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卖鸡的大妈早就收摊走了。
肉可比其他的东西好卖多了。
秦巧梅跟陆旷把家伙事儿都收拾好,让陆旷看着东西。
自己则是去二狗娘那又买了十几颗白菜。
才带着两只大红公鸡推着板车回家。
“可惜今儿没看见秦妈。”
秦妈一般都是逢集必赶的,今儿竟然没来。
有些奇了怪了。
“下午我上师傅那,顺便去看看?”
“看不看都行。”
秦巧梅无所谓,这么大个人了又不会出事。
她现在想着,那个狍子肉要怎么吃。
陆旷现在听见狍子肉就皱眉,“要不我送师傅那点?”
正好老爷子前段时间摔到腿了,给他补补气血。
他可不敢像昨天那样吃了。
吃完遭罪。
秦巧梅看了一眼陆旷,嘴角扯出笑,“我知道怎么吃了,保准好吃。”
回家的时候,屋内的炕上放着书写本。
秦巧梅一翻,是秦四写好的两篇英文字母大小写。
秦四虽然嘴上那么说,但交代的任务倒是完成的挺好。
能有一点主动性,不用人催促,就算一个很好的脾性了。
你想想,要是你有一个孩子,你的孩子天天不用你催促,出去玩之前先把作业做好。
你也会感到欣慰的。
“孺子可教。”秦巧梅赞同地点点头。
陆旷看了一眼,没说什么,转头把鸡拎过来,“现在杀吗?”
“先关鸡窝里,等上冻再杀。”
不然现在杀了也放不了多久。
秦巧梅有些迫不及待的爬上炕,开始算今天赚了多少了。
200斤高粱面20块钱,芝麻白糖4块钱,梅干菜10块钱,一共是34块钱的成本。
柴火和人工先不算,这些都是时间成本。
一斤面能卖二十个煎饼,一个煎饼算三分,二十个煎饼就是六毛钱。
十斤面最少赚六块钱。
秦巧梅在炕桌上数钱,这里面是六块四毛钱。
因为有的人只买一个糖的。
照这么算下来,一个星期有两个集,一个月就是八个集。
一个集卖6块钱,六个集就回本了。
也就是说,用不上一个月就能回本,剩下的就是纯赚。
这么算下来,200斤高粱面能让他卖20次,六次回本,剩下14次就是净利润。
要是能顺利摆下来,算下来差不多能赚八十四块钱。
秦巧梅深呼一口气,把钱妥帖的放好,眼神有些亮。
这样就离2000块钱又近了些。
等秦巧梅算完一抬头,看了一眼时间,才发现都过了十二点了。
张彪和陆旷在院里忙活,队里有人找陆旷打个碗架子。
他家现在没木头,所以木头是买家提供的,陆旷只收了手续费五块钱。
不然大家具加上原材料要七八块钱起步了。
这五块钱还要给张彪两成,到陆旷的手里就是四块钱。
秦巧梅去下屋的时候瞥了一眼,俩人身上都是锯末子。
手艺活赚的真全是辛苦钱。
秦巧梅把狍子肉从下屋拿出来,从墙上扯了蒜就进了屋。
她今儿就打算把这个狍子肉弄了。
一会吃完饭,陆旷上师傅那正好带过去点。
秦巧梅把狍子肉放到菜板上,转身又去地窖里拿了辣椒和毛葱香菜。
还泡了一把蘑菇。
秦二跟她留下来的狍子肉是最大的。
切成小肉丁,有一搪瓷盆,鲜红鲜红的肉,看着就新鲜。
然后切蒜和辣椒蘑菇。
切辣椒和毛葱的时候秦巧梅被呛出了眼泪。
拿着菜刀跑到外面吹冷风。
陆旷看了一眼就站起身,“你干啥呢。”
“辣到眼睛了。”
陆旷往屋里看,就看到了菜板上的辣椒。
“我洗手帮你剁吧。”
“可别。”秦巧梅连连摆手,“浑身是锯末子,到时候弄得可屋都是,你忙你的。”
她自己慢慢剁就行。
一切准备就绪,秦巧梅往锅里倒了一碗油。
要不是先进个人分了20斤油,她可舍不得做这个。
这一碗油没有八两也有一斤了。
热锅冷油,把八角和毛葱下锅炸出香味,用笊篱捞出来,把狍子肉下锅炒。
这火不能大,一大就直接炸糊了。
秦巧梅今儿亲自掌管火候,灶坑里就放了两根木枝子慢慢烧着。
肉炒了差不多得有十分钟,就放黄豆酱、酱油和盐,还得倒上一小勺白酒。
翻拌均匀,上了色,就放蒜末和辣椒。
最后放香菇,白芝麻,白糖炒十分钟,才算完。
一锅辣椒狍子酱,生生给秦巧梅的胳膊和腰累的酸疼。
也有抻了一上午的煎饼的原因,确实有些累到了。
但收获也是丰富。
秦巧梅尝了一口,没有一点膻味,冬天拌饭夹馍吃面都是顶配的下饭酱。
秦巧梅看着一盆流淌红油的狍子酱,值了!