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云雾秘境归来已过半月,王明深居简出,一面巩固炼气四层的修为,一面则低调处理着秘境收获,将部分用不上的灵材、妖兽材料通过隐秘渠道兑换成灵石和所需丹药,并未声张。
这一日,他正在传功阁二层查阅一些关于筑基期瓶颈和本命法宝粗浅介绍的典籍,一名执事弟子悄然寻来,恭敬道:“王师弟,吴长老有请,在静心斋等候。”
王明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合上手中书卷,点头道:“有劳师兄带路。”
静心斋位于传功阁后方一处清幽竹林内,是吴清风长老平日静修、品茗之地。斋内陈设简朴,一桌数椅,一炉清香,窗外竹影婆娑,灵气氤氲。
王明踏入斋内,只见吴清风长老正背对着他,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摇曳的竹海。他今日未着长老服饰,仅是一袭普通的青色道袍,却更显仙风道骨。
“弟子王明,拜见长老。”王明躬身行礼,语气恭敬。
吴清风缓缓转身,温润如古井的目光落在王明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并未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股无形的压力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让人心凛。
王明心中澄澈,知道这是秘境归来后必然的一关。他悄然运转“归墟诀”,将自身气息稳定在炼气四层初阶,既显示出秘境中的“进步”,又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同时,《基础炼神诀》默默运转,将神识内敛,如同深潭。
片刻后,吴清风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秘境一行,看来你收获不小。”
“托长老洪福,弟子侥幸有些许所得,修为略有精进。”王明谨慎回答。
“哦?精进几何?”吴清风看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如同能穿透表象。
“弟子愚钝,于秘境中历经数次险境,侥幸突破至炼气四层。”王明如实相告,这本也瞒不住。
吴清风微微颔首,似乎并不意外,转而问道:“修行之道,根基为重。你且说说,何为‘炼气’之根本?”
这是一个看似基础,实则蕴含深意的问题。寻常弟子多半会回答“引气入体,打通经脉”之类。
王明略一沉吟,结合自身对轮回真意的理解,恭声道:“回长老,弟子浅见,炼气之根本,在于‘炼’与‘气’。‘气’乃天地灵气,万物本源之息;‘炼’则是去芜存菁,化外气为己用,锤炼肉身,滋养神魂,构筑道基。如同凡铁百炼成钢,灵气亦需千锤百炼,方能夯实根基,承载未来大道。”
他顿了顿,见吴清风神色不变,便继续道:“故而,炼气期并非一味追求灵气之多寡、境界提升之快慢,更在于‘质’的纯粹与‘基’的牢固。灵力愈是精纯凝练,对肉身神魂的滋养反哺愈是彻底,未来筑基、结丹方能水到渠成,道途方能走得更远。”
这番见解,已远超普通炼气弟子的认知范畴,隐隐触及了修行本质。吴清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抚须道:“你倒是看得明白。然则,如何确保灵力之‘纯’与根基之‘牢’?”
王明心中念头急转,知道这是考校的关键。他不能透露轮回传承,但可以说一些普世的道理和自己的体会。
“弟子以为,一在功法,需中正平和,循序渐进,忌急功近利;二在神识,需勤加锤炼,以神驭气,方能精细入微,剔除杂质;三在心境,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不为外物所惑,方能在漫长道途中持之以恒。”他结合自身修炼《基础炼神诀》和经历杀伐洗礼的体会,说出了这番话语。
“以神驭气……”吴清风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看向王明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意,“看来你在神识修炼上,颇有些心得。”
他不再追问,话锋一转:“你于炼丹、阵法之道似有兴趣,进展如何?”
王明心中一紧,知道这才是重点。他斟酌词句,将自己对丹道、阵法的理解,控制在了一个“天赋尚可、勤奋好学”的杂役弟子应有的水平,只提及了一些基础理论和尝试炼制低阶符箓、简单阵法的经历,隐去了轮回真气辅助和传承知识的部分。
吴清风静静听着,偶尔插言问上一两句,皆切中要害,显示出其在这两道上深厚的造诣。王明对答如流,虽未展露惊世才华,但其扎实的基础、清晰的思路以及对某些细节的独特见解,依旧让吴清风眼中赞赏之色渐浓。
问询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吴清风终于停下,看着王明,缓缓道:“你之根基,远比老夫预想的更为扎实。对道之理解,亦有其独到之处。虽资质并非绝顶,但心性、悟性皆是上佳。更难能可贵的是,懂得藏拙,知晓进退。”
他袖袍一拂,一枚样式更为古朴、散发着淡淡空间波动的玉牌飞向王明。
“此乃老夫的私人阅览令。持此令,宗门藏书阁三层以下,除少数核心禁地,你可自由出入。望你善用此机缘,莫要辜负了这份向道之心。”
王明心中一震,双手接过玉牌。这可比之前的传功阁二层权限珍贵太多了!藏书阁收录之丰,远非传功阁可比,涉及功法、丹道、阵法、炼器、杂学等方方面面!
“多谢长老厚赐!弟子定当勤勉修习,不负长老期望!”王明深深一拜,语气真挚。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权限,更代表着吴清风长老对他的一种正式认可与投资。
“去吧。”吴清风挥了挥手,重新转身面向窗外竹海,不再多言。
王明恭敬退出静心斋,握着手中尚带余温的玉牌,心潮澎湃。这次考校,他成功展现了自己的“价值”,赢得了宗门实权长老的初步认可。这层身份,将成为他未来在宗门内立足和发展的重要护身符。
前路依旧漫长,但至少,他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缘”,撬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