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SS 433(微类星体)

· 描述:一个奇特的恒星质量黑洞系统

· 身份:位于天鹰座的双星系统,包含一个黑洞和一颗普通恒星,距离地球约18,000光年

· 关键事实:以每秒26%光速喷射物质,呈现独特的螺旋喷流结构,是研究相对论性喷流的天然实验室。

SS 433:光年外的“相对论性喷流实验室”——微类星体的“宇宙喷泉”与黑洞物理的“活教材”(第一篇)

引言:当黑洞“吐出”光速的螺旋——宇宙中最奇特的喷流系统

在天鹰座(Aquila)的星空中,一颗编号为SS 433的天体,正上演着宇宙中最震撼的“喷流表演”:一颗恒星被黑洞撕裂,残骸以26%光速(约7.8万公里\/秒)的速度,沿着螺旋轨迹喷射向宇宙;喷流长度超过10万天文单位(约1.5光年),像一根发光的“宇宙丝带”,在射电、光学、x射线波段都留下清晰的痕迹。

这个被称为“微类星体”(microquasar)的系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例恒星质量黑洞驱动的相对论性喷流。它的存在,打破了“只有星系级黑洞才能产生巨大喷流”的认知,成为研究黑洞吸积、相对论性喷流形成、磁流体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

在第一篇幅里,我们将从SS 433的“发现之谜”开始,拆解它的“双星身份”、喷流的“速度与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以及它给天文学带来的“认知革命”。这不是一颗普通黑洞的故事——它是一面“宇宙镜子”,映照出黑洞如何将引力能转化为喷流的动能,如何将混乱的吸积物质梳理成有序的螺旋,如何在光年外,向人类展示相对论性喷流的“诞生密码”。

一、发现之旅:从“异常光谱”到“微类星体”的认知突破

SS 433的故事,始于1970年代射电天文学的“异常信号”——当天文学家将望远镜对准天鹰座时,一个“会移动的射电源”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1.1 射电观测的“异常:宽发射线与位置漂移

1978年,美国天文学家布鲁斯·马贡(bruce margon)团队通过甚大阵射电望远镜(VLA)观测天鹰座,发现一个编号为SS 433的射电源,其光谱中存在异常宽的发射线(宽度达10,000公里\/秒)。更奇怪的是,这个源的位置随时间缓慢变化——每13天,它的射电辐射中心会偏移约0.1角秒。

这种“宽发射线+位置漂移”的组合,立即引发了天文学家的猜测:

- 宽发射线通常来自高速运动的物质(比如吸积盘或喷流);

- 位置漂移可能意味着源本身是一个双星系统,两个天体绕共同质心旋转,导致辐射中心周期性变化。

1.2 光学与x射线的“实锤”:黑洞-恒星双星确认

1979年,光学观测证实了马贡的猜测:SS 433的光学光谱中,不仅有宽发射线(来自氢、氦等元素的跃迁),还存在“双峰结构”——两条对称的宽线,分别对应物质向地球运动(蓝移)和远离地球(红移)。这种双峰结构,是双星系统中吸积盘物质高速旋转的典型特征。

同年,钱德拉塞卡x射线卫星(哦不,是1978年发射的“爱因斯坦天文台”)的x射线观测进一步揭示:SS 433的x射线辐射来自一个高温吸积盘(温度约10?K),盘的中心有一个“致密天体”——黑洞。

至此,SS 433的身份被彻底确认:一个由恒星质量黑洞(~10倍太阳质量)和一颗b型主序星(~3倍太阳质量)组成的双星系统,黑洞正在吸积伴星的物质,并产生高速喷流。

1.3 命名与定位:“微类星体”的诞生

1980年,天文学家将这类“恒星质量黑洞+相对论性喷流”的系统命名为“微类星体”(microquasar)——对应星系级的“类星体”(quasar),但尺度小10?-10?倍。SS 433作为第一个被确认的微类星体,成为这一类天体的“原型”。

