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4年的4月,天气渐渐转暖,幸好有了助手满山和满河,徐庶总理才不至于累死。
陈森也一样,忙得要死,今年要在全国普及红薯、土豆、玉米、辣椒和甜菜的种植,于是,把植树造林总指挥的职务丢给了助手满江。
在清平世界的4月,到处是忙碌又快乐的老百姓,忙碌有收获,快乐来自收获带来的生活富足。
4月初的大汉朝廷,有一个机构很忙,它就是校事府,作为大汉的特务、情报机构,每天都有大量的校事和校尉从大汉各地赶来洛阳传递情报。
自从秦朝有了特务情报机构内史府、中尉府(不是黑冰台)之后,大汉朝合二为一成立了校事府,机构不同,名称不同,职能却是相同。
卢植成功地围困住了广宗城,像是一针兴奋剂,让大汉朝廷一下子原形毕露了。原本想要叛变投敌的官员们,不再安静,不再观望,一下子恢复了贪婪无耻的本性。
好多天没有贪玩的刘宏,在4月2日又做出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任命江夏都尉秦颉为南阳郡太守,立即带着原有兵马前去平叛;二是封赏前太尉杨赐为临晋侯、尚书令、廷尉。
杨赐,字伯献,弘农郡华阴县人。出身名门,历任郎中、少府、太守、大将军府掾、太常卿、光禄勋、司空、太尉等职。在任期间廉洁自律,有“悬鱼太守”的美称。在熹平五年预言太平教要造反,向刘宏谏言抓捕张角三兄弟。
杨赐的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官至太尉。
这一次刘宏赏赐杨赐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愧疚;当初把杨赐的太尉撸了,是为了卖官给张温赚取1亿五铢钱。
大汉的贪腐、黑暗严重到什么程度,刘宏比谁都清楚。现在,刘宏对官员的任命、提拔,在朝堂上无人反对,是因为他们也需要有人去平叛。
在大汉的这个年代,能臣干吏都是“尿壶”,需要的时候提起来,用完了就得放一边。“尿壶”的使用权不属于刘宏,而是属于世家大族,他仅仅是被使唤这个人,像是一个家奴。
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都是三个原因:土地兼并、皇权旁落和皇家没钱。这三个“绝症”刘宏全得了,自从暗中和清平世界交好之后,内帑有钱了,因此不再卖官鬻爵。
现在的黄巾军犹如一盘散沙,原本已经躺平的刘宏想要挣扎一下,秦颉也许真的可以消灭南阳郡的黄巾军。
秦颉,字初起,荆州南郡鄀县人,为世家大族秦家的庶子,文武双全,志向高远。
如果满编满装备,一个郡都尉有步兵5000人,包括500铁甲兵和4500皮甲兵。可是,秦颉担任江夏都尉期间,由于地方上的财政问题,仅有兵3000人,没有铁甲兵,皮甲兵也仅有1000余人。
南阳郡黄巾军有10余万人,依靠这点步兵去平叛?3000对10余万,开什么玩笑!并且,张曼成、赵弘、韩忠和孙夏已经在宛城建立了政权,开始外派亲信入驻各县。
不过呢,“神上使”张曼成与赵弘、韩忠、孙夏等人和平共处没几天,就像一群抢食、护食的野狗,开始了狗咬狗的内讧争斗。
张曼成的5万主力放弃了鲁山关,进驻宛城之后驱逐了赵弘、韩忠和孙夏等人。鲁山关无人防守,一旦朱儁和皇甫嵩带兵从此地南下,南阳郡的黄巾军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赵弘、韩忠、孙夏各自带兵进驻了郦国、博望和涅阳,于是,南阳郡的黄巾军在内讧的争斗中成为了一盘散沙。
新任的南阳郡太守秦颉,在荆州刺史徐璆、江夏太守蔡瑁和襄阳蒯家的大力帮助之下,硬是拼凑而成了一支混编军队:骑兵1000人、弓兵1000人、刀盾兵1000人和长枪兵1000人。
4月9日,秦颉从安陆带兵北上,试着进攻随县,没想到城内只有黄巾军100人。
4月10日,秦颉带兵继续北上,先后收复无人驻守的断蛇丘、唐乡,然后西进于4月13日收复章陵、消灭黄巾军2000余人。
4月15日,在蔡阳遭遇孙夏部的黄巾军1万人,原本有点紧张兮兮的秦颉惊喜地发现黄巾军不堪一击,这一战几乎全歼了1万黄巾军。
于是,自信心爆棚的秦颉于4月17日攻占了襄乡城,暂停北上,在此休整、训练降兵,因为朱儁和皇甫嵩正在颖川郡和波才激战。
没有外援,秦颉有点心慌慌,不敢虎入羊群、孤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