是,如果运气好,或许能真的从徐远舟那里“套”出一点活动经费,缓解小组的资金压力。
“这叫……搂草打兔子。”陆明远嘴角勾起一丝几乎没有弧度的冷笑,“但要确保‘灰鸽’在我们的完全控制下,他发出的每一个字,都必须经过我们的审核。”
“放心,掌柜的,他耍不了花样!”雷万山狞笑一下,握紧了拳头。
“最后,”陆明远的目光回到地图上,手指缓缓划过城墙线,“是我们自己的核心‘布局’。‘沉舟’那边,必须加码了。”
他亲自起草了给“沉舟”的指令,不再仅仅是观察和建立关系,而是提出了更明确、也更危险的要求: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那老文书能够“偶然”地看到或接触到一些关于城防兵力调整的、非最核心但属内部流通的文件草案或会议纪要抄送件。目的是测试老文书的反应,看他是否会主动打听、复制,或者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同时,指令“沉舟”开始留意工兵指挥部内部,有无因最新城防调整计划而产生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会议或文件往来,试图勾勒出敌人城防体系调整的大致框架和负责部门。
这是一个精细且危险的诱导过程,如同在悬崖边引导盲人行走,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新的“布局”如同三根无形的丝线,从“石窟”内悄然射出,一根探向虚无的电波,一根牵动敌人的神经,一根则试图撬开坚固堡垒的缝隙。
江静云彻底沉浸在了电波的海洋中。她像一位耐心的织工,将每一个捕捉到的“寄生编码”信号标记在时间轴上,并与雷万山提供的城内每日大事记(如敌军政要员活动、戒严区域变化等)进行交叉比对。几天下来,她发现这些信号的出现并非完全随机,其在深夜至凌晨时段的活跃度明显高于白天,而且有几次信号强度的微弱增强,似乎与城内其他区域短暂的停电检修存在时间上的重合?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加速,是否意味着其接收端或中继设备对电力供应敏感?
雷万山则高效地执行着陆明远的指令。“灰鸽”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乖顺地发出了求援信息。而针对“沉舟”的保护网也悄然张开,确保这条脆弱的生命线不会在关键时刻断裂。
几天后,“沉舟”通过死信箱传来了回音。他汇报,已按照指令,在一次办公室闲聊中,“无意”间向那老文书提及某份关于城墙垛口修复经费的报告草案似乎有误,引其好奇。老文书果然私下找他核对,并顺势看到了草案中提及的、与某个营兵力临时驻防区域调整相关的附带说明。老文书当时并未多问,但眼神有些异样,第二天工作时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鱼儿……似乎嗅到饵了。”陆明远看着“沉舟”的报告,心中既期待又警惕。这是一次成功的试探,证明老文书对这类信息并非无动于衷。但下一步该如何?是继续投放更诱人的饵料,还是……
与此同时,“灰鸽”那条线也起了波澜。他的“上线”做出了回应,没有直接提供资金,而是要求“灰鸽”提供更具体的“港商”信息和交易细节,并表示“上峰”对此事高度重视,会派“专员”协助。
“专员?”陆明远接到雷万山的汇报,眉头紧锁。徐远舟果然狡猾,不肯轻易出钱,反而要派人介入。这“专员”是技术专家,还是行动特务?其到来,是机会,还是更大的风险?
而江静云那里的监控,也捕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灰鸽”发出求援信息后约十二小时,以及“沉舟”报告老文书异样后约六小时,“寄生编码”信号都出现了短暂的、模式高度相似的活跃期!
时间上的关联性,无法用巧合来解释!
陆明远站在地图前,将这三个点——“灰鸽”信息发出、“沉舟”报告、寄生信号活跃——在脑海中连成线。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推论逐渐清晰:那个真正的、隐藏至深的“影子”,很可能不仅潜伏在小组内部,而且其活动,与“灰鸽”这条线,甚至可能与“沉舟”那条线,都存在某种间接而隐秘的关联!他(她)或许无法直接接触核心,却能通过某些不为人知的渠道,感知到小组外围的动向,并通过那幽灵般的寄生编码,向徐远舟传递着预警或确认信息!
这个“影子”,比想象中更接近小组的运作核心!
局势瞬间变得更加凶险。每一步布局,都可能在那双隐藏的眼睛注视下进行。
“掌柜的,我们……”雷万山看着陆明远凝重的脸色,感受到了压力。
陆明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惧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自乱阵脚。他走到桌边,拿起代表己方棋子的标记,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地图。
“布局已成,虚实已现。”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现在,到了我们必须落子的时候了。无论是为了撬开城防的秘密,还是为了揪出内部的鬼魅,我们都必须往前走,不能回头!”
下一步落子,将指向何方?是冒险加深对老文书的诱导,是应对即将到来的“专员”,还是针对那可能与内部“影子”相关的寄生信号活动,设下一个请君入瓮的局?
所有的谋划与等待,都将在接下来的落子中,迎来第一次残酷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