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辰产业园的项目会议室里,投影幕布上正滚动着东南亚光伏电站的选址报告,泰国春武里府的日照数据、越南胡志明市的电网接口参数、马来西亚槟城的土地政策解读,每一页都标注着红色的重点符号。林凡坐在主位,手里拿着一支红色记号笔,时不时在报告上圈画,江哲、张磊、周锐坐在两侧,各自对着电脑记录,空气中弥漫着专注而紧张的氛围——距离年底百亿营收目标还有不到三个月,东南亚项目的前期筹备必须赶在11月前完成,才能不影响明年的开工计划。
“春武里府的光伏支架,必须用绿创的防腐材料,当地雨季长,普通钢材容易生锈,维护成本会增加30%。”张磊指着报告上的材料清单,语气坚定,“我已经让工厂预留了500吨的产能,只要选址确定,下个月就能开始生产。”
“电网对接方面,越南的电压频率是50hz,和国内一致,但泰国是60hz,锐芯的逆变器芯片需要做适配调整。”周锐打开芯片测试数据,“‘锐芯6号’的适配方案已经完成,下周就能送样给当地电网公司测试,保证不影响并网时间。”
江哲则调出东南亚项目的融资方案:“绿色债券的8亿资金,已经预留3亿用于东南亚的土地租赁和前期建设,剩下的5亿支撑国内乡村光伏和滨江展示馆——我还联系了新加坡的星展银行,他们愿意提供1.5亿美元的跨境贷款,利率3.1%,比国内低0.2个百分点,能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
林凡刚想开口点评,放在桌角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陌生号码(魔都)”的字样。他皱了皱眉,这种时候的陌生来电,大多是推销或无关业务,本想直接挂断,手指却顿了顿——最近苏曼没再纠缠,但总觉得她那边还会有动静,这个号码说不定和她有关。
“抱歉,我接个电话。”林凡拿起手机,走到会议室外面的走廊,按下接听键。
“请问是林总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苍老且带着试探的声音,语气小心翼翼,“我是苏曼的父亲,苏建国,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印象……”
果然是他。林凡靠在走廊的玻璃窗上,目光落在楼下绿创工厂的光伏板生产线上,语气平淡:“苏总,有事吗?我正在开项目会,时间比较紧张。”
苏建国在电话那头明显松了口气,连忙说:“林总,我知道您现在忙,是我冒昧了,可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找您帮忙……”他的声音突然哽咽起来,带着几分刻意的委屈,“我们家那建材公司,您也知道,之前跟盛达合作,盛达倒了之后,我们的货款收不回来,还欠了供应商800万,现在工厂都快停工了,银行又催着还贷款,要是再找不到订单,下个月就得申请破产了……”
林凡没接话,静静听着。他早就从老顾那里查到,苏建国的建材公司不仅欠了钱,还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给盛达供应的水泥,实际标号比合同约定低两个等级,导致盛达的一个工地出现墙体裂缝,这也是盛达倒台后,没有供应商愿意跟他合作的原因。
“林总,我知道,当年是我们不对,苏曼年轻不懂事,跟您分手,我也没拦着,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啊!”苏建国的声音越发卑微,“您现在是大老板了,跟峰驰汽车的陈总是好朋友,峰驰不是在建新工厂吗?需要大量的建材,您能不能帮我牵个线,让我们给峰驰供货?只要能拿到这个订单,我们公司就能活过来,以后您有任何需要,我们随叫随到!”
原来绕了半天,是想靠他牵线峰驰的订单。林凡冷笑一声,语气依旧平静:“苏总,峰驰的新工厂确实需要建材,但他们有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标准——水泥要符合c40标号,钢材要达到抗震Grade 50,所有材料都要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还要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你们公司的建材,能达到这些标准吗?”
苏建国的声音瞬间卡顿,过了几秒才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们可以改进!只要能拿到订单,我们马上采购新设备,保证达到标准!林总,看在我之前也算您‘长辈’的份上,您就帮我这一次,就一次!”
“‘长辈’?”林凡的语气冷了几分,“当年苏曼跟我提分手,说‘跟着你一辈子也买不起魔都的房’,您在旁边说‘年轻人就该现实点,没钱就别耽误我女儿’,这话您还记得吗?那时候您怎么没想着当我的‘长辈’?现在公司快破产了,才想起跟我谈‘情分’,是不是太晚了?”
