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城那厚重的玻璃旋转门仿佛一道无形的结界,甫一踏入旋转门,迎面而来的强劲冷气便裹挟着书本特有的油墨清香与淡淡纸张味道,瞬间将张甯和彦宸两人从盛夏的酷热中解救出来。与门外聒噪的蝉鸣和喧嚣的车流声相比,书城内部自成一方天地,安静得几乎能听到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和远处翻动书页的细微声响。刚才还被暑气蒸得有些昏沉的头脑,此刻如同被浸入冰泉,瞬间清明了不少。
“呼——活过来了!”彦宸夸张地抹了把并不存在的汗,感受着从皮肤渗入骨髓的凉意,舒服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我说,这空调开得真是业界良心。外面简直是火焰山,这里就是广寒宫”
一层大厅最为宽敞,入口处附近便是当前最畅销书的展示区,花花绿绿的封面堆砌成各种造型,吸引着不少读者驻足。张甯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邓小平传奇》那厚重的砖黄色封面和领导人肃穆的黑白军装照片占据了最中心的位置,旁边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土黄色的封面带着一种朴实而坚韧的力量。另一侧,则是几摞封面像羽毛飘荡在蓝色海面般的薄册子——汪国真的《年轻的潮》。
“看,师父,时代潮流。”彦宸用下巴指了指汪国真的诗集,嘴角挂着一丝促狭的笑,“要不要买一本,陶冶一下你那过于‘务实’的情操?” 张甯瞥了他一眼,没接这茬,她语气平淡,目光已经开始搜寻指示牌,“财经类的书在哪边?”
“走这边,宁哥,” 彦宸似乎对这里的布局相当熟悉,或者说,他寻找目标区域的能力远胜于张甯。他领着她,绕过畅销书展台,向大厅的右侧走去。
张甯“嗯”了一声,跟在他身后。她此刻倒是收敛了方才在门口的针锋相对,一方面是确实需要他的“专业指导”,另一方面,也是被这书城浩瀚的书海和安静的氛围所感染,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声音。
他们穿过一片挂着各种地图和地球仪的区域,又经过摆放着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类书籍的书架,终于来到了标示着“经济管理·财政金融”的区域。
这里的书架更高,排列也更密集,空气里似乎都带着一股更“严肃”的味道。高耸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将这一方天地隔绝得格外安静。浏览者也少了许多,大多是成年人,神情专注,步履轻缓,偶尔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书脊上的标题大多是诸如《宏观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原理》、《会计实务》之类,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有些头大。
张甯站在一排书架前,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书名,一时间有些茫然无措。这些书的封面大多设计得一本正经,颜色也以深蓝、灰色、白色为主,偶尔点缀着金色或红色的烫金字,透着一股专业而疏离的气息。她随手抽出一本《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翻开看了几页,里面充斥着各种表格、公式和她完全不认识的专业术语,看得她眼晕。
“呃……”她一边目光快速地扫视书架上的图书,一边求助似的征询彦宸,“这么多,我们从哪里开始找?我要看懂《漫步华尔街》里面的图表和……嗯,那些公司报告一样的东西。我之前试着看过,里面好多术语,什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看得我头都大了,完全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又代表什么。”
“明白!”彦宸打了个响指,像个领了军令状的将军,“要看懂这些表,就得先了解它们是怎么记账的。这就像你要读懂一本英文小说,总得先认识Abc吧?”
他走到一排标注着“会计基础”的书架前,目光快速扫过书脊。“咱们国内吧,记账方法有好几种。最简单的,像一些小单位或者个体户,可能还在用‘收付记账法’,就是只记收了多少钱,付了多少钱,简单粗暴。” 他抽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翻了翻又塞了回去,撇撇嘴,“这个对咱们没用。”
“然后呢,还有一种叫‘增减记账法’,大概就是……嗯,财产增加了记一笔,减少了记一笔。这个方法逻辑上也还行,但不够严谨,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经济业务时容易乱。” 他像个小老师一样,边说边在书架上寻找着,“现在国内企业会计准则推荐和普遍使用的是‘借贷记账法’。”
他终于抽出一本看起来比较厚实、书名带有“会计学原理”字样的书,翻开看了看目录。“喏,就是这个,‘借贷记账法’。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
张甯蹙着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听起来……有点像化学平衡公式?”
“哇,师父,你好聪明哦!我从来没有这样类比过!你简直是一语道破!”彦宸精彩艳羡地看向她,(夹杂着张甯淡漠地一句“少拍马屁,继续说…”)“这个方法能系统地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和经营成果。关键在于,”他加重了语气,“这个‘借贷记账法’,是国际通用的!美国公司,包括《漫步华尔街》里提到的那些,用的肯定都是这个方法。所以,你想看懂它们的财务报表,就必须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张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彦宸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依赖和……嗯,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这家伙,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没个正形,没想到在这些专业问题上,懂得还真不少。看来让他当“师父的师父”……好像也不算太亏?
