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两天刚过,苏夭夭与卫青岚收拾着简单行李,把房子的钥匙交给给杨父杨母,拜托他们得空帮忙照料一下。
杨父杨母自是不会推脱,自家傻儿子在外都是靠她们照顾才能有今天这成就,他们在家帮她们看一下房子而已。
轻松得很,何况还有大队家的帮搭把手。
这人还没离开,蔡婶带着她儿子匆匆赶过来,看着苏夭夭他们三人,莫名的红了眼圈,“我儿子就拜托你们了。”
杨源昌点点头,“出门在外面,我们会相互照顾的。”
四人出行,跟在后面的相送的人十几人。
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况的苏夭夭跟卫青岚有点懵。
想当年他们离开杏花大队去上大学都没有这种“送别”场面,就算是之前她们来来回回也没有过!
两人的目光从杨源昌移到了蔡婶儿子身上,大概这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表现。
是谁羡慕了,苏夭夭跟卫青岚撇撇嘴。
“苏同志,苏同志,你们等、等下。”
大队长气喘吁吁的一路快跑过来,拦住苏夭夭一行人。
于是乎,苏夭夭三人被带到大队那边去,连带蔡婶的儿子也被杨源昌带上,其他人纵是再好奇,也只能散了去。
苏夭夭刚坐下,大队长就递给她几张纸,“这是我们大队几人商讨出来向第二大队索要的赔偿,苏同志,你帮我们过目一下。”
苏夭夭:???“大队长,让我看这个,好像不合适吧?”
就算自己跟他们的关系再“要好”,怎么也都是一个外人,让她帮忙过目,是不是有点儿那个了?
“没什么不合适的。”书记笑呵呵说道:“考虑到以后我们不单单只有一个养鸡场跟养猪场,我想着要让第二大队当年强行霸占走的地全都给我们吐出来。
原本好好的百来亩地,到他们那边就成了荒成旱地,真是太气人了。
就算现在要回来也没法耕种,还不如免费租给你,让你们年轻去好好规划规划。”
耶?
书记此话一出,就连卫青岚跟杨源昌都惊讶不已。
万万没想到大队出手这么大方,居然送百来亩地给他们?
杨源昌狐疑看扫了大队里的几位干活,“叔,你们怎么会突然这么好心送我们地皮?之前承包土地搞养殖场,你们脸色都是大写的‘不乐意’。
这次这么慷慨,我突然有点担心,怎么办?”
杨大队长抬手就是给他一个爆栗,“你叔是那种背后给你们挖坑的小人吗?”
“阿源啊,叔公也得说你两句,这是我们第一大队对你们几个年轻的信任,要是地能把那块地要回来,交到你们手里,我们相信你们不会让那块地更加荒废。”
农民终究还是看过不去好好一块地就被荒废。
但是,那块地即便拿回来,成了旱地,不管种什么都难以有好收成,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在小年轻跟前刷个好感。
万一,万一日后跟苏夭夭她们谈发展村里教育的发展,她就同意了呢?
他们这辈人以及下面这两辈人吃够没文化的苦,以后再苦,也不能苦了小崽子们的教育,不能再也让他们当睁眼瞎。
苏夭夭倒是没有跟杨源昌一样胡思乱想,“只要你们大队能把地要回来,就如各位所说的,由我们来接手这块地。
至于想做什么,等地拿回来了再作详谈。”
地都还没拿回来,现在什么都太早了。
就第二大队陈大队长那德行,能不能谈拢还是两说,她就担心大队长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好好好,这地拿回来了,我们肯定第一时间跟苏同志说。”
杨大队长笑得那叫一个自信开心,得了她的承诺,还特地让大队的牛车送他们去镇里乘坐公交汽车去火车站。
苏夭夭几人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地被送到公交站前都还是一脸懵。
“你们大队是什么意思?”
卫青岚忍了一路,总算问出口,“那地不是八字还没一撇吗?就这拦着我们说,不怕第二大队那边的人搞出些什么幺蛾子?”
杨源昌跟她们俩一样懵,“我哪里能知道哦?!你该不会以为我叔他们做事之前会跟我透露点什么风声吧?”
苏夭夭跟卫青岚点点头,她们还真以为大队长会暗示杨源昌点什么消息。
杨源昌败给她们俩了,“你俩想太多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长辈们做事情,哪里会让我们这些小辈知道?
还是我这么一个经常不在大队里,时常在外面的人知道。
不过,我倒是知道叔公一直惋惜动荡那些年,我们用来当学校的祠堂被砸了,他们总想着能把祠堂重新建起来,学校也能建起来。”
嘶~
苏夭夭跟卫青岚倒吸了口冷气,建祠堂?
她们不配她们不配,这玩意还是留给他们第一大队的老少爷们自己去解决。
至于建学校这事,她们倒是可以提上计划。
她们仨人很早就做了决定,等注册公司之后就要建一个基金会,用来重修学校,支援贫困生,帮助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退伍老兵。
卫青岚、杨源昌不知道为什么陈晓莹会突然这么提议,在后世经历了不少苏夭夭确实清楚得很。
毕竟,她也看过某些慈善基金会某季花了上百万,结果其中只有四、五万用在了帮助他们上,百来万全成了某些人的工资以为办公所支出。
当时她也气得想拍死那些人,奈何无能为力。
既然现在自己占了重生的先机又要陈晓莹这个外挂帮忙,再加上陈晓莹想做的事情与她想要做大差不差,那就由她来主导这事,自己还能省了不少心思。
卫青岚问道:“他们是打算建小学?”
苏夭夭又补充了一句,“还是小学、初中都要一起建?”
祠堂一事,她们俩很有默契地的直接跳过。
杨源昌想了想,“大概是小学中学一起建吧?不过,他们也只能想想而已。”
小学还好说,一个镇也就那么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