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化和黄天祥带着士兵一路狂奔,脚步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如密集的鼓点。转过一个街角,他们终于与甘宁、周泰的夜袭小队狭路相逢。
“站住!”黄天化大喝一声,手中双锤高高举起,威风凛凛。
甘宁毫不畏惧,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想拦住我们,可没那么容易!”说罢,他手持铁链,率先冲了上去。周泰紧跟其后,长刀挥舞,寒光闪烁。
双方士兵瞬间扭打在一起,狭窄的街道上顿时刀光剑影,喊杀声此起彼伏。黄天化挥舞双锤,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砸得地面尘土飞扬。夜袭小队的士兵虽人数处于劣势,但个个悍不畏死,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灵活的身法,与黄氏兄弟的部队打得难解难分。
黄天祥挺枪刺向甘宁,甘宁侧身一闪,铁链顺势缠住枪身,两人较上劲,互不相让。周泰瞅准时机,长刀砍向黄天祥,黄天祥急忙抽枪抵挡,火花四溅。
此时,在城外战场上,玄天邪帝和帝辛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玄天邪帝的刀法愈发狠辣,帝辛渐渐有些力不从心,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战甲。但他仍咬紧牙关,奋力抵抗,手中人皇剑虽挥舞得略显迟缓,却依旧威力十足。
伍云召和孔宣的战斗也进入僵持。伍云召凭借精湛枪法,多次逼得孔宣后退,但孔宣总能凭借诡异身法化解危机,还不时发动凌厉反击,伍云召也不敢掉以轻心。五帝王在混战中虽然勇猛,却渐渐被朱元璋军队的人海战术压制,身上伤痕累累。
城内,钟旭谋士和左阳、司徒长风在闻仲的指挥下,不断调整城内防御部署。他们组织起城中的后备力量,在各个要道设置路障,防止夜袭小队突围,同时也防备城外敌军趁机攻城。
妲己心急如焚,在城内四处奔走,试图鼓舞士兵的士气。她大声呼喊:“将士们,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陛下,奋勇杀敌!”然而,军心已乱,她的呼喊效果甚微。
费仲和崇侯虎则率领一部分士兵,在城内搜寻可疑人员,希望能找到谣言的源头,稳定军心。但他们一无所获,心中愈发焦急。
随着战斗的持续,交趾郡城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被战火点燃。无论是城外的旷野,还是城内的街巷,到处都是厮杀声和痛苦的呻吟。这场决定交趾郡城命运的大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每一个士兵的生死,每一次的进攻与防守 。
在城内狭窄的街巷中,黄天化与甘宁的战斗愈发激烈。黄天化瞅准甘宁铁链挥舞的间隙,双锤猛地砸下,意图打断铁链。甘宁反应迅速,手腕一抖,铁链灵活地绕开锤击,反向卷向黄天化的脖颈。黄天化急忙后仰躲避,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周泰抓住机会,长刀直刺黄天化胸口,黄天化侧身用锤柄挡住,金属碰撞声震得人耳鼓生疼。
黄天祥那边,与周泰的缠斗进入胶着。黄天祥枪尖闪烁寒光,招招致命,周泰则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见招拆招。突然,黄天祥虚晃一枪,周泰下意识举刀格挡,黄天祥却猛地抽回长枪,枪杆横扫,重重击中周泰肩膀,周泰一个趔趄,但很快稳住身形,怒吼着继续扑上。
城外战场上,玄天邪帝瞅准帝辛一个破绽,长刀直刺其腹部。帝辛躲避不及,被划出一道长长的血口,鲜血喷涌而出。帝辛单膝跪地,却仍紧握战斧,眼神中满是不甘。玄天邪帝正要补上致命一击,黄飞虎率领城内援军赶到,大喝一声:“休伤我主!”举枪刺向玄天邪帝。玄天邪帝冷笑一声,转身迎战黄飞虎,两人瞬间战作一团。
伍云召与孔宣的战斗也出现转机。伍云召卖了个破绽,孔宣果然发动攻击。伍云召猛地侧身,长枪如蛟龙出海,直刺孔宣咽喉。孔宣大惊失色,连忙后仰躲避,这一躲,露出了后背破绽。伍云召毫不迟疑,一枪刺中孔宣后背,孔宣惨叫一声,向前扑倒在地。
五帝王见孔宣受伤,士气大挫。朱元璋军队趁机发动总攻,五帝王虽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纷纷被斩于马下。
城内,钟旭谋士等人发现城外敌军攻势大增,意识到城外战局已发生变化,连忙将城内大部分兵力调往城墙防守,只留下少数士兵配合黄天化、黄天祥围堵夜袭小队。
妲己见大势已去,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但仍不甘心就此失败。她拿起双刀,准备亲自上战场做最后的挣扎。费仲和崇侯虎还在城内四处搜寻,却被混乱的战局冲散,两人都与手下士兵失去联系,只能各自为战。
就在这时,朱棣接到前线战报,得知城外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立刻率领中军主力向交趾郡城发起最后的总攻。城墙上的守军在朱元璋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防线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 。
