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撕裂空气,发出尖啸。
轰隆——!!!
大地猛烈一颤!
火光冲天,爆炸的冲击波将泥土、碎石、残肢断臂掀飞到半空,又纷纷落下。
山谷中心,被那枚75毫米炮弹炸开一片空地。
原本还在抵抗的几名山本特工队员,当即被气化。
山本一木被爆炸的气浪掀飞出去,后背撞在一块山岩上,喉头一甜,喷出一口鲜血。
他整个人都懵了。
耳朵里全是蜂鸣,眼前金星乱冒,什么都看不清,也听不见。
炮击?
八路怎么会有炮?
还打得这么准!
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他的骄傲和信仰,连同他最精锐的部队,都在这咆哮声中一同覆灭。
“不……许……投降……”
山本一木挣扎着,想从地上爬起来,用最后的力气下达命令。
回应他的,是一只踩在他胸口的,沾满泥土的军靴。
李云龙的脸出现在他的视线里,狂喜又悲愤。
“狗娘养的,你再给老子狂一个试试?”
李云龙双眼通红,他一把薅住山本一木的头发,将他的脸按在地上。
“看看你脚下的这片地!看看你杀的那些人!
老子今天,就要用你的狗头,祭奠赵家峪三百多口乡亲的在天之灵!”
山谷里,枪声稀疏下来。
战斗结束了。
独立团的战士们从掩体后冲了出来,看着谷底的景象,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胜利了!
他们打赢了山本特工队!
全歼!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捷!
战士们打扫着战场,将那些崭新的德式装备——mp38冲锋枪、
毛瑟手枪、德制手雷,一件件小心地收缴起来。
李云龙仰天长啸,笑声在山谷里回荡,笑着笑着,眼泪却流了下来。
但他很快抹掉眼泪,一把拎起半死不活的山本一木,对张大彪吼道:
“给老子捆结实了!告诉弟兄们,谁也不准动他一根汗毛!
老子要留着他,交给旅长,交给总部!
老子要让全中国的人都看看,山本特工队是怎么栽在咱独立团手里的!”
活捉山本一木的喜悦还没过,李云龙心里又惦记起另一件事。
他冲到李援朝面前,压低声音问:
“援朝兄弟,那个穿白大褂的‘二鬼子’呢?”
在李云龙的认知里,矢野浩二就是个懂技术的汉奸。
……
山谷另一侧,一处废弃的猎人小屋内。
空气沉闷。
矢野浩二被注射了镇静剂,软绵绵地躺在角落,嘴被堵着,眼睛被蒙着。
魏和尚和两名突击队员,手持上了膛的冲锋枪,一动不动地守在门口和窗边。
他们时不时会瞟向屋子中央。那里有个棕色玻璃瓶,
已经被李援朝亲手放进一个金属密封箱里。
李援朝正蹲在箱子旁,检查着密封锁。
这箱子里的东西,足以让这片土地变成死地。
它在这里多留一秒,就多一分危险。
李云龙很快赶了过来,他看着那箱子,咽了口唾沫。
“援朝兄弟,这……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比山本那老鬼子还重要?”
“团长,”李援朝站起身,表情严肃,“
山本一木负责杀人。而这个人和他手里的东西,
能让更多的人被杀,规模比山本大得多。”
他解释了细菌武器的恐怖之处。
李云龙听得后背发凉,脸色煞白。
“我必须立刻把这个‘犯人’和‘罪证’,
押送至最高总部,由最高首长亲自审判!”李援朝的语气很坚决。
“最高总部?”李云龙一愣,“比旅部、师部还高?”
“对。”
李援朝给出的理由无可辩驳。
他需要等待穿越门24小时的冷却。
这24小时,是独立团最紧张的24小时。
李云龙调集了全团最精锐的一个营,将这间小屋方圆五里都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鸟都飞不进来。
冷却时间结束。
夜色深沉。
李援朝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扛起被捆得结结实实的矢野浩二,另一只手提着密封箱。
他最后看了一眼李云龙,重重点了点头。
“等我回来。”
说完,他的身影消失在了老宅的地下室。
……
2024年,中国,某地下秘密基地。
李援朝拖着一个人,提着一个箱子,从青铜门后踉跄着走出。
没有欢迎,没有掌声。
周围只有寂静。
数十名身穿银白色生化防护服的特勤人员,早已严阵以待。
“目标确认!”
“一号目标生命体征平稳!”
“二号目标样本箱密封完好!”
冰冷的电子音通过通讯频道汇报着。
一个特殊隔离通道立刻对接上来。
李援朝将矢野浩二和样本箱放入通道,隔离门缓缓关闭。
他自己则被另外一组人员引导着,进入了另一条更为严苛的消杀流程。
一切都有条不紊,精准得像一台巨大的机器。
数小时后。
“龙渊计划”最高指挥中心,一场紧急会议正在召开。
全息屏幕上,显示着对矢野浩二的初步审讯报告,
以及生物实验室对样本的分析数据。
“报告!已确认,样本为731部队最新研制的‘A型变种鼠疫杆菌’,具有极强的空气传播能力和抗药性!”
“报告!通过对矢野浩二的记忆读取与心理攻势,
已获取日军华北方面军‘枯叶计划’的全部细节!
该计划企图在未来三个月内,在晋、冀、鲁、豫四个战区,进行无差别细菌战!”
“根据模型推演,若计划实施,将造成至少五百万平民的死亡!”
“嘶——”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一位肩扛将星的老将军,满头银发,手在微微发抖。他看着屏幕上的报告,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砰!”
“同志们!”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李援朝同志!独立团的同志们!他们不只是打了一场胜仗,他们救了五百万同胞的命!”
“这是不世之功!”
整个会议室的将领、专家,全都站了起来,神情肃穆。
但张将军很快又接着说,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但是!这次行动,运气成分太大了!”
“我们不能每一次都把所有的宝,
都押在李援朝一个同志的身上!他的体力,他的精力,他能携带的物资,都是有限的!”
“我们的力量,必须能更直接,更高效地投送过去!”
他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深有同感。
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院士站了起来。
他是国家科学院的物理学家,也是“龙渊计划”技术攻关组的负责人。
“将军,各位首长,”他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激动,“我们,有了重大突破!”
所有人一下子都看向他。
“通过对李援朝同志多次穿越携带回的青铜门附着粒子和空间能量数据的分析,
我们……初步破解了这扇‘门’的部分运行原理!”
“我们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通过超高能粒子流的精确对撞,
可以在短时间内,人为地稳定并扩大‘门’的空间阈值!”
“什么意思?”张将军问。
“意思就是……”院士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解释,
“理论上,我们可以把‘门’,从只能容纳一人通过,
临时扩大到足以让一个战斗班组,连同他们的全套装备,一次性通过!”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下一秒,爆发出剧烈的议论声!
张将军呼吸急促,他看着院士:“代价是什么?”
“巨大的能源消耗。”院士回答得很快,“
初步估算,一次扩容作业,消耗的电量相当于一座百万级人口城市一天的用电量。
并且,每次扩容后,‘门’都需要更长的冷却和数据校准时间。”
张将军走到全息地图前。地图上,因山本特工队被全歼,
日军在晋西北的兵力部署图上,亮起大片红色区域。这意味着日军疯狂的报复很快就会到来。
张将军转过身,扫视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下达了命令。
“命令!立刻启动‘门’的首次强化程序!”
“同时,从‘利刃’特战旅,挑选最顶尖的一个战斗排,组建跨时空特遣队!代号‘先锋’!”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中心里回荡。
“我们不能总是只送情报和装备了!”
“这一次,我们要亲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