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0章:凤舞九天**
**章引:** 十年风雨涅盘生,凤舞九天掌乾坤。俯瞰宫阙心愈硬,前路漫漫志凌云。
**内容:**
承熙七年的秋日,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持续数月的蒲党清算风暴终于尘埃落定,曾经盘根错节、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集团烟消云散,其核心人物或身陷囹圄,或流放边陲,或贬为庶民。牵连其中的各级官员多达数百,朝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与清洗。
紫宸殿内,昔日蒲忌植及其党羽站立的位置,已然换上了一批新的面孔。他们中有像张文远、李振、赵铭这样在对抗蒲党过程中崭露头角、证明了自己能力与忠诚的官员;也有在清算后期,因“幡然醒悟”或保持中立而得以留任,并对帝后表现出恭顺态度的原中间派;更有通过改良后的科举新晋提拔上来的寒门才俊,他们年轻,充满锐气,对赋予他们机会的皇帝与皇后心怀感激。
朝会的氛围焕然一新。以往那种暗流涌动、言不由衷、动辄以“祖制”、“稳妥”为名进行掣肘的景象大为减少。奏事者条理清晰,决策过程高效了许多。虽然依旧会有争论,但焦点更多地集中于政策本身利弊,而非派系之间的倾轧。云承睿端坐于龙椅之上,听着臣工们的奏报,做出决断,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曾经无处不在的、名为“辅政”的枷锁已然碎裂,**皇权**,真正地、完整地回到了他的手中。
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站在他身后的那个女人。
退朝后,云承睿信步登上皇宫最高的建筑——太极殿的殿顶露台(设定为皇家举行重大仪式前可登临俯瞰之处)。他极目远眺,整个皇宫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层叠的殿宇金碧辉煌,纵横的宫道井然有序,更远处,神都的街市坊里、烟火人间也隐约可见。一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陛下。”一个温和而沉静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云承睿回头,看见苏璃不知何时也登上了露台。她身着皇后常服,款式简洁却气度雍容,秋风拂起她鬓角的几缕发丝,阳光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躲藏在屏风后聆听朝政、需要小心翼翼隐藏锋芒的才人,也不是那个在感恩寺青灯古佛下艰难求存的尼姑,而是与他并肩站立在这权力之巅的**皇后**。
“璃儿,你来了。”云承睿伸出手,苏璃自然地走上前,将手放入他的掌心。两人并肩而立,共同俯瞰着这片属于他们的江山。
“你看,”云承睿指着下方,“蒲忌植倒了,朝堂气象一新。朕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实现父皇与朕的理想了。”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自信。
苏璃微微颔首,目光掠过那一片片巍峨的宫殿,最终落在遥远的天际线。她的眼神深邃,平静无波,并没有云承睿那般外露的激动。这一路走来,从绛雪轩到清晖阁,从感恩寺到凤仪宫,她失去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女儿云璎的夭折,如同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让她深刻理解了这深宫乃至这个时代的残酷。为了保护儿子云琮,为了生存,为了实现对云昭的承诺,也为了她内心深处那份不甘平庸的抱负,她不得不将自己锤炼得更加坚硬,甚至冷酷。
权谋、算计、利用、牺牲……这些曾经让她不适的手段,如今已如同呼吸般自然。她利用云承睿的信任与爱重,一步步铲除异己,巩固权力;她借助超越时代的见识,推行新政,积累威望;她甚至将女儿的死亡,也化作了攻击政敌的武器。内心那片属于现代苏璃的柔软角落,被层层包裹在坚硬的政治外壳之下。
她成功了。她成为了大周最尊贵的女人,拥有了影响这个庞大帝国走向的能力。云承睿对她几乎言听计从,朝堂之上,她的意志可以通过皇帝的旨意畅通无阻。
但是,这就够了吗?
苏璃的目光变得愈发悠远。扳倒蒲忌植,只是扫清了旧时代的障碍。这个帝国积弊已久,民生多艰,外部强邻环伺。云昭手册中描绘的那个“新中国”蓝图,依旧遥远。科举改良、水利兴修、农桑鼓励,都只是开始。更深层次的变革,比如律法、税制、土地,乃至更超越时代的科技应用,无不触及着更庞大、更顽固的利益阶层,也挑战着这个时代的认知极限。
未来的路,或许比过去更加艰难。她需要更强大的权力,不仅仅是作为皇后辅佐皇帝,而是……一种更绝对、更不容置疑的掌控力。一个模糊而惊人的念头,在她心底深处悄然滋生,如同暗夜中的星火,暂时微弱,却蕴含着颠覆一切的能量。
她紧了紧与云承睿交握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与力量。此刻,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是共享权柄的伴侣。但未来呢?当她的理念与他的认知产生冲突时?当她的野心超越后宫,渴望真正主宰这片天地时?
苏璃收回目光,转向云承睿,脸上露出了温婉而恰到好处的笑容,掩去了眼底所有的复杂思绪。
“是啊,陛下,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她轻声说道,声音随风飘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开拓者的决然。
凤舞九天,方兴未艾。她的道路,才刚刚启程。
**第二卷《凤舞大周》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