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再次降临,篝火依旧,但承烨的心境已与昨日不同。他不再是单纯沉浸于这盛大喧嚣中的旁观者,那双清澈的眼眸里,多了几分探寻与思索的光芒。夜宴的气氛依旧热烈,乌维再次向裴砚敬酒,言辞比昨日更为恭谨,显然白日那场巧妙运用“格物”之智取胜的演练,给这位崇尚勇力的归义王带来了不小的触动。
承烨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慢条斯理地用着膳食,耳朵却仔细捕捉着高台上父皇与臣工、部落首领们的交谈,偶尔也能听到邻近席位上一些年轻官员和学子对白日演练的议论。提及那“泥浆礌石”和简易滑轮组时,大多带着新奇与赞赏。
待到宴席过半,气氛愈加热络,承烨悄悄离席,这次他并非独自漫步,而是让内侍去请了那两名今日在演练中有所表现的新科学子,以及赵铭和石蛋。王珩见状也嚷嚷着要跟来,周文轩犹豫了一下,还是默默跟在了队伍末尾。
承烨将他们带到自己帐篷附近一处稍僻静、却能望见主营地篝火余晖的地方,早有内侍备好了几个软墩和一张小几,几上放着些简单的茶水果点。
“白日匆匆,未及细谈。请二位不必拘礼,孤只是想听听,那抛射之法,具体是如何想出来的?”承烨示意那两名略显局促的新科学子坐下,语气温和如同寻常交流。
年纪稍长的学子名叫李桐,他定了定神,开口道:“回殿下,学生平日喜好琢磨机巧之物。那滑轮组本是弩机校准所用,学生见其结构简单,却能以小力驭重物,便记在心中。白日见敌阵坚固,正面难破,便想起若能有力道可越其锋锐,直击其后,或可收奇效。恰见场地泥泞,草甸易取,便与张兄(另一学子)及校尉商议,尝试一番。实属侥幸。”
另一学子张允补充道:“殿下,此物简陋,抛射距离、准头皆远不及正规礌石车。但其胜在制作迅捷,材料易得,于仓促间或特定地形下,或可弥补军中大型器械之不足。”
承烨听得认真,又问:“若欲使其更远、更准,当如何改进?”
李桐思索片刻,答道:“或可改进抛射之架,使其更稳固;选用更有韧性之木材为臂;绳索亦需更讲究。若要精准,则需标尺刻度,反复试验,总结数据规律。此皆需时间与物料试错。”
这时,赵铭插言道:“殿下,臣观此物,其理与桔槔、投石机相通,皆在于力与距之权衡。若能知其确切比例,则改进有据。”
承烨点头,看向一直安静坐着的石蛋,温言道:“石蛋,把你那‘宝贝’拿出来,给两位学长瞧瞧。”
石蛋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从怀里掏出那个粗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那根绑着石片的木棍。
王珩一看就乐了:“咦,石蛋,你还真把这玩意儿带身上啊?”
周文轩也好奇地看了一眼,没说话。
李桐和张允接过那简陋的物件,仔细看了看。李桐用手指试了试石片的锋利度,又掂了掂分量,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此物……倒是质朴。殿下,这是?”
承烨便将石蛋不善弓射,却想靠自己方式“帮忙”的缘由,以及自己昨夜看到此物时的联想简单说了。
张允拿起那木棍,比划了一个投掷的动作,沉吟道:“此物借树枝之弹,增石片飞掷之速与力,想法甚好。然捆绑之法粗糙,易松脱,且投掷姿势若不得法,恐难发挥其效,亦易伤及自身。”他看向石蛋,“小兄弟,可想让它更好用些?”
石蛋眼睛一亮,用力点头。
李桐也来了兴致,从随身的小囊里取出炭笔和一小叠纸(这是新科学子的习惯),一边画一边说:“你看,此处捆绑需用特殊绳结,越甩越紧。木棍前端可略削凹槽,卡住石片,更为稳固。若是形状合适的石片难寻,或可烧陶土为弹丸,大小一致,更易掌控……”
两个新科学子顿时忘了拘谨,与石蛋、赵铭甚至凑过来的王珩讨论起来。他们用炭笔在纸上画着简单的示意图,讲解着杠杆、力臂、抛物线等粗浅原理。周文轩虽然听得半懂不懂,却也睁大眼睛,觉得这些比单纯的弓箭似乎……更有趣一些。
承烨在一旁静静听着,看着眼前这奇特的一幕:未来的储君、将门之后、农家之子、胆小宗室、以及钻研格物的寒门学子,在这秋狝围场的星空下,围绕着一件简陋的“武器”,热烈地讨论着如何让它更好用。没有身份的隔阂,只有对“如何解决问题”的共同兴趣。
他心中那股模糊的念头越发清晰。力量,不止于弓马。智慧,亦能化为锋刃。而这智慧,并非独属于庙堂高阁,它可能藏在民间如同石蛋般的质朴想法里,也可能在新科学子对寻常事物的琢磨中。他要做的,或许是搭建一座桥梁,让这些散落的星火,有朝一日能够汇聚。
这时,阿古拉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他看着围在一起讨论的几人,尤其是纸上那些他看不懂的图样,皱了皱眉,但这次没有出言嘲讽,只是抱着手臂站在不远处看着,眼神里带着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
承烨看见了他,对他微微一笑,招了招手。
阿古拉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来。
“阿古拉王子,”承烨指着纸上李桐刚画好的一个改进后的投掷器草图,“你看,若是将此物做得更趁手,让不擅弓射的步卒在近战时突然掷出,是否也能扰敌?或者,在特定地形,比如山林中,是否比弓箭更方便?”
阿古拉盯着那草图,想象着那个场景,闷声道:“……若是突然扔出来,倒是防不胜防。山林里,弓箭确实容易被树木遮挡。”
这一次,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开始思考这种“非传统”力量的适用场景。
篝火的余光映在年轻的脸庞上,夜风吹拂,带来远方的草香与隐约的琴声。在这片象征着帝国武功与怀柔的围场中,一场关于力量、智慧与未来的启蒙,正在几个少年看似随意的夜话中,悄然发生。承烨知道,他带回京城的,将不仅仅是猎获的荣耀,还有这颗名为“格物致用”的种子,它需要合适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