苏建国被怼得说不出话,电话那头传来他急促的呼吸声,过了好一会儿,才带着哀求的语气说:“林总,我知道错了!当年是我鼠目寸光,是我势利眼!我给您道歉,给您鞠躬!只要您愿意帮忙,我把家里的房子抵押了,给您当担保,以后公司的利润,我分您30%,不,50%!您看行不行?”
“苏总,我想您误会了。”林凡看着远处的智能电网项目现场,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光,“凡辰做项目,靠的是实力和标准,不是人情和回扣。峰驰的新工厂用的是绿创的环保材料,所有供应商都要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和样品测试,不是我一句话就能决定的。退一步说,就算我帮您牵线,你们公司的建材质量不过关,最终还是会被淘汰,到时候不仅害了峰驰,也害了您自己。”
电话那头沉默了,只有苏建国压抑的叹息声。林凡知道,苏建国不是真的想改进质量,只是想找个“冤大头”填窟窿,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思,根本不可能在凡辰的生态里立足。
“林总,那……那您能不能借我点钱?”苏建国的声音带着最后的挣扎,“我就借500万,周转三个月,等我收回货款,马上还您,还付您利息!我把房产证拍给您,您要是不放心,我们可以签抵押合同!”
“我不会借钱给您。”林凡的语气没有丝毫松动,“凡辰的资金,要么用于技术研发,要么用于项目建设,要么用于公益医疗,不会用来填补别人的经营窟窿。您的公司走到今天,不是因为没有订单,是因为没有诚信和质量意识,就算我借您500万,您不改掉这些问题,最终还是会破产。”
说完,林凡看了看手表,会议室里的项目会还在等着他:“苏总,我还有工作要忙,先挂了。您要是真想挽救公司,建议您先整顿质量,重新申请资质,而不是找关系、求人情——市场不会同情没有实力的企业,凡辰也不会。”
不等苏建国再说什么,林凡直接挂断了电话。他站在走廊里,看着楼下忙碌的凡辰员工——绿创的工人在装卸储能设备,锐芯的工程师在搬运芯片样品,智联的团队在调试AI系统,每个人都在为了“百亿营收”和“生态落地”的目标努力,没有人会为了无关的人和事停下脚步。
“林总,谈完了?”老顾正好从旁边的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份乡村光伏的审计报告,“是苏建国吧?刚才小张说他打了好几次电话,还问能不能约您见面。”
林凡点了点头,接过审计报告:“他想让我帮他牵线峰驰的建材订单,还想借钱,都被我拒绝了。他的公司根本达不到峰驰的标准,就算帮了,也是白费功夫。”
“就该这样。”老顾笑着说,“之前苏曼纠缠您,现在苏建国又来求和,他们就是觉得您念旧情,想占便宜。可凡辰的项目都是实打实的,容不得半点掺假,要是帮了他们,不仅砸了峰驰的招牌,还会影响凡辰的声誉。”
林凡翻开审计报告,目光落在“清溪村光伏收益分配”那一页,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这些有价值的事上——清溪村的村民这个月能拿到光伏分红,每户平均230元,虽然不多,但能帮他们减轻一点生活负担;滨江展示馆的设计方案也快定了,明年建成后,能给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岗位,还能普及新能源知识。这些,比帮苏建国填窟窿有意义多了。”
两人并肩走进会议室,投影幕布上依旧显示着东南亚光伏电站的选址报告,江哲、张磊、周锐正等着他们继续讨论。林凡坐在主位上,拿起红色记号笔,在“泰国春武里府”的位置画了一个圈:“就定这里,下周让团队去实地考察,月底前完成土地租赁协议,11月启动设备运输——我们的目标,是让凡辰的光伏技术,在东南亚落地生根,让更多人用上清洁、便宜的电力。”
会议室里的讨论重新开始,热烈而有序。没有人再提起苏建国的电话,仿佛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林凡知道,苏建国的求和不会就此结束,他接下来可能还会用其他方式纠缠,但这都影响不了凡辰的步伐——百亿营收的目标就在眼前,东南亚项目的筹备正在推进,滨江展示馆的建设即将启动,凡辰的生态版图正在一点点扩大,那些试图靠“人情”攀附的人,终将被远远甩在身后,连仰望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