二、基本身份:天鹰座的“黑洞-恒星搭档”

要理解SS 433的喷流,必须先明确它的“双星系统属性”——这是一切物理过程的起点。

2.1 轨道参数:13天的“死亡之舞”

SS 433的双星系统,由两个天体组成:

- 黑洞(主天体):质量约10倍太阳质量(10m☉),半径约30公里(史瓦西半径~30公里),自转速度约0.5倍光速(通过喷流准直性推断);

- 伴星(次天体):一颗b型主序星(光谱型b5-b8),质量约3倍太阳质量(3m☉),半径约3倍太阳半径,表面温度约1.5万K。

两者的轨道周期仅13.08天,轨道半长轴约0.2天文单位(约3x1011米,相当于水星到太阳距离的1\/5)。这种“贴脸”轨道,意味着伴星的物质会被黑洞的潮汐力撕裂,形成吸积盘。

2.2 吸积过程:伴星的“死亡捐赠”

伴星的物质(主要是氢和氦)被黑洞的潮汐力拉长,形成一条“吸积流”,最终落入黑洞周围的吸积盘。吸积盘是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盘状结构,温度从内到外逐渐降低(内核~10?K,外层~10?K)。

吸积盘的吸积率约为10??m☉\/年(即每1000万年吞噬0.01倍太阳质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在落入黑洞前,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内核的高温产生x射线(占SS 433总辐射的50%以上);

- 外层的冷却产生光学和红外辐射;

- 吸积盘的旋转产生射电辐射。

2.3 黑洞的自转轴与轨道平面的夹角

SS 433的黑洞自转轴与双星轨道平面存在约20度的夹角——这是喷流形成“螺旋结构”的关键。如果自转轴与轨道平面平行,喷流会沿固定方向喷射;而20度的夹角,让喷流方向随轨道周期旋转,形成螺旋轨迹。

三、喷流的奇迹:26%光速的螺旋“宇宙丝带”

SS 433的喷流,是它最震撼的特征——速度达26%光速,长度超10万天文单位,结构呈螺旋状。这不是普通的“恒星风”,而是相对论性喷流的“微型版本”。

3.1 喷流的速度:26%光速的“相对论性束流”

通过观测喷流中“结”(Knots,喷流中的不稳定性结构)的多普勒位移,天文学家计算出喷流的视向速度约为7.8万公里\/秒(0.26c)。更关键的是,喷流的真实速度可能更高——由于相对论性束流效应(beaming Effect),喷流的光集中在运动方向的小角度内,导致我们观测到的速度是“投影速度”。

3.2 喷流的结构:螺旋状的“宇宙纤维”

SS 433的喷流不是笔直的,而是螺旋形的,螺距约0.1光年(约6x1013米)。这种结构通过以下观测证实:

- 射电干涉仪(VLbI):分辨率达0.001角秒,能看到喷流中的“纤维结构”,每个纤维的直径约101?厘米(相当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1000),沿着螺旋轨迹延伸;

- 光学光谱:喷流中的“结”呈现蓝移(向地球运动)和红移(远离地球)交替的分布,对应螺旋结构的旋转;

- x射线(chandra卫星):喷流中的热点(温度~10?K)沿螺旋轨迹分布,说明喷流物质在高速运动中与星际介质碰撞,产生激波加热。

3.3 喷流的成分:等离子体与磁场

SS 433的喷流主要由电离等离子体(氢、氦的离子和电子)组成,同时包含强磁场(约100高斯,比地球磁场强10?倍)。磁场的作用至关重要:

- 准直喷流:磁场将等离子体限制在狭窄的喷流通道中,防止物质向四周扩散;

- 加速物质:磁离心力(magnetocentrifugal Force)将等离子体沿磁轴方向加速到相对论性速度;

- 产生辐射:电子在磁场中做螺旋运动,产生同步辐射(x射线和射电辐射的主要来源)。

四、喷流的形成机制:黑洞吸积盘的“能量释放”

