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的秋风,带着矿尘的粗粝和未散的悲意,吹拂着丽水县行辕。凌越处理完主要的善后事宜,将日常事务暂交副手,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却未曾松懈。朝廷对处州案的最终裁决和对自己的安排,将决定下一步的走向。
这一日,预期的公文终于抵达,并非来自刑部或都察院对案犯的审决,而是一份由吏部发出、经内阁副署的调令。
调令措辞堂皇,先是一番褒奖:“浙江提刑按察使凌越,忠勤王事,勇于任事,查处州矿难一案,洞悉幽微,靖安地方,克彰国法,功绩卓着,朕心甚慰。”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让一旁听念的王砚和秦虎脸色微变。
“……着加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三品),卸任浙江提刑按察使一职,调任京师,另候任用。钦此。”
空气仿佛凝滞了片刻。
凌越面色平静地接过调令,手指拂过那“右副都御史”和“另候任用”的字样,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了然。
“右副都御史?正三品?”秦虎先是一愣,随即浓眉拧紧,“这……品级是升了半格(按察使从三品,副都御史正三品),可这‘另候任用’是啥意思?不让大人您直接去都察院管事?这……这分明是明升暗降,削了实权,要把大人您晾起来啊!”
王砚捻着胡须,神色凝重地补充道:“大人,右副都御史虽是高阶御史,权责不轻,但若无具体差遣,便只是个虚衔。‘另候任用’四字,更是预留了无数操作空间。此乃朝堂惯用之法,名为擢升,实为调离要害之地,暂避风头,甚至……冷置雪藏。”
凌越如何不明白?处州一案,他扯出的线头太大,触碰的网太深。徐公公及其背后的势力虽暂受挫,但绝无可能坐视他继续留在浙江这块富庶之地、手握司法重权,深挖下去。将他调离按察使实职,授予一个崇高的虚衔调入京城,放在皇帝和各方势力的眼皮子底下,既是褒奖也是警告,既是保护也是禁锢。这背后,定然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朝堂博弈和妥协。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既然是朝廷调令,我等臣子,遵命便是。”凌越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他将调令收起,“王先生,劳你协助办理交接,一应卷宗、印信,务必清晰明了。秦虎,约束好弟兄们,平稳过渡,勿生事端。”
“大人!”秦虎仍有些不平。
“不必多言。”凌越抬手制止,“能以此案换来苏季康、潘世仁等人伏法,罪证昭告天下,已属不易。京畿重地,或许别有机缘。”
他心中澄澈如镜。调虎离山,是意料之中。但京城既是漩涡中心,也或许是更接近“老先生”和那“墨晶石”最终谜底的地方。只是,从执掌一省刑名的实权按察使,变为一个“候任用”的副都御史,其间落差与接下来的凶险,不言而喻。
交接过程波澜不惊。新任的浙江按察使很快到任,对凌越客气中带着疏离,对接手处州这个烫手山芋显然心存谨慎。
离开处州那日,凌越一行轻车简从。行至城外,却见官道两旁,静立着无数闻讯赶来的矿工和家属。他们依旧身着素服, 沉默无言,只在凌越车驾经过时,如同风吹麦浪般, 沉默地跪拜下去,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与不舍。
凌越掀开车帘,望着那一片静默的人潮,心中百感交集,对着窗外,郑重拱手还礼。这份民心,远胜过高官厚禄。
返回杭州,按察使司衙门内的气氛已截然不同。同僚们的恭喜声中多了几分客套与审视。交割印信、处理未完公务,一切按部就班,却透着一种人走茶凉的淡漠。
巡抚大人再次私下召见了凌越。书房内,烛火摇曳。
“凌大人,”巡抚大人叹了口气,语气复杂,“处州之事,你做得极好,却也……锋芒过露。京师非比地方,水深浪急,徐某虽一时受制,然其根基深厚,党羽遍布。你这‘候任用’的副都御史,恐难有施展之地,反易成为众矢之的。今后务须谨言慎行,韬光养晦,以待时机啊。”
“下官明白,多谢抚台大人教诲。”凌越躬身道谢,深知这是长辈的肺腑之言。
“陛下圣明,知你之功,亦知你之危。”巡抚大人压低了声音,“此番调任,未必全是坏事。远离是非之地,或可暂避锋芒。至于‘老先生’及海外之事,陛下自有圣裁,东厂、锦衣卫恐已暗中着手。你至京师,……唉,好自为之吧。”话语中透露出京局复杂,甚至可能存在的不同系统间的倾轧。
离开巡抚衙门,凌越心情更显沉重。圣意难测,自己仿佛成了一枚被投入更大棋局的棋子,前途未卜。
处理完所有公务,他终于得暇,走向沈荆澜的医馆。灯下,伊人依旧,药香袅袅。
“回来了?”沈荆澜放下医书,迎上前,眼中是掩不住的关切与担忧,“我都听说了……京师……”
凌越握住她的手,将调任的详情与她细说,语气中带着歉意:“荆澜,本想处州事了,便能安稳些,如今却又要让你随我入那龙潭虎穴,前程混沌……”
沈荆澜抬手,指尖轻轻按在他的唇上,止住了他的话。她眸光清亮而坚定,柔声道:“何必说这些?你的志向,我深知。京城虽是虎狼之地,但既是你要去的地方,我便随你去。悬壶济世,何处不可?或许京师的疑难杂症,反能助我精进医术。”
她的话语温柔却充满力量,瞬间驱散了凌越心中的些许阴霾。他将她轻轻拥入怀中,低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感受着怀中的温暖,凌越望向窗外杭州的夜色,目光逐渐重新凝聚起锐利与坚定。
调任风波,是宦海浮沉的常态,是权力博弈的结果。实权虽削,但职衔仍在,身份未变。处州案积累的声望与皇帝那一丝未明的“圣裁”,或许就是他在京城破局的关键。
“老先生”、徐公公、“墨晶石”、海外秘辛……这些谜团的答案,仿佛都指向了帝国的中心。
他握紧沈荆澜的手,心中的波澜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迎接挑战的冷静与决然。
凌越的征途,从未止步。下一程——京师,等待他的将是更加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