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刚在神农庙的石桌上摆好草药,准备教村民做养生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风裹着潮气往庙里灌,庙檐上的灯笼晃得厉害,远处的山头隐隐传来雷声 —— 山里的雷雨来得总是急。
“怕是要下大雨了!” 赵村长抬头看了看天,赶紧把晒在门口的草木灰收进陶罐,“得叫孩子们别在山上玩,前两天山坡上的土还松着呢,怕出危险。”
话刚说完,就听见村西头传来喊声。一个妇人慌慌张张地往庙里跑,头发被风吹得乱,手里攥着个破了的风筝:“赵村长!林医生!不好了!小石头去后山坡放风筝,现在还没回来,这雨要下了,万一……”
妇人的声音发颤,小石头是村里最活泼的孩子,平时总爱在后山坡跑,那片坡去年雨季滑过土,现在刚长了点草,经不起雨水泡。
林辰心里一紧,抓起墙角的蓑衣就往外冲:“我去后山找,你们赶紧组织人拿绳子、撬棍,万一有滑坡,能救急。”
苏晓冉也跟着拿起雨伞:“我跟你一起去,路上能有个照应。”
赵村长赶紧喊上几个年轻村民,扛着工具跟在后面。山路很快变得湿滑,雷声越来越近,豆大的雨点开始往下砸,砸在树叶上 “噼里啪啦” 响,视线里的山坡渐渐蒙了层雨雾。
“小石头!小石头!” 林辰扯开嗓子喊,雨声里隐约传来小孩的哭声。他循着声音往坡上跑,脚下的泥差点让他摔个趔趄,手紧紧攥着衣襟里的玉佩 —— 那玉佩平时总带着点温意,此刻却像揣了块凉玉。
转过一道弯,林辰突然停住脚。前方的山坡塌了一小块,泥土混着碎石堆在坡下,碎石缝里露出个小小的衣角,哭声正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小石头在那儿!” 林辰加快脚步冲过去,蹲在碎石堆前。小石头的腿被两块石头夹着,脸上满是泥和泪,看到林辰,哭声更急:“林医生,我腿动不了……”
“别怕,我这就救你出来。” 林辰摸了摸孩子的头,刚要伸手搬旁边的碎石,上方突然传来 “哗啦” 声 —— 又有一小块土坡往下滑,几块拳头大的石头朝着他们滚过来。
“小心!” 后面赶来的苏晓冉大喊。林辰想都没想,一把将小石头往怀里护,转身用后背挡住滚来的石头。
“咚” 的一声闷响,石头砸在林辰的后背,他疼得闷哼一声,怀里的小石头却没伤到分毫。就在这时,他胸口的玉佩突然热了起来,一股暖流顺着衣襟往四肢窜,原本发沉的身体竟有了点力气。
雨还在下,玉佩的光透过衣襟渗出来,淡淡的白光在雨雾里晕开。林辰正诧异,眼前突然晃过个身影 —— 一个穿粗布短褂的白胡子老头,手里拄着根裹了树皮的药锄,站在不远处的坡上,眼神里满是温和。
“你是谁?” 林辰扶着石头站起来,后背还在疼,却觉得胸口的暖意越来越浓。
老头慢慢走过来,目光落在他胸口的玉佩上,声音像山涧的泉水,清透又沉稳:“这玉佩,是神农医道的传承器,藏着济世救人的仁心。你刚才舍身护童,正好触了玉佩的灵,它才肯显形见你。”
林辰愣住了,他一直以为这玉佩是家里传下来的普通物件,没想到竟有这样的来历。雨水顺着老头的胡子往下滴,却没打湿他的粗布褂,倒像是雨雾绕着他走。
“神农医道,不是求什么神通,是求一颗敢担风险的仁心。” 老头蹲下来,指了指林辰的后背,“你护了孩子,玉佩护了你,这就是传承的意 —— 医人先医心,心到了,道就到了。”
“那您……” 林辰还想再问,老头却摆了摆手。玉佩的光渐渐淡了,老头的身影也开始变得模糊,只留下最后一句话飘在雨雾里:“好好走下去,别丢了这份心,玉佩自会帮你。”
身影消失的瞬间,赵村长带着村民赶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地用撬棍撬开碎石,把小石头抱了出来。苏晓冉赶紧检查孩子的腿,万幸只是擦破了皮,没伤着骨头。
“林医生,你没事吧?刚才那石头砸得不轻!” 赵村长扶着林辰,看到他后背的衣服破了个洞,渗出血印,赶紧要撕衣角给他包扎。
林辰摸了摸胸口的玉佩,那暖意还在,后背的疼竟轻了不少。他摇了摇头,看着被妇人抱在怀里的小石头,笑了笑:“我没事,孩子没事就好。这雨大,咱们赶紧下山,别再待在坡上了。”
下山的路上,雨渐渐小了。小石头靠在妇人怀里,还不忘拉着林辰的衣角:“林医生,刚才我好像看到光了,暖暖的,像你平时给我贴的草药包。”
林辰摸了摸孩子的头,没多说什么,只把胸口的玉佩攥得更紧 —— 他现在懂了,这玉佩的温意,从来不是什么巧合,是一代代医人传下来的仁心,现在,该轮到他接住这份传承了。
回到村里,村民们赶紧给林辰和小石头熬了姜汤。王奶奶拿着针线,给林辰缝补后背破了的衣服,嘴里念叨着:“你这孩子,咋这么拼?万一伤着骨头,可咋好?”
“山里的孩子就是咱的娃,总不能看着娃遇险不管。” 林辰喝着姜汤,暖意从胃里散开,和胸口玉佩的温意融在一起,心里踏实得很。
苏晓冉坐在旁边,看着林辰胸口的玉佩,小声问:“刚才在坡上,我好像看到光了,是不是……”
林辰点了点头,没细说老头的事,只轻声说:“是这玉佩帮了我,以后咱们更得好好帮村里的人,不辜负这份机缘。”
傍晚的时候,雨停了。夕阳从云缝里漏出来,照在神农庙的檐角上,镀了层金边。小石头拿着个新做的风筝,跑到林辰面前:“林医生,等天好了,我教你放风筝,后山坡上的风可大了!”
林辰笑着答应,看着孩子跑远的背影,又摸了摸胸口的玉佩。他想起老头说的 “医人先医心”,想起这几个月在村里的日子 —— 缝护膝、煮姜茶、教做糖糕,哪一件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却都是实实在在的暖。
赵村长走过来,递给他一碗刚熬好的草药粥:“喝了补补身子,明天要是还疼,就歇着,养生茶的事不急。”
林辰接过粥,看着庙院里忙碌的村民 —— 有的在补被雨打坏的篱笆,有的在收拾晒乱的草药,孩子们则围着灯笼跑,笑声飘得很远。他突然明白,神农的传承,从来不是藏在玉佩里的神通,是藏在这些互助的日子里,藏在每一次伸手帮人的心意里。
晚上躺在床上,林辰摸了摸胸口的玉佩,那温意还在。他想起白天在坡上的场景,想起白胡子老头的话,心里亮堂堂的。他知道,青山村的 “温暖奇遇” 还没结束,而他带着这份传承,会继续走下去 —— 用草药的温,用仁心的暖,守着这山村的日子,守着每一个需要帮忙的人。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玉佩上,泛着淡淡的光。林辰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他好像能看到,以后的日子里,村里的老人能笑着下地,孩子们能跑着上山,每一户的烟囱里都飘着暖烟,每一碗养生茶里都泡着安心 —— 这,就是他要的医道,是玉佩要他传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