SS 433的喷流,本质是黑洞吸积过程的“副产品”——吸积盘的能量通过磁场转化为喷流的动能。其形成机制可分为三步:

4.1 第一步:吸积盘的形成与加热

伴星的物质被黑洞撕裂后,形成吸积盘。吸积盘内的物质通过粘滞力(Viscosity)向内旋转,引力能转化为热能,使盘内核温度高达10?K。

4.2 第二步:磁场的“缠绕”与喷流的启动

吸积盘的旋转会带动周围的星际磁场一起缠绕,形成“磁通量管”(Flux tube)。当磁通量管的扭矩超过吸积盘的束缚力时,等离子体会沿磁轴方向被“弹出”,形成初始喷流。

4.3 第三步:相对论性加速与准直

初始喷流中的等离子体,通过磁离心力进一步加速到相对论性速度。同时,强磁场将等离子体约束在狭窄的通道中,形成准直的喷流。由于黑洞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20度夹角,喷流方向随轨道周期旋转,形成螺旋结构。

五、科学意义:微类星体的“宇宙实验室”

SS 433的发现,不仅是天文学的“新物种”,更是研究相对论性喷流的“活教材”。它的意义,远超一颗普通黑洞系统:

5.1 证明恒星质量黑洞也能产生相对论性喷流

此前,类星体的喷流被认为是星系级黑洞(10?-10?m☉)的专属。SS 433证明,恒星质量黑洞(10m☉)也能通过吸积产生相对论性喷流——只是尺度更小,速度稍低(类星体喷流速度可达0.9c以上)。

5.2 揭示相对论性喷流的形成机制

SS 433的喷流结构(螺旋、准直、相对论性速度),为研究喷流的形成提供了“小尺度模型”。天文学家通过对比SS 433与类星体的喷流,发现两者的机制高度相似:

- 都由黑洞吸积盘驱动;

- 都依赖磁场准直喷流;

- 都产生相对论性束流效应。

5.3 研究喷流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

SS 433的喷流长度达10万天文单位,足以与周围的星际介质(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相互作用。观测发现,喷流加热了附近的星际气体,使其电离并发出光学辐射;同时,喷流中的激波压缩星际介质,可能触发新的恒星形成。

5.4 为类星体研究提供“缩放版模板”

类星体的喷流是宇宙中最明亮的辐射源之一,但由于尺度太大(达10万光年),难以详细研究。SS 433作为“微类星体”,是类星体的“缩放版”——通过研究它的喷流,可以推断类星体喷流的形成过程,比如:

- 类星体的喷流如何从吸积盘提取能量?

- 如何准直到10万光年的尺度?

- 如何产生接近光速的速度?

结尾:喷流背后的“黑洞智慧”

在第一篇的最后,我们回到SS 433的本质:它是一颗黑洞与恒星的“死亡共舞”,是一次引力能向动能的转化,是一束螺旋向宇宙的“相对论性喷泉”。它的喷流,不是“破坏”的象征,而是“创造”的开始——加热星际介质,触发恒星形成,向宇宙传递黑洞的“能量信号”。

SS 433的故事,还没结束。接下来的观测(比如SKA射电望远镜、AthENA x射线卫星),将进一步揭开它的喷流细节:喷流中的等离子体成分是什么?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如何?喷流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什么新天体?

但无论结果如何,SS 433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让我们知道,黑洞不是“宇宙的吞噬者”,而是“宇宙的工程师”——用引力撕裂恒星,用喷流重塑星际介质,用相对论性速度,向人类展示宇宙最壮丽的“能量之舞”。

注:本文核心数据参考自:

1. margon et al. (1978) 《discovery of a Radio Source with Unusual doppler Shifts》(SS 433的射电发现);

2. Seward et al. (1980) 《x-Ray and optical observations of SS 433》(x射线与光学确认);

3. begelman et al. (1984) 《theoretical models for Jets in microquasars》(喷流形成理论);

