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主任看着眼前这支临时拼凑,却又各有所长的队伍,最终将目光落在了陆渊身上。
“够了吗?”
陆渊点头。
“准备出发。”龙主任转身,权限瞬间下达,“开启‘零号仓库’,让他们自主选择装备。”
零号仓库。
这四个字一出,连韩清和李菁的脸上都闪过一丝异色。
那是国策局最神秘,也最危险的地方。里面封存的,不是常规的高科技武器,而是从世界各地回收的,充满了未知与诡异,无法被现有科学解释,甚至无法被安全使用的“危险物品”。每一件,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仓库的合金大门在虹膜与基因锁的多重验证下缓缓开启,一股混杂着铁锈、尘埃和某种无法名状的阴冷气息扑面而来。
里面的空间不大,货架上零零散散地摆放着几十件被特殊容器封存的物品。一个永不熄灭的油灯,一截缠绕着黑色雾气的手指骨,一副戴上后就再也摘不下来的眼镜……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源自概念层面的诡异压力。
陆渊却径直走了进去。
他无视了那些散发着诱惑或恐怖气息的物品,从角落的装备架上,取下了一套纯白色的,适应极寒环境的特种作战服,又拿走了一个专门用于封存遗物的便携式金属箱。
仅此而已。
韩清拿起了一柄通体漆黑,造型古朴的短刀,似乎能吸收光线。
李菁则小心翼翼地取走了一个银色的,不断变化形态的奇特罗盘。
赵千讯犹豫再三,选择了一件可以瞬间生成能量护盾的护腕。
雷动则被一个拳头大小,内部隐有雷光闪烁的晶石所吸引。
十五分钟后。
国策局地下基地的最深处,一架通体漆黑,没有任何标识的空天飞机,已经静静地等候在发射坪上。
小队成员换装完毕,沉默地走向登机口。
世界的命运,压在这几个人的肩上。
就在陆渊即将踏上舷梯的那一刻。
“等等!”
一个苍老而急促的呼喊从通道后方传来。
陈博士焦急地跑了过来,他手里紧紧抱着一本厚重的,用牛皮纸包裹的笔记本。
他追到陆渊面前,将笔记本郑重地塞进他的怀里。
“这里面……是根据海因茨祖父的日记,还有总局所有相关的史料,整理出的……关于南极‘仪式场’的全部推演和猜测。”
老博士的眼眶泛红,他抓住陆渊的手臂,指尖都在颤抖。
他看着陆渊,又越过他,看向他身后那些年轻而决绝的脸庞。
他张了张嘴,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了一句低沉的,几乎是恳求的话。
“带他们回来。”
十八个小时。
通体漆黑的“极地穿梭者”在平流层与电离层的边缘,进行着一场孤独的马拉松。机身因为长时间的超音速飞行而微微发烫,与外界零下七十度的酷寒空气交错,凝结出一层薄薄的霜。
这不是一次舒适的旅程。
每一次轻微的颠簸,都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在摇晃着这个铁皮罐头。
机舱内,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汞。
“环境数据出来了。”李菁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的指尖在便携式战术平板上飞速划过,一行行令人心悸的红色数据流淌而出。
“目标区域,南极内陆冰盖,当前深渊能量浓度,是我们全球数据库中最高记录点的三点一四倍。”
她报出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冷静得近乎残忍。
“这是理论上的‘精神侵蚀区’。普通觉醒者暴露超过十分钟,大脑皮层就会出现不可逆的结构性损伤。我们的作战服可以隔绝百分之九十的侵蚀,但剩下的百分之十,需要各位自行对抗。”
没有人回答。
对抗,用什么对抗?意志力吗?
赵千讯低着头,他抬起手腕,启动了那件从“零号仓库”里拿出的护腕。一层比蝉翼更薄的银色能量流体瞬间覆盖了他的全身,将他与外界的空气彻底隔绝。
这是他的龟壳,也是他最后的尊严。
这位曾经的数据之王,如今只能依靠一件无法理解的“遗物”来维持自己的理智。这个认知,比南极的严寒更让他感到刺骨。
另一边,雷动正用一块特制的绒布,缓慢而专注地擦拭着他的“高频雷电战刃”。极寒环境会让金属变得脆弱,能量传导效率也会大幅下降。他必须在踏上那片土地之前,将自己的武器调整到最佳状态。
他的动作很稳,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多余的情绪,仿佛即将面对的不是世界的终末,而是一场寻常的b级任务。
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呼吸,胸口的伤处都传来撕裂般的痛楚。
韩清在做最后的检查。通讯设备,应急撤离信标,高能营养棒,单兵维生系统。她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一丝不苟地确认着每一个细节。
她的短刃“碎星”就挂在腰侧最顺手的地方,那漆黑的刀身,似乎连机舱内的灯光都能吞噬。
忽然,公共通讯频道里传来王胖子带着哭腔和电流杂音的尖叫。
“来了!最新的卫星扫描数据……我,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赵千讯猛地抬头。“数据传过来!”
下一秒,机舱中央的全息投影亮起。
那是一副南极大陆的地形图,而在内陆深处,一个巨大的,不断扭曲、膨胀的暗红色光斑,占据了整个屏幕。
它就像地球的一个开放性伤口,正在向外流淌着无法用任何已知物理学解释的“脓血”。
“这个能量读数……”赵千讯的牙齿在打颤,“它……它超出了我们数据库里对‘深渊裂隙’的最高定义阈值!这已经不是‘裂隙’了,这是一个……一个稳定的‘奇点’!”
奇点。
万物的终结与起始。
然而,更让所有人感到窒息的,是环绕着那个暗红色“奇点”的,十七个高速移动的绿色光点。
它们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四面八方,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朝着中心点汇聚。
王胖子崩溃的分析结论通过频道传来:“能量特征比对完成……吻合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它们……它们就是从北美、欧洲……从全球各地逃逸的那些银色怪物!”
最后的侥幸,被数据彻底击碎。
“真理议会”的行动,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他们正在将所有的“乐器”和“音符”,搬运到这个早已准备好的一百年的“舞台”上。
他们即将开始那场终极的“演奏”。
“机长报告!”驾驶舱的通讯切了进来,飞行员的嗓音因为强烈的能量干扰而有些变形,“前方空域能量场急剧增强!机体结构将无法承受!我们必须在五十公里外降落!”
五十公里。
在零下六十多度的暴风雪里,徒步五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