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险情】突击大搜查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西安城南的街巷沉睡在暑热尚未完全散去的沉闷空气中,只有几声零星的犬吠,更添几分不安。
西仓巷甲七号院内,江静云和衣而卧,却并未真正入睡。傍晚时分,她通过菜市场一个相熟的菜贩(也是组织的秘密交通员)收到了一枚特殊的铜钱——里面是陆明远用密码写就的紧急警告。虽然无法完全破译所有细节,但“天气转阴,或有雷雨”和“暂停鸣笛”的核心指令,她瞬间明了。
危险临近!侦测车出动,搜索即将开始!
她立刻行动起来。没有丝毫犹豫,她冒着风险,在夜色掩护下再次潜入杂物间,将那台珍贵的电台从顶棚取下。她没有试图将其转移出院子——深更半夜,携带一个可疑的箱子出门,无异于自投罗网。她选择了最危险,也最出人意料的地方——院内那口早已废弃、只剩半缸污浊雨水的太平缸。她用油布将电台层层包裹,捆扎结实,系上石块,趁着四下无人,将其缓缓沉入缸底。水面泛起几圈涟漪,很快恢复了死寂。
做完这一切,她清理掉所有痕迹,回到自己那间狭小的租屋,和衣躺下,耳朵却竖得像雷达,捕捉着院外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声响。
凌晨两点左右,预期的“雷雨”终于降临。
粗暴的砸门声、厉声的呵斥、杂乱的脚步声、孩子的哭闹声……瞬间撕裂了夜的宁静。
“开门!保密局查户口!搜查违禁品!”
“快!快!所有人都到院子里来!”
江静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她强迫自己冷静。她迅速将藏有密码本和零星资料的鞋垫塞进鞋里,穿上,又检查了一遍房间,确认没有任何可疑物品,这才跟着其他被惊醒、惶恐不安的租客们,一起被驱赶到院子中央。
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着院门,几个穿着便衣、眼神凶狠的行动队员则像猎狗一样,打着手电,挨家挨户地冲进房间,翻箱倒柜。刺耳的木器碎裂声、物品被抛掷的声音不绝于耳。
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小头目,站在院子中央,冷电般的目光扫过挤在一起、瑟瑟发抖的租客们。
江静云低下头,缩在几个妇人身后,尽量让自己不引人注意。她能感觉到那审视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扫过,停留了一瞬,又移开了。
“报告!东屋没有!”
“西屋也没有发现!”
“北屋……都是些破烂!”
搜查的队员陆续回来报告,声音带着一丝不耐烦和失望。
那小头目的眉头皱了起来,目光再次扫过院子,最终落在了角落那间堆放杂物的披厦和旁边那口显眼的太平缸上。
“那里!还有那口破缸!搜仔细点!”他用手电指向那边。
江静云的呼吸几乎停滞。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仿佛要挣脱出来。
两个队员骂骂咧咧地走向披厦,用力踹开虚掩的木门,手电光在里面胡乱照射,用刺刀在杂物堆里捅来捅去,扬起漫天灰尘。另一个队员则走到太平缸前,用手电朝里照了照。
浑浊的污水在手电光下泛着晦暗的光,水面漂浮着一些烂树叶和杂物。
“头儿,就一缸臭水,啥也没有!”那队员捂着鼻子,嫌恶地报告。
小头目不死心,亲自走过去,夺过手电,又仔细照了一遍。污水深不见底,除了令人作呕的气味,确实看不到任何异常。
“妈的!”他低骂一声,显然一无所获让他很是恼火。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摩托车声,一个通讯兵跑进来,在小头目耳边低语了几句。
小头目脸色微变,随即挥了挥手:“收队!去下一条巷子!”
如同潮水般,这群凶神恶煞的人来得快,去得也快。院子里只剩下满地狼藉和惊魂未定的租客们低低的啜泣与议论。
江静云缓缓松了口气,后背已被冷汗完全浸湿。她悄悄看了一眼那口沉寂的太平缸,电台,暂时安全了。
然而,她的心并未完全放下。这次搜查,目标明确,范围精准,绝不仅仅是例行公事。这说明敌人已经将搜索圈缩小到了这一带,并且怀疑的重点就是电台。
徐远舟的鼻子,比想象的更灵。
虽然这次侥幸过关,但这里,已经不再安全。电台必须尽快转移,她自己,也需要考虑撤离这个已经暴露的落脚点。
危机,只是暂时退去,远未解除。
与此同时,竹笆市,德裕典当行外,也同样经历了一场虚惊。几个士兵和便衣闯进来,胡乱搜查了一番,重点检查了柜台、货架和陆明远的卧室,甚至翻动了他书架上的那些古籍。
陆明远全程配合,神色坦然,甚至主动打开箱笼让他们检查。他事先已将任何可能引起怀疑的物品都做了妥善处理或隐藏。搜查者一无所获,悻悻离去。
陆明远站在被翻得凌乱的房间里,面色沉静。他知道,这次搜查,是徐远舟敲山震虎的手段。自己和江静云,都已经被牢牢盯上了。
他必须尽快做出应对。电台需要转移,江静云需要更安全的身份和落脚点,而他自己,也需要准备好应对徐远舟下一步、可能更直接的攻击。
他走到书桌前,目光落在那本被翻动过、但未被在意《旧唐书》上。
下一次联络,必须更加隐蔽。也许,真正重要的信息,就该藏在最显眼,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险情暂时化险为夷,但更严峻的考验,已迫在眉睫。悬念在于,陆明远将如何利用这本《旧唐书》,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完成下一次至关重要的沟通?而那台沉睡在太平缸底的电台,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