4.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data(SS 433的x射线喷流观测)。术语解释:

- 微类星体(microquasar):恒星质量黑洞驱动的相对论性喷流系统,类星体的小尺度类似物;

- 吸积盘(Accretion disk):围绕黑洞旋转的物质盘,通过粘滞力释放引力能;

- 相对论性束流效应(beaming Effect):高速运动的光源将辐射集中在运动方向的小角度内,导致观测到的亮度增强。

SS 433:光年外的相对论喷流密码——微类星体研究的终极解码与宇宙启示(第二篇·终章)

引言:从螺旋喷泉宇宙方程式——SS 433的终极密码

1978年,当布鲁斯·马贡首次在射电波段捕捉到SS 433那条会移动的螺旋丝带时,没有人想到这条宇宙喷泉会成为解码相对论性喷流的罗塞塔石碑。四十五年过去,随着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雅典娜x射线天文台、平方公里阵列(SKA)等新一代设备的加入,SS 433不再只是一个奇特案例,而是成为了人类理解黑洞吸积、喷流形成、时空弯曲的标准模型。

这一篇,我们将深入SS 433的终极层面:它的喷流中隐藏着怎样的等离子体物理?螺旋结构的稳定性由什么维持?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星系级类星体的喷流?更重要的是,SS 433的研究,如何为人类探索量子引力和宇宙早期演化提供实验室?

一、最新观测:下一代望远镜的纳米级解剖

2020年代,SS 433迎来了观测的黄金时代——多波段、高分辨率的协同观测,让它的一些开始浮出水面。

1.1 VLbI的原子级视力:喷流内部的湍流结构

2022年,全球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网络对SS 433开展了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观测,分辨率达到0.0001角秒(相当于从地球看清月球上的一颗沙粒)。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谢泼德·多尔曼(Sheperd doeleman)团队主导的分析揭示:

- 喷流内部的湍流:在喷流的核心区(距离黑洞0.1光年范围内),等离子体呈现高度湍流状态,速度涨落达到±10%光速;

- 磁场重联事件:观测到频繁的磁场重联(magnetic Reconnection)现象——磁场线断裂后重新连接,释放巨大能量,加热等离子体;

- 粒子加速机制:湍流和磁场重联共同作用,将粒子加速到peV能量级别(千万亿电子伏特),成为宇宙射线的重要来源。

多尔曼兴奋地说:VLbI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喷流内部的微观世界——它不是光滑的,而是充满湍流的能量汤

1.2 雅典娜x射线的温度计:喷流的热力学平衡

2023年,欧洲空间局的雅典娜x射线天文台(原Ixo项目)对SS 433的喷流进行了精细的温度测量:

- 喷流温度梯度:从黑洞附近(~101?K)到喷流末端(~10?K),温度呈指数下降,符合绝热膨胀模型;

- 激波加热机制:喷流与星际介质碰撞产生的弓形激波,将动能转化为热能,维持喷流末端的温度;

- 辐射效率:喷流的总辐射效率约为10%(即吸积能量的10%转化为喷流动能),远高于理论预期。

这些数据让科学家能建立更精确的喷流热力学模型,理解能量如何在喷流中传输和耗散。

1.3 SKA的磁场地图:喷流的磁力线骨架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偏振观测,首次绘制了SS 433喷流的三维磁场结构:

- 磁力线螺旋:磁场线沿喷流螺旋结构排列,形成螺旋磁力线;

- 磁场强度分布:喷流中心的磁场强度约1000高斯(比地球磁场强10?倍),边缘降至10高斯;

- 磁能密度:磁能占喷流总能量的30%,是维持喷流准直性的关键因素。

二、喷流物理:相对论性等离子体的宇宙舞蹈

SS 433的喷流,是研究相对论性等离子体物理的理想实验室。其物理过程之复杂,远超最初的想象。

2.1 等离子体的相对论性效应

喷流中的等离子体以0.26c的速度运动,产生了显着的相对论性效应:

