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卡匣罢工!齿轮残片的“钉子危机”
工坊里的红薯香还没散,青铜卡匣突然“咔哒”一声僵住——原本旋转的齿轮组卡住了,蓝光像喘不过气的灯泡,闪了三下就暗下去一半。二牛正啃着玉米,玉米棒“啪”地掉在地上:“卡匣咋了?是不是嫌我吃太多?”
瘦猴凑过去,用放大镜一看,齿轮组最核心的青铜齿轮缺了个齿,断口处还沾着暗蚀影的黑泥:“上一章在地底被暗蚀影撞的!齿轮断了,得修复——但不能用螺丝!螺丝是金属,会干扰灵能传导,卡匣的共振频率会乱!”
松婶举着锅铲凑过来:“不用螺丝?那用胶水?我家有糯米胶!”瘦猴摇头:“糯米胶会凝固灵能!得用榫卯结构!传统木工的老法子,不用钉子胶水,靠结构咬合,比螺丝还牢!比如故宫的木柱子,几百年地震都没倒,就是榫卯在扛着!”
二牛摸了摸后脑勺:“榫卯?是不是我爷爷那把木椅子?坐了三十年都没散架,不用钉子!”瘦猴眼睛亮了:“对!那就是直榫!但齿轮修复得用燕尾榫——形状像燕子尾巴,两边宽中间窄,插进去后拉不开,受力越大越紧,适合齿轮这种高速转动的地方!”
第二节:二牛的“钉子乌龙”与燕尾榫的“燕子尾巴”
修复齿轮的现场,二牛再次贡献“名场面”。瘦猴拿出青铜残片,要做燕尾榫:先在断齿处凿出“卯眼”(凹进去的燕子尾巴形状),再做“榫头”。
二牛抢过凿子:“我来!我凿过木柴!”结果凿了个方方正正的洞,瘦猴扶额:“你这是直榫!齿轮转起来会被甩开!燕尾榫得两边斜着,像燕子尾巴一样——看!”他拿起图纸,上面画着燕尾榫的示意图:“榫头的斜边和卯眼的斜边咬合,拉力越大,嵌得越紧,抗震性是直榫的三倍!”
二牛不服气:“那我用钉子钉行不行?”说着掏出陨铁钉,就要往齿轮上砸。松婶一锅铲拍在他手上:“钉你个头!钉子会把齿轮砸裂!榫卯是‘活’的,能缓冲震动;钉子是‘死’的,一震就松!”
瑶妹抿嘴笑,指尖在青铜残片上画太阳纹——金色纹路像细密的燕尾羽,覆盖在卯眼边缘:“太阳纹……增强咬合……灵能流畅……”瘦猴惊喜:“瑶妹的太阳纹能让榫卯的结合力提升50%!普通燕尾榫能扛100公斤拉力,现在能扛150公斤!”
二牛凑过去看太阳纹:“这纹路像我家的渔网!能捕鱼不?”瘦猴白了他一眼:“能‘捕’齿轮的震动!等下你就知道了!”
第三节:修复现场的“锅铲助攻”与齿轮转动的“咔哒声”
真正的修复开始了。瘦猴把榫头对准卯眼,二牛想帮忙推,结果用劲太大,榫头歪了。松婶一把抢过齿轮:“让我来!”她用锅铲按住齿轮,另一只手轻轻敲榫头,动作居然很稳:“我做过木工活!以前给二牛修过木凳子!”
“咔哒”一声——榫头完美嵌入卯眼!瘦猴用手拽了拽,纹丝不动:“成了!燕尾榫的自锁性生效了!现在转动齿轮试试!”二牛小心翼翼转动齿轮,卡匣突然“嗡”一声,蓝光全亮,齿轮组顺畅旋转,弹出新提示:“榫卯修复完成!灵核融合需要该结构的稳定性——下一步:前往榫卯古殿,寻找‘灵能榫卯基座’,支撑九颗晶核的共振!”
二牛跳起来:“榫卯古殿?是不是有很多木椅子?我要坐个够!”松婶一锅铲拍在他背上:“坐什么坐!先把你砸歪的榫头碎片捡起来!”众人哈哈大笑,工坊里的笑声混着齿轮的“咔哒”声,像一首欢快的歌。
第四节:榫卯原理的“古今对话”与下一章的“古殿伏笔”
瘦猴在石板上写科普总结,二牛蹲在旁边啃玉米:
1. 榫卯结构核心: 榫头(凸)+卯眼(凹),靠形状咬合,无需螺丝胶水,抗震性强(缓冲震动)。
2. 燕尾榫优势: 自锁性——拉力越大嵌得越紧,适合高速转动的齿轮、家具抽屉等。
3. 现代应用: 精密仪器(如钟表齿轮的连接)、环保家具(不用胶水更健康)、甚至某些汽车零件(轻量化且牢固)。
4. 太阳纹加持: 灵能融合榫卯,结合力提升50%,灵能传导效率增加30%。
松婶凑过来看:“原来榫卯这么厉害!我以后修家具再也不用钉子了!”瘦猴点头:“对!比如你家的衣柜,用燕尾榫连接抽屉,拉一万次都不会掉!”
卡匣突然闪烁,投影出榫卯古殿的地图:“古殿内有‘千年榫卯柱’,是灵能融合的关键。注意:古殿内有‘榫卯机关’,需用燕尾榫原理破解!”二牛摩拳擦掌:“机关?是不是像我玩过的木锁?我最会开了!”
瘦猴推了推眼镜:“古殿的机关应该是‘反向燕尾榫’——得用特定角度才能拉开!二牛你别乱碰,会被卡住的!”松婶笑着说:“卡住了正好,让你长长记性!”
众人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去榫卯古殿。二牛扛着陨铁撬棍,嘴里哼着小调:“榫卯榫卯,不用螺丝不用胶,齿轮转得哗哗响,古殿机关我来搞!”松婶追着他打:“你给我闭嘴!别把机关吵醒了!”
工坊的门关上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修复好的齿轮上,金色的太阳纹闪着微光——榫卯古殿的冒险,已经在等着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