帝辛在黄飞虎的掩护下,且战且退,身上的伤口不断渗血,每一步都显得无比沉重。他深知交趾郡城已岌岌可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退回九真郡,那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黄飞虎边战边对帝辛喊道:“陛下,末将拼死护您出城!”帝辛咬着牙,眼中满是决绝:“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此时,闻仲也意识到局势已无法挽回,他当机立断,对钟旭谋士等人说道:“你们带领剩余兵力断后,我去接应陛下!”说罢,便挥舞着雌雄鞭,杀向朱元璋军队。
闻仲一路拼杀,终于与帝辛、黄飞虎会合。三人相互配合,在乱军中艰难地开辟出一条血路。他们朝着城门的方向狂奔,身后是紧追不舍的朱元璋军队。
而在城内,妲己虽决心做最后的挣扎,但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她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她且战且退,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与帝辛会合,一同逃往九真郡。
费仲和崇侯虎在混乱中也逐渐靠近城门,他们各自收拢了一些零散的士兵,试图组织起最后的抵抗。当他们看到帝辛等人时,立刻加入了掩护的队伍。
黄天化和黄天祥听闻帝辛要突围,心急如焚。他们一边与夜袭小队战斗,一边分出部分兵力去阻拦帝辛。甘宁和周泰抓住这个机会,发动猛攻,黄天化和黄天祥一时间难以脱身。
帝辛等人终于冲到了城门口,却发现城门已被朱元璋军队的投石车砸毁,砖石堆积如山。闻仲大喝一声,挥舞雌雄鞭,将砖石纷纷击飞。众人奋力清理出一条通道,鱼贯而出。
朱棣得知帝辛突围,立刻派出骑兵追击。但帝辛等人在黄飞虎、闻仲等人的拼死抵抗下,成功摆脱了追兵,朝着九真郡的方向奔去。
到达九真郡后,帝辛看着伤痕累累的众人,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九真郡的防御远不及交趾郡城,想要守住此地,必须尽快寻求支援,同时整顿军备,鼓舞士气。他一面派人向周边势力求救,一面召集城中所有可用之人,日夜加固城防。此时的九真郡,成为了帝辛最后的希望之所,
帝辛在九真郡内忙得焦头烂额,派出的信使星夜兼程奔赴各方势力,可回应却寥寥无几。周边的诸侯大多畏惧朱元璋的势力,不敢轻易支援帝辛,这让本就艰难的局势雪上加霜。
妲己守在帝辛身旁,看着他强撑着伤痛指挥防御,心中满是忧虑与不甘。“陛下,难道我们真的要就此败落吗?”她轻声呢喃,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帝辛握住妲己的手,目光坚定:“爱妃,只要我们还在,就绝不会放弃。九真郡虽小,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定能坚守到底。”
闻仲则忙着训练城中的士兵,他深知这些士兵大多未经大战,战斗力堪忧。他亲自示范各种战斗技巧,从长枪的刺杀到盾牌的防御,每一个细节都反复讲解。“都给我听好了,战场上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失误就可能丢了性命!”他的怒吼在练兵场上回荡。
黄飞虎带着士兵们日夜加固城墙,搬运巨石、修补缺口,一刻也不停歇。他看着城墙上忙碌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场暴风雨能来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与此同时,朱棣在攻下交趾郡城后,并未放松警惕。他与徐达等人商议,决定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九真郡。“帝辛虽已逃窜,但他必定不会轻易投降,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以免夜长梦多。”朱棣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徐达点头表示赞同:“殿下所言极是,不过九真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于是,朱元璋军队开始在九真郡外扎营,收集情报,研究攻城策略。陆压再次乔装潜入九真郡周边,刺探城内的布防情况;袁彬则动用锦衣卫的力量,密切关注帝辛与周边势力的往来。
不久后,朱棣得到消息,帝辛向南方的一个神秘部落发出了求救信,这个部落据说拥有着独特的战斗方式和强大的战士。朱棣意识到,必须赶在这个部落支援帝辛之前发动进攻。
他召集众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明日一早,全军出击,务必在敌军援军到来之前拿下九真郡!”
九真郡内,帝辛也得知了朱元璋军队即将进攻的消息。他登上城墙,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营帐,深吸一口气:“将士们,生死存亡在此一举,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尊严,拼死一战!”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