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城头,“刘”字大旗迎风招展,城内秩序井然,市井繁华,丝毫看不出数月前曾“内乱频仍”、“边境告急”的模样。
这一日,州牧府中门大开。刘备一身轻甲,外罩锦袍,并未乘坐车驾,而是亲自牵着他那匹神骏的白马。身后,典韦率领四百无当营精锐扈从,人人黑衣黑甲,腰佩环首刀,背负强弩,肃静无声,唯有甲叶随着整齐的步伐发出轻微而铿锵的摩擦声,一股百战精锐的凛冽杀气弥漫开来,令沿途百姓既敬畏又安心。
“恶来,此行先去济南、平原。”刘备翻身上马,对典韦道。
“主公放心!无当营在,必保主公一路平安!”典韦声如洪钟,巨戟斜指苍穹。
队伍出了临淄,一路向西,直抵济南郡治所东平陵。太守赵昱与都尉张合早已得信,率文武属官及郡兵精锐,于城外十里亭迎候。
“臣赵昱(张合),恭迎主公!”二人见刘备仅带四百护卫便轻装前来,心中既感佩其胆色,又觉亲切。
刘备下马,亲手扶起二人,目光扫过后方军容严整的郡兵,赞道:“元达治政有方,儁乂治军严谨,济南郡井井有条,备心甚慰!”
入城后,刘备巡视了府库、军营,尤其仔细查看了边境防务。夜间,太守府设宴,刘备特命典韦抬出十坛神工营新酿的“青州白”,此酒清澈如水,入口却烈如火焰,瞬间点燃了宴席气氛。
刘备举杯,对赵昱、张合及众将士道:“去岁以来,境外宵小屡屡窥伺,全赖诸位将军与将士们戍守边陲,保境安民,方有青州腹地之安宁!此酒,敬诸位之功!满饮此杯!”
“谢主公!”众将轰然应诺,烈酒入喉,豪情顿生。张合更是激动表示:“但有合在,必不教一兵一卒跨过黄河,危及主公安危!”
次日,刘备一行渡过黄河,进入平原国。尚未至治所平原县,便见前方烟尘滚滚,一队赤甲骑兵如烈火般席卷而来,当先一人,身长九尺,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美髯垂胸,手提青龙偃月刀,正是关羽关云长!其身后,麴义、关平、周仓、裴元绍等将悉数在场。
“大哥!”关羽远远便滚鞍下马,快步迎上,冷峻的脸上难得地露出激动之色。
“云长!”刘备亦快步上前,兄弟二人把臂相看,一切尽在不言中。
“末将等恭迎主公!”麴义、关平等将齐声行礼,声震原野。这些百战悍将,此刻眼中皆充满对刘备的崇敬与热忱。
刘备看着这些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看着他们身后军容鼎盛、杀气腾腾的平原精锐,心中感慨万千。他重重拍了拍关羽的手臂:“云长,辛苦了!平原乃青州西门户,直面袁绍,压力最大!”
关羽丹凤眼微睁,傲然道:“大哥放心!有关某在,袁绍匹夫休想越境半步!麴义将军的先登营,平儿的校刀营,如今更是如虎添翼!”
当晚,平原大营,篝火熊熊。刘备再次拿出“青州白”,与众将共饮。听着关羽简述边境防务,听着麴义汇报先登营操练成果,听着关平、周仓、裴元绍等诉说军中趣事,其乐融融。
刘备特意召来负责平原政务的弟子周蕙、郑衡、苏玥,见三人虽带风霜之色,却目光坚定,汇报政事条理清晰,将这军事重地治理得民生安定,粮草充足,心中大慰,连连称赞:“有尔等在,云长与将士们方可无后顾之忧!此亦是大功!”
在平原盘桓两日,刘备继续北上,前往乐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