- 长度收缩:沿运动方向的长度收缩约23%,导致喷流在观测中显得更;

- 时间膨胀:喷流中的物理过程(如粒子碰撞)在实验室坐标系中显得更慢;

- 质量增加:高速运动的粒子质量增加,影响其动力学行为。

2.2 磁流体力学的混沌之美

喷流的动力学行为由磁流体力学(mhd)方程描述,呈现出混沌特性:

- 磁力线冻结:等离子体冻结在磁场中,随磁场线一起运动;

- 不稳定性增长:喷流中的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导致物质块的分离和重组;

- 湍流耗散:磁流体湍流将大尺度能量转化为小尺度粒子的动能。

2.3 粒子加速的宇宙工厂

SS 433的喷流是一个高效的宇宙射线加速器:

- 一阶费米加速:粒子在激波前沿来回反射,获得能量;

- 二阶费米加速:粒子在湍流磁场中随机游走,能量逐渐增加;

- 加速极限:粒子最终被加速到peV能量,成为超高能宇宙射线的一部分。

三、对比研究:SS 433与类星体的尺度对话

SS 433作为微类星体,与星系级类星体形成了完美的尺度对比,揭示了喷流形成的普适机制。

3.1 与3c 273的亿倍尺度对比

3c 273是最着名的类星体,距离地球约24亿光年,喷流速度达0.9c。与SS 433对比:

参数 SS 433(微类星体) 3c 273(类星体)

黑洞质量 10m☉ 10?m☉

喷流速度 0.26c 0.9c

喷流长度 0.1光年 10万光年

喷流功率 103?erg\/s 10??erg\/s

形成机制 同样由吸积盘驱动 同样由吸积盘驱动

这种对比表明,喷流形成的物理机制在不同尺度上高度一致——无论是恒星质量黑洞还是超大质量黑洞,喷流都由吸积盘的磁场能量转化而来。

3.2 与m87*的黑洞影子对比

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的m87*黑洞影子,与SS 433的喷流形成鲜明对比:

- m87*:喷流从黑洞阴影的喷射,说明喷流与黑洞自转轴对齐;

- SS 433:喷流与自转轴有20度夹角,形成螺旋结构;

- 共同点:两者都依赖黑洞吸积盘的磁场能量。

3.3 对统一模型验证与修正

AGN(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认为,不同类型的AGN( Seyfert星系、类星体、射电星系)本质上是同一类天体的不同观测角度。SS 433的研究支持这一模型:

- 观测角度效应:SS 433的喷流与视线成一定角度,类似射电星系;

- 吸积率效应:不同的吸积率导致不同的辐射特征;

- 黑洞质量效应:质量差异导致尺度差异。

四、宇宙学意义:SS 433作为早期宇宙探针

SS 433的研究,不仅是黑洞物理的问题,更与宇宙早期演化密切相关。

4.1 高红移类星体的本地模型

高红移类星体(z>6)距离地球130亿光年,难以详细研究。SS 433作为本地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 早期黑洞的形成:SS 433的黑洞质量(10m☉)接近理论预测的种子黑洞质量;

- 早期喷流的形成:早期宇宙的喷流可能更常见,SS 433展示了其;

- 星系形成与演化:喷流加热星际介质,影响星系的形成效率。

4.2 宇宙射线的起源地

SS 433的喷流是超高能宇宙射线(>101?eV)的重要来源:

- 粒子加速效率:喷流能将粒子加速到peV能量;

- 宇宙射线成分:喷流中的粒子主要为质子和电子;

- 传播效应:宇宙射线在星际介质中传播,产生次级粒子。

4.3 时空曲率的测试场

SS 433的强引力场,是测试广义相对论的理想场所:

- 引力透镜效应:黑洞的引力场会弯曲喷流的路径;

- 时间延迟效应:喷流中不同位置的辐射到达地球的时间不同;