他把那本《会计学原理》递给张甯:“这本看起来还行,讲得比较系统,你先看看目录和前言,感受一下难度。”
张甯接过书,触手是略微粗糙的纸质和沉甸甸的分量。她认真地翻阅起目录,看到“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设置”、“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表编制”等章节标题,只觉得每一个词都既熟悉又陌生,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虽然门里的景象还是一片迷雾。
彦宸看她看得认真,便自己也开始在旁边的书架上搜寻起来,他的目标和张甯不同,不仅仅是了解报表是怎么“做”出来的,他更想知道怎么“看”这些报表,怎么通过这些数字去分析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好是坏,是否有投资价值。这才是《漫步华尔街》那本书更深层次的内涵。
他嘴里念念有词:“财务分析……报表分析……投资决策……” 他目光逡巡,手指划过一排排书脊。他抽出一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快速翻阅了几章。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里面的案例和讲解似乎更多地基于国内当时的企业实践和会计制度背景,对于他想直接应用于分析美国上市公司报表的需求来说,总觉得隔了一层。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彦宸抽出了好几本书,又一本本地塞了回去。他额头上微微渗出细汗,一半是因为搜寻的投入,一半则是因为找不到心仪“秘籍”的焦躁。他需要的是一本既讲解基础分析方法(比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又完全基于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体系,并且最好能结合一些实例的“实战指南”。然而,在当时国内的出版环境下,这样精准契合他需求的、既实用又与国际接轨的财务分析入门书籍,确实还比较稀缺。
张甯此时也大致翻完了那本《会计学原理》的目录和前言,虽然感觉难度不小,但确实是她目前需要的方向。她抬起头,想问问彦宸的意见,却看到他正对着书架,背影里透着一股明显的失望。他手里拿着最后一本翻看的书,轻轻摇了摇头,低声叹了口气,带着浓浓的遗憾:
“唉,还是没有!”那副专注而又带着点挫败感的模样,与平时那个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家伙判若两人。
阳光从侧窗洒进来,勾勒出他挺直的鼻梁和微微抿起的嘴唇,额前几缕碎发垂下,挡住了紧锁的眉头。他眼神里残留着搜寻无果后的失落,还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拗。张甯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认真的侧脸。
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她忽然发现,这家伙认真起来的时候,眉宇间竟有一种说不出的专注和…吸引力。不同于他耍赖时的顽皮,也不同于他讲歪理时的狡黠,此刻的他,像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头,沉静而坚定,带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力量感。这让她心里莫名地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如同夏日午后檐下的风铃,被微风悄然一拂,留下几声清脆的叮咚,和一缕沁人的清凉悸动。
就在这时,彦宸像是察觉到了她的注视,或是终于从自己的思绪中抽离出来,缓缓转过头,目光恰好对上了她来不及收回的视线。他的眼神里还带着刚才的思索和一点点茫然,似乎在问她怎么了。
张甯的心猛地一跳,像是做坏事被当场抓住的小孩。脸颊微微有些发烫,嘴里有些结巴地、此地无银三百两般地应了一句: “…什么,什么还是没有?……”
“没啥,今天没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彦宸的脸又恢复了满不在乎的神情,仿佛刚才那点小小的挫败感只是短暂的错觉。他眼珠转了一转,像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态度立刻变得殷勤起来:“宁哥,你先在这里继续‘寻宝’,我上那边去找找推理小说看看。”说着,他伸手指了指通往夹层的楼梯方向。“对了,”他像是才想起来似的,带着一脸期待地问道,“你喜欢看推理小说吗?”
张甯依旧低着头,注意力似乎还停留在那本摊开的《基础会计学》上,闻言只是心不在焉地随口答道:“不怎么看。我只知道福尔摩斯。”
“哎呀,宁哥!”彦宸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声音都拔高了几分,立刻凑近了一步,脸上带着夸张的痛心疾首,“只知道福尔摩斯那怎么行?!那已经是推理世界的‘盘古开天地’,老祖宗级别的人物了!波洛的“灰色小细胞”推理,埃勒里·奎因的逻辑迷宫,还有日本的小说……花样多着呢!那才叫一个精彩纷呈、脑洞大开!你不看简直是人生一大损失啊!我跟你说,那种一步步跟着线索走,最后谜底揭开恍然大悟的感觉,简直比夏天喝冰汽水还爽!”
他唾沫横飞,手舞足蹈,活像个正在倾情推销自家祖传秘方的江湖郎中。
张甯终于缓缓抬起头,目光清冷地扫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弧度,语气平淡无波,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戳破了他那热气腾腾的肥皂泡:“哦?所以,这就是你平时脑子里总转悠那些歪门邪道,说话做事就喜欢绕弯子的根本原因?对了,我还差点忘记了,你也展现过几次“精妙无比”的推理秀啊!”
彦宸脸上的热情笑容瞬间凝固,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连带着刚才比划的手都僵在了半空中。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什么,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回击,只能干巴巴地挤出一句:“好了,没什么可聊的了!您老继续…”
说完,他不再停留,带着一丝被怼后的“悻悻然”,又夹杂着奔向“自由”的雀跃,转身就朝着楼梯方向快步走去,背影都透着一股“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