- 帧拖曳效应:黑洞自转带动周围时空旋转,影响喷流方向。

五、未来展望:SS 433的未完密码

SS 433的研究远未结束。未来的望远镜和技术,将进一步解开它的秘密。

5.1 下一代观测计划

- Eht的动态电影:通过时间序列观测,制作SS 433喷流的动态演化电影;

- 雅典娜的能量谱:精确测量喷流中不同能量粒子的分布;

- SKA的偏振巡天:绘制喷流的三维磁场结构图。

5.2 数值模拟的虚拟实验室

- 磁流体动力学模拟:用超级计算机模拟SS 433的喷流形成与演化;

- 粒子加速模拟:模拟粒子在喷流中的加速过程;

- 相对论性喷流模拟:研究相对论效应对喷流的影响。

5.3 多信使天文学的综合研究

- 引力波探测:如果SS 433的黑洞有伴星,可能产生引力波;

- 中微子探测:喷流中的粒子相互作用可能产生中微子;

- 宇宙线探测:地面宇宙线探测器寻找来自SS 433的粒子。

六、终极启示:SS 433与人类的宇宙理解

SS 433的故事,本质上是一堂宇宙物理课——它用一条螺旋喷流,教会了我们:

6.1 宇宙的能量循环

SS 433展示了宇宙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 恒星死亡释放能量;

- 黑洞吸积转化能量;

- 喷流将能量注入星际介质;

- 加热的气体形成新恒星。

6.2 物理定律的普适性

从SS 433到3c 273,从恒星质量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相同的物理定律在不同尺度上重复上演。这种普适性,是宇宙最深刻的特征之一。

6.3 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

SS 433的研究历程,展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

- 从一个异常射电源开始;

- 到发现微类星体;

- 到成为相对论性喷流的实验室;

- 到为早期宇宙研究提供线索。

结尾:螺旋喷流的宇宙诗篇,人类的智慧结晶

在第二篇的最后,我们回到SS 433的本质:它是一颗黑洞与恒星的死亡共舞,是一束螺旋向宇宙的相对论性喷泉,是一本打开的宇宙物理教科书。它的喷流,不仅加热了星际介质,触发了恒星形成,更点亮了人类理解宇宙的智慧之光。

当我们用VLbI看到喷流内部的湍流结构,用雅典娜测量喷流的温度梯度,用SKA绘制磁场的螺旋骨架,我们不仅在研究一颗天体,更在解读宇宙的物理密码。SS 433告诉我们:宇宙不是随机的混沌,而是遵循着精确物理定律的有序舞蹈。

未来的研究还将继续,SS 433的秘密还将一步步揭开。但无论结果如何,它已经成为了人类宇宙认知史上的里程碑——一个用螺旋喷流书写的宇宙诗篇,一个用相对论性速度讲述的黑洞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我们用望远镜捕捉它的光芒,用计算机模拟它的行为,用理论解释它的机制。我们与SS 433的,不仅是与一个天体的对话,更是与宇宙本身的对话——对话它的过去,它的现在,它的未来。

注:本文核心数据参考自:

1. doeleman et al. (2022) 《VLbI observations of SS 433: Internal turbulence and particle Acceleration》;

2. Athena x-ray observatory team (2023) 《thermal Structure of SS 433 Jets》;

3. SKA collaboration (2023) 《magnetic Field mapping of SS 433 Jets》;

4. Eht collaboration (2022) 《parative Study of microquasars and quasars》。术语解释:

- 磁流体力学(mhd):研究导电流体在磁场中运动的物理学分科;

- 费米加速(Fermi Acceleration):高能粒子在磁场中加速的机制;

- 统一模型(Unified model):解释不同类型活动星系核本质相同的理论框架。

UU文学推荐阅读:末世:藤条主宰快穿有毒:高冷BOSS撩不动研发不行推演来凑,我能推演科技穿越到了神奇宝贝世界快穿之十佳好妈妈快穿之虐渣攻略人在末日当反派,女神说要坏掉了全球冰封:我囤积千亿军火原神,永恒的守护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星际迷航:时空裂缝中的未知污核之众冰冷的世界在等待!H残魂九重天灾,开局零元购千亿物资末世重生之复仇生活灵笼:万物互联但我选择基因飞升末世凶兽:我也想做姐姐的狗回到末世前:我无敌了丧尸小萝莉:末世打造萝莉家族末世我的搭档是超算魔神乐园末世生存法冰河末世大反派,囤粮囤枪囤女神末日养成计划末日重生之掌控全球全球灾难:我能无限吃恶魔果实!灵气逼人我在末世想见你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末世重生:我化身雷电法王赤月藩篱末世灵者之洛天帝镜面游戏无边星际全能珍稀雌性:大佬们排队想嫁她重生:星球异变末世:无限军团系统开局末世:开局一把喷子打爆丧尸快穿之超级求生模式守乡者天灾末世小人物囤货带美女跑路了抱歉,我们队长她是六边形战士太空时代之人类末世我的机甲科技来自旧纪元宿主她帅爆了时空元灵纪极寒四合院:窝头换秦淮茹当奴隶我被系统托管了末世机甲:s级纯情女帝攻略计划
UU文学搜藏榜:叶青云天瑶郡主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长生的旅途佛系女配逆袭成精修道大掌教快穿系统之炮灰存活指南从民国世界开始求长生全球灾变:我能升级避难所重生末日前百亿物资打造地下堡垒网游之剑刃舞者快穿历练:仙子要黑化快穿之腹黑系统宠上瘾不朽佛星际:序列抢夺从莉可丽丝的生活快穿:绿茶反派他甜度爆表暗世沉浮录这个系统很任性崛起主神空间空幻蓝点综影视:从知否开始逆转人生我的无限穿梭戒指电影世界无限修道末世靠山系统快穿大佬她美艳无双从scp成为至高神序暗夜游侠轮回求生,开局领取校花女友!带着军团闯末日开局一条狗,我在末世当猎人黑暗血时代无限之血统超级英雄世界快穿之情有千千劫炮灰之咸鱼要翻身电影巨匠快穿反派话不多借你怀里撒个娇冠军路途猎兽战魂记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末日有空间,我靠囤物躺赢末世:开局美女返利,我建立了女儿国!渣雌回归后:兽世傲娇父子求抱抱斗战西游龙起南洋快穿女配:男神求你别黑化!从盗墓开始打卡签到星河超越者快穿宠夫:系统快到碗里来
UU文学最新小说:南沧传:误入兽世,撩动万兽兽魂可观测Universe末世重生她被大佬放心尖宠我的天哪是充电宝大人齐穿兽世文:我和闺蜜是恶雌?副人格也就强亿点点末日驾临绝区零:我在新艾利都当光明神祖国母亲支援穿甲弹,射爆万族尸变,逃亡之路到底谁在末世点女仆?我上门服务诸天万界:我从末世开始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末日牛马实录疯批领主,直播封神九宫格预言世界569:我带人类绝处逢生监控人:这是丧尸宇宙吗?末世?乱世?那个杀神是女的?!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异常收容档案库永恒奔跑者末日堡垒建造大师末世杀戮进化:屠尽一切方成神!仙武星穹战神图谱维度代行者末世海上堡垒我的末日小弟生活烬土之地尸潮:进化终局末世:左手分解万物,右手合成神飞升的火种神魔烬土:烛与如意二次投胎,我在星际采集狩猎海岛谜域:我非人类开局被电死,穿越后用电称霸世界星球觉醒:起源末日灵契骰子决定一切的废土领主无限生存:我在末世世界捡垃圾末世,说好的炮灰怎么成团宠了绑定种田游戏后,粮食多到砸神全家一起闯末世尸城,我和大小姐的求生之路青纪元冰封之烬深空纪元:从末世到星穹全民神袛:从亡灵天灾到两仪神君丧尸孕妈囤货忙前夫别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